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2011-01-24 06:47殷娟英
中国药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使用率儿科处方

殷娟英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中心卫生院,浙江 桐乡 314513)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殷娟英

(浙江省桐乡市洲泉中心卫生院,浙江 桐乡 314513)

目的了解儿科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医院儿科门诊电子处方7 771张,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3.73种,平均药费74.75元,注射剂使用率54.19%,抗菌药物使用率69.21%,糖皮质激素使用率30.46%。结论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对合理用药的认识,而药师应履行职责,认真审核处方,从各环节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与成人不同,所以儿童的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1]。笔者对本院7 771张儿科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儿科用药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儿科门诊电子处方共7 771张。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每张处方用药种数,平均药费,注射剂的使用率,含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抗菌药物单用、联用等具体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结果

处方基本情况:每张处方平均用药3.73种,平均药费74.75元,注射剂使用率54.19%,抗菌药物使用率69.21%,激素使用率30.46%。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7 771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5 378张,抗菌药物单用 3 930张(73.08%),两联使用 1 368张(25.44%),三联使用 80张(1.49%)。抗菌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处方数为85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15.90%。处方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共6大类32个品种,其中口服药13种,注射剂19种。详见表1。

表1 使用处方数前10位排序的抗菌药物

2.2 用药分析

2.2.1 处方分析

平均药费:处方平均药费为74.75元,较为合理。因此认为我院医生处方从经济上评价是合理的,符合院部控制药品增长比例的目标要求。

平均用药种数: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73种,平均水平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但使用5种及5种以下药品的处方仅占总调查处方的74.91%,使用药品最多的达10种。据报道[2],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用药2~3种时为1.80% ~2.71%,4~6种时为 3.88% ~6.14,7 ~10 种时为 7.29% ~8.26% 。因此,应尽可能单一用药或二联用药。

注射剂使用率偏高:有4 211张(54.19%)使用了注射剂的处方中,86.27%的处方采用了静脉滴注给药。这固然与儿童心理、生理尚未健全,口服给药依从性差,而肌肉注射给药吸收不规则、不能形成有效的血药浓度有关。但更多的是由于父母出于对儿童的偏爱,希望早日康复以减轻痛苦,要求医生在治疗时无论是否需要输液都要求输液治疗,而诊治医生为了迎合家长,使用输液途径给药,故此类处方比例偏高。由于输液时易出现不良反应,增加治疗风险,因此提倡尽量少用输液[3]。

2.2.2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21%,与陈兆波等[4]报道的69.41%基本一致,但远高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其中有儿童患者抵抗力低、易受细菌感染等客观原因,但也存在医生习惯性或经验用药,以及对抗菌药物的依赖性应用。此外,也有患儿家长主动要求使用,以求迅速改善病情。

联用比例合理:抗菌药物单用率73.08%,联合应用比例较低,比较合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或单用一种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时,可考虑联合用药。

药物分布合理:从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率来看,头孢菌素类在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属繁殖期杀菌剂,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等优点,特别是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得头孢菌素的一些新品种成为儿科医师经验用药的重要选择。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具有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高、半衰期长、抗菌活性强、抗生素后效应(PAE)强等优点,故在儿科使用也较广泛。克林霉素去除了林可霉素口服不吸收的缺点,且抗菌力增强。青霉素类中使用的大多是半合成青霉素,并且加上了内酰胺酶抑制剂,抗菌力增强,耐药性变小。儿童慎用的氨基苷类药物使用率仅为0.40%。调查中未见儿童禁用的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说明儿科医生对抗菌药物的选用比较慎重、合理。

与抗病毒药联用情况:抗菌药物合并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处方率为15.90%。目前,呼吸道感染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就诊例数居门诊患儿之首,多数为自限性,90%以上为病毒感染,不宜给予抗菌药物,因抗菌药物既不能缩短疗程,也不能有效地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5]。临床应严格掌握各种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联用浪费,引发不良反应及造成的药物。

2.2.3 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

有2 367张处方使用了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占30.46%。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对糖、蛋白质、脂肪、水盐代谢均有影响,但少有资料显示其反复、间断性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4]。一般感染不宜使用该类药物,即使用也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规范使用。

3 讨论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对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宣传工作,使之充分认识药物滥用的危害性。由于抗菌药物日益增长的耐药性,会给以后的疾病治疗带来困难,甚至无药可用,后果极其严重。因此,治疗时首先必须确定有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再根据疾病常见的病原菌,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物,尽量避免无指征的联合用药及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同时要切实提高药剂人员业务素质,规范化管理,使药师真正肩负起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重视药物咨询、用药指导及药学信息服务,从各个环节确保儿童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

[2]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

[3]徐德宇.我院门诊儿科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2):54.

[4]陈兆波,张振海,胡家全,等.某院门诊儿科用药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4):314.

[5]石业队.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7,16(20):55-56.

R969.3;R451

A

1006-4931(2011)02-0057-02

殷娟英,女,主管药师,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电话)0573 -88513802(电子信箱)yin.juanying@163.com。

2010-02-04;

2010-05-07)

猜你喜欢
使用率儿科处方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人间处方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圆梦儿科大联合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儿科医联体的安徽做法
处方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