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灯具艺术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2011-01-24 12:34任留柱郭星
关键词:青铜灯具装饰

□任留柱,郭星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从原始社会的火光照明到现代的电光源照明,灯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与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伴随。从某种意义上说,照明灯具的发展过程就是一部形象的社会文明发展史。在我国古代照明灯具的发展史中,青铜灯具尤为突出,而汉代的青铜灯具造型及装饰风格舒展自如、轻巧华丽,是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它以高度统一的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青铜器设计中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设计工匠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同时也为现代设计者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一、汉代青铜灯具的艺术性

汉代青铜灯具以其造型活泼多样、装饰和谐美观、材质古朴富丽,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1.造型活泼多样

灯具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比其他艺术形式更重视形式美。汉代青铜灯具通过对色彩、纹饰、线条、形体等多种形式因素以及夸张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的合理运用,创造了活泼、灵动、华丽的艺术风格。

汉代青铜灯具在造型上创造性地把人物、动物造型引入灯具设计,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灯具造型。工匠们巧妙地将诸如人的手臂,动物的颈、角等造型予以适度的夸张和变形,创造出优美的、饱含生命意味的线条,赋予灯具以灵动性。

彩绘鱼雁铜灯(见图1)以一只伫立回首衔鱼的鸿雁为造型,鸿雁的颈部采用了夸张的造型手法;鸿雁弯曲的长颈与相对静态的鸿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型优美的弧线使整体灯具极具表现力与动感,呈现出和谐的韵律美。青铜灯具通过这种独特的造型手法,大大提高了美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装饰和谐美观

与活泼多样的造型相适应,青铜灯具的艺术性也表现在对纹样及华丽的装饰手法的合理运用上,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汉代青铜灯具中的长信宫灯(见图2),其形式为宫女跽坐持灯,神态美丽而恬静,整体装饰中只用几条很自然的衣褶轻轻带过,与之相对应的是采用了通体鎏金的装饰手法,古朴华丽、端庄大方。错银铜牛灯(见图3)在装饰手法上与长信宫灯略有不同,灯具巧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使颜色完美搭配,纹饰主要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等图案为底,饰以龙、凤、虎、鹿等神禽异兽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虽然两种灯具采用了不同的装饰手法,但同样显示出了高贵典雅的气质,其关键就在于对“简”与“繁”的合理运用。长信宫灯大面积富丽豪华的金色在简单纹饰的映衬下,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体现出了异常的美丽端庄;错银铜牛灯采用大量纹饰与镶嵌的流畅银色线条进行组合,不仅没有使人感到杂乱与笨拙,反而体现出了异常的豪华大气。

3.材质古朴富丽

中国传统造物观强调制作工艺品必须“材美工巧”,只有将优质材料和精湛工艺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美的工艺品。汉代灯具讲求“错彩镂金”,以青铜为底,周身涂绘五色,雕刻金银,如通体鎏金的连枝立灯、工艺精美的错银牛灯等。重新审视与体会这些青铜灯具,其材质所体现的美让人沉醉其中。青铜材质所具有的幽深色泽、古朴气质以及饱满的质感,与金银、五彩相互融合,形成丰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给人以美妙的视觉感受;轻叩听之,音色沉稳、悠扬、深远,令人陶醉。

二、汉代青铜灯具的科学性

1.节能环保

汉代青铜灯具十分注重节能环保,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灯烟污染室内环境的问题。当时灯具照明主要以动物脂肪为燃料,由于不能充分燃烧,所产生的微细颗粒和灰烬会浮游在空气中,造成室内烟尘弥漫。因此,汉代灯具大多设计了导烟管,并于灯体内贮入清水,油脂燃烧时,产生的烟尘通过导烟管落入体腔内的清水中,防止灯烟逸出污染空气,从而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如著名的长信宫灯,灯具为宫女跽坐形,着广袖内衣和长袍,左手持灯座,右臂高举与灯顶部相通,实为虹管,形成烟道,用以吸收油烟。[1]

在节能环保方面还有著名的省油灯。省油灯的原理很简单:灯碗有中空的夹层,可以注水,灯燃亮后,水起到恒温的作用,以控制燃油的温度,减少蒸发,从而达到省油和减少油烟的目的,在保持光亮稳定的同时也保证了居室空气的清洁。这种冷却方法在现代工业中称为水套冷却法。

图1 彩绘鱼雁铜灯

图2 长信宫灯

图3 错银铜牛灯

2.合理的构造和尺度

人类的造物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青铜灯具作为当时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在尺度与结构合理性上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造型尺度上,长信宫灯灯体通高48 cm,整体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6个部分组成,灯罩由2片弧形板合拢而成,能开合活动,以调节光照度和方向。[1]48 cm的高度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尺度来说显得较为低矮,但这与汉代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相适应,完全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于座灯高度的需要。在造型结构上,为了适应多种环境照明的需要,长信宫灯创造性地设计了可开合的灯罩,通过开合来调节光照面积及光线的强弱程度。此外,长信宫灯还设计成了可拆卸的结构,易拆装、易清洗、易携带,方便人们的使用。

三、汉代青铜灯具的文化意蕴

1.蕴含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正如徐光复先生所说:在世界古代各国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2]我国传统造物理念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这种思想体现得尤为深刻。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竭力追求与营造“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汉代九枝连盏灯(见图4)选取树木及禽鸟作为造型元素,灯枝排列错落有致,长短均匀,禽鸟活泼灵动,展翅欲飞,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于和谐、富有活力的理想环境的追求与向往。

2.体现吉祥寓意

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汉代成为我国古代青铜器具设计的转折点。如果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至高无上,是神秘的、凝重的美;那么汉代青铜器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呈现的是一种单纯的、朴实的美。如凤鸟灯的设计(见图5)。凤在汉代被奉为神鸟,是吉祥的象征。古人云:“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朴,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3]凤在灯具造型上的运用满足了人们对于吉祥如意、福禄长寿的渴求。

四、汉代青铜灯具设计艺术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1.汉代青铜灯具造型艺术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灯具设计在技术、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受西方设计思潮影响的中国现代灯具设计,在题材和造型上表现出过于理性的简洁,无法满足人们情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设计上的功利性与人们对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向往也相去甚远,这些都是现代灯具设计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汉代青铜灯具在造型题材和表现手法上所体现出的设计思想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这就是:设计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汉代青铜灯具选取了大量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作为设计造型的来源,从而造就了其题材和造型的多样性。现代灯具设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和利用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从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学习借鉴自然生态;但我们对自然界也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应在高于生活的层次上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设计只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才能使其达到功能、情感、审美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灯具设计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诠释设计的本质。如著名的鸟巢景观灯(见图6)将鸟巢这种自然形态同灯具设计相结合,利用适度夸张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整体设计除了突出外形特点之外,更利用了鸟巢相互交错的结构特点,创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从而使其成为一款经典设计。

2.汉代青铜灯具装饰艺术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古人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4]汉代青铜灯具通过对纹饰“繁”与“简”的合理运用,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设计思想值得现代设计师借鉴与学习。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物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对于审美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发现其中一些灯具产品在造型、功能、装饰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如造型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在装饰上过于繁缛,只是单纯为了“好看”而过多地装饰产品本身等。这样毫无目的性的设计既失去了原本追求的美感,也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现代灯具设计者可借鉴汉代青铜灯具中所体现的装饰表现手法,使灯具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兼具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当然,我们还要对这种优秀设计思想进行改造、扩展和补充,使之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灯具设计中,过于局限的喷绘、贴膜、单色等装饰手法,其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视觉上的陈旧感。总之,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可利用的装饰手法(包括各种类材质的灯罩装饰)丰富多样,包括掐丝、彩釉、彩绘、雕塑、镂空、刺绣、扎染等传统工艺手法都可以合理运用到灯具装饰上来,为现代设计服务。

图4 九枝连盏灯

图5 凤鸟灯

图6 鸟巢景观灯

3.汉代青铜灯具的环保意识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光污染、电磁污染等。汉代青铜灯具所体现的节能环保意识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现代灯具设计者应经常调查市场照明光源的种类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充实新知识,不断地推陈出新,多设计、开发使用节能的灯具;采用表面低折射率玻璃,高反光率罩、板以及耐热防火介质等新材料;有针对性地设计电磁屏蔽保护功能,改进革新室内外各类配光及低眩光投射照明灯具;改进灯具的空气对流和散热效果,对不同的发光点对应设计反射装置,将光线反射到所需要的范围内;通过表面刷涂吸光材料或采用不同色彩的光线过滤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光照度,使其光线柔和、舒适。

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被称为第4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无论是发光原理还是各项功能都具有其他传统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今后的灯具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对LED的使用并通过灯具造型等为LED的使用提供更大的空间,以满足和实现现代社会对降低能耗、环境保护的新要求。

4.汉代青铜灯具结构的科学性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现代灯具的设计思路深受西方设计思想的影响,尤其是灯罩的设计已经完全被西方称为覆斗式的灯罩设计所代替。[6]汉代青铜灯具将灯罩本身兼作为调节灯光照射面积和亮度的设计手法以及思路,并未在我国现代灯具艺术设计中得到很好的继承。

现代灯具设计应借鉴汉代青铜灯具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这种多功能化不仅包括照射面积、照射方向、光线强弱的调节,还应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如自控和遥控室内光线、报时的声音和时间显示、定时提醒、色彩变化及音乐播放、安全保护等,这些都应是现代灯具设计的发展方向。另外,现代灯具在结构上较为复杂,这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应该吸取汉代灯具轻便、易拆装的特点,设计出安装简单、易清洗维护并且有创意的灯具造型结构,在方便人们使用的同时也让大家充分感受到DIY的乐趣。Glide Studio LED组合灯(见图7)以立方体形状的LED灯箱为基本单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的灯箱进行自由组合,变化出不同的形状与颜色。同时,该灯具还具有播放音乐的功能,富有变化的灯光、音乐,给人以不同的视听感受。

图7 Glide Studio LED组合灯

5.汉代青铜灯具的文化意蕴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时间可以改变艺术的外在形式,但其中的文化内涵是永恒的,正是这种永恒性保证了艺术的认同性与持久性。汉代青铜灯具通过造型和装饰所体现的深厚的文化意蕴正是现代灯具设计所缺失的。在各种无“根”的灯具设计充斥市场的今天,文化性、民族性更加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现代灯具设计者除了要关注形态结构等问题外,还应该将设计理念同本国文化相融合,并紧跟时代发展,使设计作品呈现出与时代相符的新的精神面貌与新的文化内涵。如图8所示的祥云灯以传统祥云纹样作为设计元素,运用简洁流畅的现代造型手法,形成了一款婉约流畅、高贵大气的现代灯具设计,高度抽象化的传统纹样既凸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又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这样的现代灯具自然会受到国人的欢迎。

图8 祥云灯

[1] 郑春兴.中国青铜器[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5:98.

[2] 韩雪松.汉代青铜艺术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D].南京:东南大学,2004.

[3] 张慧光.凤纹图像的起源[J].理论导报,2010(9):34.

[4]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3.

[5] 肖萍,何人可.LED照明灯具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J].装饰,2005(5):63.

[6] 薛红艳.中国灯具设计的研究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2):89.

猜你喜欢
青铜灯具装饰
生僻字里识青铜
灯具
青铜之光
鲤鱼旗装饰坠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单色不单调·灯具篇
灯具技术要求22条
解读GB/T 31728—2015《带充电装置的可移式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