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在大连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1-01-24 07:01吴晓迪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连港国际航运航运

吴晓迪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0135)

早在1995年,相关文献就已经提出将大连建成我国北方航运中心的这一构想,并通过航运服务,地理条件、贸易前景等方面与香港进行比较,提出了建设远东地区航运中心的规划。20世纪90年代,随着贸易量的累积增长,大连港区吞吐量翻了近一倍,提出了建造深水港区、开发长兴岛、大窑湾深水港区等规划。将大连建设成为北方香港的设想逐步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天津港、青岛港几大港区也意识到了航运对于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大力投资改造港区条件,天津滨海开发区、青岛港等也步入建设远东航运中心的竞争之列。同时日韩等老牌航运强国也成为大连在建设远东航运中心的有力竞争者。东北亚地区对于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之大,竞争之激烈,也促使我们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传统航运业的建设中,应对口岸的附加产业、航运市场体系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

在2003年11月大连市政府举行的“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论坛”上提出“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从一个特定的国际经济地理区域内的港口群体的相互关系出发的;以国际贸易中转港为标志,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具有先进的时代特征,依托经济中心城市,在区域的港口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航运枢纽港口城市。”

(二)国际航运中心应具备的要素

1.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是港口沿海城市。

2.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以国际航运业务为节点,并能够带动腹地经济发展。

3.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为国际航运组织所认同。

4.国际航运中心必须具备丰厚的腹地经济资源,以支持其运量发展。

(三)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条件

1.具有区位优势。区位势能是用来衡量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条件的重要指标。所谓区位势能是指港口腹地所能供给货物的总量,其权重则是由该港口到某城市之间运输成本所决定。如上海承担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海运输,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美国纽约-新泽西则依托国际级都市纽约,承担了美国40%的贸易运量。不仅如此,国际航运中心一般位于或靠近全球主干航线,或者本身就是国际主干航线的节点。由此,造就了国际著名的鹿特丹国际航运中心和新加坡国际主要航运航线上的航运中心。

2.充沛的国际物流资源。目前国际统一的航运货物分为三大类:散装液体货、干散货、其他干货。而集装箱吞吐与中转量是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但我国海运事业成长晚、起步慢,在成长过程中不能仅靠单个指标来判断航运中心的发展程度,更多地是要考虑其功能性和从扶持地方经济需要的角度去建设航运中心,并鼓励个别港口进行转型。

3.良好的港口生产条件和完善的港口服务设施。

4.便利的拖式联运条件和完善的交通体系支持。

5.金融体系与贸易体系相扶持。航运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势必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因此,金融体系与贸易体系的支持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必要条件。大连要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必须配套建设航运辅助行业,完善金融贸易体系,大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形成在国家优惠条件下的离岸市场,以更好地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口岸服务。

6.现代化、信息化、开放化的信息技术平台系统。

7.完善的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航运产业,必须同步发展航运附加产业。例如,航运交易市场、运输市场、租船市场和航运金融市场等。

8.优惠的政策环境和严格的法律环境。

二、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挑战与优势

目前大连港正面临天津港、青岛港争夺环渤海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挑战。如今,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青岛、天津、大连三足鼎立的局面。天津港和青岛港同样也提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从地理位置分析,3个港口各具区位优势。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一侧近渤海口处;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与天津港相比,同样具有进入世界主干航线航程短的优势;天津已被国家列为北方航运中心;同时,青岛也具备成为国际主要中转港的实力。山东省也在政策指导下,逐步引导港口合理布局,至2009年已经形成了以青岛为主枢纽港,日照和烟台为主骨架,龙口、威海、潍坊、石岛、莱州等中小港口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完善港口群布局的必要补充。从近十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可以看出,大连港并不具备吞吐优势,成为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仍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建设航运中心的另一个突破口就是增强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层次,吸引航运附加产业投资,从而带动航运事业的整体提升。

表1 2000—2010年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 单位:万TEU

三、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在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的重要性

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是口岸航运功能与口岸环境的综合反映,即口岸的软环境。主要包括口岸管理部门的管理素质、口岸通关速度、口岸综合服务层次、口岸服务的完善性等多个方面,然而目前,大连港所能提供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是环渤海地区比较完善的,是大连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过程中的王牌。

图1 口岸软环境构成图

大连口岸软环境优势主要包括:

1.“大通关”与保税区的建设。大连正在完善通关信息系统,力争到2012年,可以实现24小时内快速通关。在建的大窑湾保税区是继上海洋山港后,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物流保税园区,建成后,将提升大连口岸的综合服务功能。

2.提供便利的航运交易服务。借助大连商品交易所多年的成功经验,大连航运交易所建立时间虽短,但在交易品种上已经能够提供完善的服务,航线询价、二手船的交易等都可以顺利完成。

3.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高度聚集。大连目前聚集了300多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与国际上150多个国家的5000家银行建立了联系,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结算中心。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仅有的3家商品交易所之一,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进驻,成为资金的主要来源。

4.能够提供领先水平的国际海事服务。闻名遐迩的大连造船与修船服务在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是极具口碑的,众多投融资商也因此慕名而来。其中国际船级社在大连设有分社,能够为船公司的船只买卖评级最快速度地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大连的国际海事法院在国内具有较高资历,大连海事大学是国内最先设置海商法专业的高等院校,为大连国际海事法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等人才。

5.良好的信息产业支撑。大连是我国著名的软件外包城市,有来自日本、美国等的各大IT企业,如微软、dell、惠普等,这些优秀的公司同时也带动了大连信息科技人才的引进,促进了大连口岸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

6.良好的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大连市拥有交通部直属的高等教育院校——大连海事大学,为我国的航运海洋事业直接提供急需人才。同时大连市向日本、韩国输送的人才在回国后也同时带回了国外先进的港口管理经验。

7.大连是国际组织认可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城市之一。优美的环境与舒适的气候使得大连更易吸引外资和人才的入驻。环境资源是大连发展服务业的又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综上所述,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大连仅仅凭借吞吐集装箱与货物条件,是不能够与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其他两大港口抗衡的,主要差距在于腹地经济水平的差异。但是,日趋激烈的国际航运服务行业竞争给大连带来了新的启示,大连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口岸综合服务来提升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并且大连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指导下,大力发展软环境,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将使得大连打造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早日实现。

[1]王家骅,李国进.把大连建成我国北方航运中心[J].辽宁经济,1995(1).

[2]张耀光.21世纪大连港发展趋势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2).

[3]曲宁.大连港建设区域国际航运中心的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

[4]孙光圻.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定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大连港国际航运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八大港口半年报出炉:大连港营收大跌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大连港职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调查
CCS党委书记孙立成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