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011-01-24 07:00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外商第二产业苏州市

吴 雷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苏州位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吸收和利用外商投资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城市地位,堪称典范,很多学者专家都将其定义为“苏州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苏州的招商引资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州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促进了GDP的增长,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比除上海外的其他14个长三角城市明显高出一筹。

然而,苏州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苏州外向型经济又无法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随着外资的大规模投入,苏州外商直接投资不平衡以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使得研究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州的发展也就成了必然和必需。

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

2009年,苏州市外商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在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已经达到1408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合计为82.2653亿美元。其中,投资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28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总额合计53.57亿美元。由图1比较分析可得:从2006—2009年苏州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不断增长,连续四年超过江苏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30%,使得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大的特征日益明显。

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相对集中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和苏州对外开放程度提高的影响,来苏州投资的外商日益增多,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从表1分析可得,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主要以亚洲地区为主。2006—2008年,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外资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14.0%到2008年的26.8%,虽然2009年来自香港的外资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仍然保持着主流的趋势。台湾、日本和韩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从2006年的4.8%、11.1%、4.2%下降到2008年的2.4%、6.1%、2.7%,2009年下降的趋势有所缓和,与2008年相比呈现平稳发展的状态。维尔京群岛作为在苏州的主要投资地区,2006—2007年投资所占比例都是第一,2008—2009年略微有些下降,但仍位于第二。其投资比例居高不下是因为此岛当地税收非常低,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在该岛上注册公司,然后再投资于苏州。开曼群岛和萨摩亚也是借鉴维尔京群岛,在近年来也有较多投资者在那注册,再到苏州投资。东盟和欧盟的投资从2006年起也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截至2009年,东盟和欧盟在苏州实际利用外资中所占比例为8.1%和9.0%,分别位于第五和第三位。由此可见,投资于苏州的外资企业来源相对集中,主要来自于亚洲地区。

图1 2006—2009年苏州市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注册情况

表1 2006—2009年在苏州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市商务局有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整理所得。

三、外资投向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外商投资企业在苏州的空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市区,例如:园区、吴中区、新区等,其他县市中昆山市、吴江市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由表2分析可知,2006—2009年,市区外商投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是仍然占主要地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6.5%、46.1%、43.0%、41.2%。其次是昆山市,2006—2009年之间所占的外资比例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所占比例分别为19.2%、19.2%、19.7%、20.2%。吴江市最近几年引进外资数额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的9.1%上升至2009年的10.6%。由此可见,外商在苏州的投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以苏州市区为重,集聚了将近一半的外商投资额。

表2 2006—2009年苏州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 单位:个、%

四、投资产业集中于第二产业

进入苏州的外商投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如图2分析可得,2005—2009年,外商在产业上的投资结构逐渐有所优化。2005年投资的三次产业比例为0.14:93.47:6.39,到了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2:79.2:20.6,第二产业的投资减少了,第三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不过,外商投资的绝对主导产业仍然是第二产业,这也是不容否定的。

在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三产业中,行业的集中化趋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由表3分析可得,外资企业主要是在机械、电子通讯、电气器材、化工、建材、冶金、造纸及制品、纺织服装、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10个行业中投资,前八位都是属于第二产业,后两位是属于第三产业。这些行业是外资历年投资的热门行业,尤其是电子通讯、机械和化工这三个行业,更是受外商青睐。由此可见,外商在苏州的投资还是倾向于先进制造业。后两个行业中,房地产行业是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行业,投向第三产业的外资,绝大部分都是投向房地产业。而且该趋势逐年明显,到2009年房地产业的投资已经占到实际利用外商总投资额的11.2%,超过了历年排行第三的化工,与电子通讯和机械位列前三。综合上述分析,尽管外资企业在苏州的投资结构有了一些优化,但投资仍然倾向于第二产业中的先进制造业。

作为世界制造业生产中心的苏州地区,目前主要还是以生产制造、加工组装为主,其产业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外生性制造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急需转型升级。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已经成为苏州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苏州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较大规模的外资投入,又不可避免地给苏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然成为苏州经济发展探索中不可逾越的过程。

图2 2005—2009年苏州外商投资三产比重分布情况(单位:%)

表3 苏州市2005—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分类表(按行业) 金额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市(2005—2009年)对外贸易经济年报整理而得。

[1]梅鹏远.苏州工业园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30.

[2]夏海力,廖瑛.苏州市外商投资R&D中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4):27.

[3]吴雷.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效应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22):38-39.

[4]张晔.“苏州模式”的反思及区域发展道路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5):35-41.

[5]顾秋贵.江苏省FDI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9):38-40.

猜你喜欢
外商第二产业苏州市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谁是冒牌外商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