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率对当期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分析

2011-01-24 07:00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生产率面板贸易

陈 艳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日益扩大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微观角度研究引起企业出口行为发生的因素的研究还较为鲜见。本文将从新新贸易理论入手,通过理论与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手段来研究企业出口与其生产率间的内在关系,为今后的企业转型甚至国家贸易措施调整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研究综述

关于出口贸易与企业生产率间的内在机理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也有不少学者在该领域利用实证或理论分析的手段进行一定的探讨。Aw,B.Y.和Hwang,A.R(1995)运用台湾电子产品数据来建立实证模型,借此来分析研究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不同资源水平的输出差异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非出口商,较大规模的出口商较好地揭示了出口差异部分的来源,其中有3/4的样本显示出出口商与非出口商在生产率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3%~20%之间。Robert和Tybout(1997)利用的是哥伦比亚1981—1989年间的企业数据,为了对企业国际市场进出口行为进行分析,建立动态的二元离散变量选择模型,分析了决定企业出口的因素,最后得出出口沉淀成本和企业特征是企业出口的主要决定要素。Greenaway和Kneller(2004)对英国1989—2002年企业调研数据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出口经验、企业规模和工资对企业出口决策有一定的影响。Lopez(2004)考察智利销售和投资之间的变化方向,发现在企业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的投资,即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其投资比重将明显提高。Kneller和Pisu(2004)着重针对英国外资企业的出口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外资企业比国内企业出口可能性更大。Greenaway(2007)对英国异质企业与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在所在模型中使用企业财务指标来替代前一期是否出口,来检验沉淀成本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如果企业财务指标越正常,那么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如黄先海、石东楠(2005)把Coe和Helpmman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在模型中加入了人力资本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贸易过程中的技术溢出可以对全要素增长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作用效果明显低于本国的研发投入,且人力资本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赵忠秀、吕智(2009)从生产率、创新、汇率和贸易政策四大方面对企业出口因素的实证模型进行归纳,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展望,研究企业生产率、创新、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对目前中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新新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又称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资源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现象,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于是市场结构变动和产品差异被引入到贸易理论中去,因此新新贸易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对商品多样性的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主要原因,将贸易利得的源泉归因于贸易带来的商品种类的增加和经济规模效应,新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各种局限性,从而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思路和视角。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与说明

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成熟的企业数据库,因此需要的微观数据不易搜集,本文采用的是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与医药制造两大行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共选取了2003—2009年20个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各大公司的年度报告。将采取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微观层面来验证影响企业出口的各种因素。

2.指标的选取

选取的因变量为各个企业当年的出口额,用Yit表示,自变量分别包括企业前一年出口额:Yit-1,代表的是沉淀成本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作用;企业生产率:Pit,许多学者利用TFP来作为企业生产率的变量,因为TFP只是反映企业剔除资本、劳动要素后的技术创新等技术进步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部分,但事实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生产率的提升与其投入使用的生产装备的资本规模有关,因此TFP来衡量企业生产率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上述因素,并考虑到资本要素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利用单要素来计算即用K/L来代替TFP来反映企业生产率的大小,其中K表示的是企业当年企业固定资产净额,L表示的是企业的职工总人数;企业规模:Kit,用企业固定资产净额来表示。为了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出口额利用200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不变价格进行处理,对固定资本净额采用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不变价格处理。

3.模型设定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各个变量分别以取相应对数的形式来处理,lnYit,lnKit,lnYit-1,lnPit,所采用的模型如下:

其中εit为随机误差项

4.计量结果分析

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结果显示lnYit,lnPit,lnKit三个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可以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即不存在单位根,检验出lnYit-1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存在单位根的,说明四个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稳定的模型关系。

由于使用的包含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面板数据中,时间序列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需要对模型设定进行一定的检验。使用Eviews6.0,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检验,以确定该面板数据所应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和混合最小二乘(OLS Pooled Regression)模型的选择及检验,分别利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整理得出。

通过以上的检验,最终确定使用的是个体随机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的形式,得到以下实证结果:

资料来源: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整理得出。

对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如下:(1)企业规模大小的Z值统计量为0.122260,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可以通过检验的,且系数为正,可说明企业规模大对企业出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企业生产率的Z值统计量为0.463679,在置信度为90%的水平上即可通过检验,且回归系数为正值,说明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率越高时会推动该企业的出口,也就是企业会存在“自我选择”效应,由于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企业有了对市场份额扩大的需求,不仅仅是选择国内市场更会有走向国际市场的趋势。(3)前一年出口额Yit-1,在10%的显著水平下能够通过检验,在此可把Yit-1看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沉没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形成沉没成本,该成本越高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会越大,将不断提升自身生产效益、管理水平,选择出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四、结论

通过使用微观数据面板模型分析,主要考察了企业出口与企业生产率以及前一年的出口水平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企业生产率、前一年的出口水平、企业规模这三大要素都可以促进企业出口的增加,对相关企业在今后的贸易决策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不断提高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改善大规模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加大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才能使我国从一个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1]Miguel A.Delgado,Jose C.Farinas,Sonia Ruano.Firm productivity and export markets:a non-parametric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7):397-422.

[2]James H.Love,Mica Ariana.Mansury.Exporting and productivity in business service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9(6):630-642.

[3]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11):50—64.

[4]李春顶,尹翔硕.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J].财贸经济,2009(11):84—112.

[5]黄静波.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率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168—176.

猜你喜欢
生产率面板贸易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面板灯设计开发与应用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MasterCAM在面板类零件造型及加工中的应用
贸易统计
Photoshop CC图库面板的正确打开方法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