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 大力发展优质茧丝绸产业

2011-02-10 09:09卢克松高永山
中国蚕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缫丝生丝蚕农

卢克松 高永山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台 224222)

以农为本 大力发展优质茧丝绸产业

卢克松 高永山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东台 224222)

介绍了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公司体制,创新为农服务体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建、树立“FUAN”品牌与诚信经营;全面引进与推广桑蚕品种、蚕业新技术、蚕茧收烘、热风自动循环烘茧技术、灯光选茧与自动缫丝和缫丝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剑杆织机和提花织机等先进的技术;积极探索推行“公司 +蚕业合作社 +农户”的茧丝绸产业化运行模式,以农为本,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的茧丝绸产业迅速发展的经验。

富安镇;茧丝绸产业;科技创新;一体化;品牌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合拍,生产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经济效益与广大农民共享”的发展思路,以农为本,积极探索推行“公司 +蚕业合作社 +农户”的茧丝绸产业化运行模式,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产业“龙头”,茧丝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先后经过蚕茧大战、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多次行情严重滑坡的洗礼,产业发展保持长盛不衰,创造了茧丝绸行业的奇迹。

2010年,东台市富安镇累计发放蚕种140 529盒,蚕茧生产总量突破5 500 t,富安镇的蚕茧生产在全国面上严重减产、质量下滑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增产增效,质量一路领先,鲜茧收购价格连创新高,春茧平均价格 37.6元/kg,夏茧平均价格 34.5元/kg,一秋茧平均价格 40.3元/kg,二秋茧平均价格43.0元/kg,农民全年每 667 m2桑园经济效益达到7 500元,高的甚至突破了 8 500元。白厂丝销售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6 A级生丝的销售价格已突破 40万元/t,在国内同行业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探寻富安茧丝绸屡创奇迹的奥秘,主要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经验。

1 科技引领新坐标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创办至今,一直把科技推广工作作为我们的兴企之本、兴业之策,坚持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一是桑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方面,通过多年的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富安种植的桑树新品种育 71-1和家蚕饲养品种菁松 ×皓月,为蚕业的优质高产奠定了基础。二是蚕业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重点推广普及适合农村中老年人的一系列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每季蚕平均每人可饲养蚕种 2~3盒。三是蚕茧收烘方面,全面推广先进的热风自动循环烘茧技术,既节约了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很好地保全了茧质,为生产 6 A级生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缫丝生产方面,引进推广先进的灯光选茧、自动缫丝和缫丝废水循环利用技术,2010年又对现有的缫丝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新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飞宇 2008型自动缫丝机,并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从传统烧煤向烧大糠、烧稻草的转变,努力向生态要效益,仅此一项,每年不仅可节约生产成本 200多万元,而且还可带动6 666.7 hm2秸杆回收利用,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五是丝绸织造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的剑杆织机和提花织机,开发生产高档真丝提花面料。

在此基础上,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十分注重产学研联合创新,做到借“智”发展。目前已先后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结成产学研联合体,并组建“江苏省桑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茧丝绸关键生产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通过近 10年的努力,现在富安镇的蚕业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和织绸都代表了国内同行业的最好水平,成为引领茧丝绸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2 创新催生大产业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史其实就是一篇不断创新的发展史。近些年来,我们不断推进公司体制、为农服务和利益联结机制“三个创新”。

2.1 创新公司体制

1985年,我们抓住江苏省茧丝绸行业改革试点的机遇,率先成立了江苏省第 1家乡(镇)茧丝绸公司,并将原先分散独立的蚕桑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加工等环节合为一体,促进了蚕茧和生丝产量、质量的同步提高。1998年,我们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使贸工农一体化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2002年,成功实施“公退民进”的改革,实现彻底的民营化经营,企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2010年,又与江苏省丝绸集团实现资本重组、强强联合,掀开了公司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2.2 创新为农服务体系

发挥蚕业合作社的载体作用,建立健全镇、村、组三级蚕桑技术服务网络,村村配备专职蚕桑技术员,并将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公司的社保范畴,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服务内容上,全面推行统一供应蚕种、统一供应桑药、统一桑园治虫、统一蚕室蚕具消毒、统一生产技术指导、统一蚕茧收购标准的“六统一”社会化服务,真正让蚕农养得省心、季季高产。同时,我们发挥公司经济实力强的优势,对新发展的蚕桑基地实行包技术、包收购、包效益和新拓667m2桑园补贴 100元的“三包一补贴”的扶持政策。通过政策扶持促动,近 2年,我们已在东台市里下河地区和泗洪县新发展蚕桑基地 1 333.3 hm2。

2.3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早在 1994年和 1995年全国茧丝绸行业大滑坡的困难时期,我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地实行保护价收购,之后又开始探索推行“二次分配”,从企业的加工经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反哺蚕农,使得富安在行业最为艰难的岁月保住了桑园,成为当时名扬全国的“茧丝绸沙漠中的一片绿洲”。1998年,我们结合前期探索实践的经验,率先在全国同行业中成立蚕业合作社,真正与入社蚕农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公司 +蚕业合作社 +农户”的茧丝绸产业化模式,蚕农按订单合同要求生产交售优质蚕茧,公司严格遵照《章程》规定,坚持从后道加工和出口利润中提取 30%对入社蚕农进行利益反哺,极大地调动了合作社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司农共赢。在“富安模式”的示范带动下,现在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蚕业基地,已覆盖东台市富安镇、台南镇、时堰镇、大丰市以及宿迁市泗洪县;蚕业基地总面积达到 6 666.7 hm2,使 25万蚕农共享富安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成果。

3 品牌嬴得大市场

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品牌建设,始终做到质量创牌,诚信立牌。

3.1 创建和树立“FUAN”品牌

质量创牌方面,我们一方面以推进 ISO9001质量体系建设为抓手,努力强化企业质量管理,坚持从每道流程、每道生产工序的源头开始抓质量生产;我们的鲜茧收购质量、蚕茧收烘入库质量和白厂丝主要质量指标多年来一直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FUAN”牌干桑蚕茧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进行商标注册,“FUAN”牌白厂丝 80%以上达到 6 A级,是国内唯一能够常年批量生产供应 6 A级高等级生丝的生产企业。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品牌创树工作,“FUAN”牌干桑蚕茧荣获江苏省首批名牌农产品,“FUAN”牌生丝先后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3.2 诚信经营维护品牌形象

我们首先是做到诚信对待每一位客户,虚心接受客户对我们产品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呵护自己的品牌,维护“FUAN”品牌形象;其次是坚持诚信经营,并以公司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任和尊重。现在,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已与意大利、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 10多个知名丝绸经销商和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FUAN”牌高等级 生丝源源不断地出口异国他乡,富安蚕农不仅在栽桑养蚕过程中创造了应有的价值,而且也赢得了外国人对中国农民的尊重。

由于我们产业化模式的有效运作和“FUAN”牌生丝在质量、品牌上的优势,目前日本、意大利等国的高档生丝用户和订单全部集中到富安,富安生丝真正拥有了中国人的话语权,每吨生丝的销售价格不仅比面上高出 3万元以上,而且所有出口的产品均实行先付款后交货。并且,因为有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作后盾,从 2011年春季开始,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打算对基地内的诚信蚕农进行交售奖励,计划再从每吨生丝的销售利润中拿出 5 000元反哺回馈蚕农,让他们共享生产优质茧、销售高档丝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S88-9]

C

1007-0982(2011)02-0074-03

2011-01-04;

2011-03-10

卢克松(1946—),男,江苏东台,高级农艺师。

Tel:0515-85571051,E-mail:jsdtgys@sina.com

猜你喜欢
缫丝生丝蚕农
基于机器视觉的生丝抱合电子检测系统设计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近代日荷生丝贸易盛衰分析
日本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茶业的启示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躲雨
缫丝生产污水深度净化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嫘祖缫丝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