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贴敷结合温和灸治疗小儿腹泻40例

2011-02-11 02:12马明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6期
关键词:散剂泻下施灸

马明江 张 健

(新疆哈巴河县人民医院,836700)

小儿腹泻中医学称“泄泻”、“泻下”。多由于小儿脏腑娇小幼稚,抵抗力差,乳食不节,壅滞肠胃或外感暑湿,伤及脾胃肠腑,升清降浊功能失常,走大肠而泻下。

我科门诊自2008年以来,开展药物贴敷配合温和灸治疗小儿腹泻4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8个月。

治疗方法

1.以“健脾化湿,行湿止泻”为治疗原则。

2.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下巨虚为主穴。阴虚内热者加三阴交;湿热盛者加曲池、合谷;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肾虚者加肾俞、命门;便血者加长强、二白。

3.操作:①将点燃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1.5 cm处悬灸,应注意勿将皮肤烧伤,医者用中示指分别按在施灸部位两侧,感觉受热程度,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宜,每日1次。②施灸结束后,取中药散剂适量,置于脐窝,外用麝香壮骨膏固定。中药散剂:丁香、肉桂研末备用。每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24~48 h后,大便次数减至<2次/日,大便常规镜检及培养转阴,大便外观呈形或软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 48~72 h后,大便次数减至<4次/日,水分明显减少,大便常规镜检及培养转阴,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10天后,大便次数仍>4次/日,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者。

治疗结果:显效 32例,有效 6例,无效 2例,有效率95%。

体会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为脾虚湿盛所致,对久泻患者应兼顾“固本培元”,补益脾肾,利湿排毒。治疗期间忌辛辣饮食,忌肥甘油腻之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个人卫生。

猜你喜欢
散剂泻下施灸
散剂源流探述*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中暑
太阳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鲜蒺四物煮散剂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35例
煮散剂的剂量与兴衰*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