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阶段资金风险控制方法

2011-02-14 04:36汤大祥孙宝光周志清
中国水利 2011年14期
关键词:除险投标招标

汤大祥,孙宝光,周志清

(1.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水利局,211500,六合;2.江苏省南京市水利局,210008,南京)

六合区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南京市北岸,全区共有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51座。2008年国家实行拉动内需政策,加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度,南京市六合区山湖、河王坝、大泉、大河桥等 4座中型水库列入除险加固工程计划,共批复工程概算10390万元。经过3年建设,于2010年通过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竣工验收,审计决算为10230.9万元。

一、水利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是指项目的目标费用、工期、质量与项目的实际费用、工期、质量水平的差异程度。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表现为技术风险、自然条件风险、经济风险、合同条件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等。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建〔1995〕128 号)和有关规定,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主要包括8个阶段:①项目建议书阶段,②可行性研究阶段,③初步设计阶段,④建设准备阶段,⑤建设实施阶段,⑥生产准备阶段,⑦竣工验收阶段,⑧后评价阶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控制贯穿全过程。

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风险控制

1.招标投标阶段的资金风险控制

(1)招标阶段的资金风险控制

目前水利工程的招标工作是采用在行业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招标代理单位,由代理单位负责招标文件及清单的编制。招标文件及清单的编制存在着通病,诸如招标文件文字表达不严密,招标文件与清单中的数量、内容范围、工程结算方式及相关说明前后描述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等。

针对以上招标阶段存在的风险,建设单位在委托代理单位招标签订代理合同时要明确招标文件与清单编制的质量考核问题。对代理单位进行业绩考核,对招标文件组织审查,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把关;对设计、监理标进行打包招标,增大标的,吸引投标人,条件允许的,可对设计、监理标提前招标;加大招标投标过程监控力度,修改招标方式,增加对企业诚信考核。

案例一:在山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招标中,招标代理单位未能认真计算工程量,部分分项工程量编制误差过大,导致部分清单项目结算价与合同价相差较大。溢洪道浆砌石招标工程量为6959.21m3,实际施工工程量为2655.11 m3,误差4304 m3;溢洪道土方招标工程量为320 m3,实际施工工程量为12851 m3,误差12531 m3。

案例二:在河王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招标中,为防止施工企业围标,采用了先评审、后抽签定标的方法。即先采用综合因素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按得分高低排序。取前三名,由评审专家对投标文件进行审查,对投标文件技术方案、人员组织、设备、工期等缺陷和不足要求项目经理答辩、修改并书面承诺,作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投标方现场监督制作标签,项目业主抽签决定3个投标方候选人排序,由公证机关现场公证,对有效防止投标围标进行了尝试。

(2)投标阶段的资金风险控制

投标策略风险是指投标人在参加投标时因采取的不同策略带来的风险,包括不平衡报价策略,固定单价与固定总价策略,利用清单的不严密故意少报、高报单价策略,材料、设备的有条件报价策略,明知故错、故意少报、漏报以期最后增补造价策略等等,给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与控制带来了风险。

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一是建立统一规范的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建立和完善综合招标投标交易平台。二是坚持业主评委与专家评委分离评标,积极推行异地远程评标和电子化招标投标,减少人为因素干预。三是制定对串通投标行为的具体认定标准,行政监督部门有效利用行政手段惩处。四是建立招标投标当事人失信惩戒机制。五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严肃查处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问题,加强对招标代理等中介机构的管理。

(3)合同风险控制

目前水利工程的合同中只有协议书部分,未对原则性的大问题及结算方式进行约定,对于此类条款的描述均以招标文件为准,没有重视合同的作用。

招标文件的编制应与合同的起草分开处理,充分重视施工合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如发现前期招标文件中存在矛盾之处则可在补充合同中进行详细约定。

案例三:六合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勘察设计合同标的都为估算价,并说明以初步设计批复的数进行结算,但未明确提交勘察成果资料的时间。在合同执行和工程决算政府审计时对此提出意见,要求减少合同风险,加以整改。

2.自然风险

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业主或招标单位要在招标阶段组织投标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包括地形、水文地质、土质、地下水水位等自然条件,提供地质勘察资料。要求投标人充分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在投标报价中,投标人对不可预见的自然风险要加以充分估计,这种不确定因素风险造成的造价的增加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示,并通过合同条款来约束,以尽可能减少建设单位投资控制的风险。

3.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包括社会治安、文化素质、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社会背景等因素。防范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①加强政府领导,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协调解决在工程实施中产生的矛盾和困难。②细化前期工作,对涉及的问题提前考虑,并做好资金安排。③加强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尽量减少施工扰民,争取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④合理安排工期,进场前后要留有一定时间,解决施工前的现场矛盾。⑤做好联络制度,定期与当地政府通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会商需要解决的问题。⑥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单位成立专门机构,从事协调工作,对重大事项要做好相应预案。

案例四:山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多次因与当地群众发生矛盾被堵,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建设处请区政府协调3个镇政府及所在地村组,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上门做群众工作,另一方面建设单位根据群众提出来的合理要求积极办理有关事项。同时对大方量混凝土浇筑事先做好预案,商品混凝土车辆通行的线路,请地方公安、村组干部和施工单位人员上路疏导。在溢洪闸底板、闸墩、桥面混凝土浇筑时,共组织了5次疏导。

4.建设单位内部控制风险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层面内部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财务控制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引起工程投资增加的可能性,具体包括货币资金使用风险、征地拆迁补偿费支出风险、管理费超支风险、预备费使用风险等。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①理顺建设单位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②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体职工素质。④加强内部控制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

5.货币资金使用风险

在水利建设工程中的货币资金主要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主要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部分。内部风险有征地拆迁补偿费支出风险、管理费超支风险、预备费使用风险等。外部风险有建设单位在购买工程物资、设备等经济活动中遭受欺诈,造成资金损失;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或材料款被施工单位挪作他用,造成工程停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风险。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

①建设单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会计系统控制。②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③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④对于支付给参建单位的工程款项也要进行监管,以防止施工单位将水利工程款挪作他用。

三、结 语

通过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资金风险产生及减少风险需采取的控制措施的研究,加深了对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风险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风险控制是全过程的,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不能忽视(本文未涉及前期工作、竣工审计及验收阶段的资金风险);其次,对水利建设资金风险控制是动态的管理过程,随着工程的进展和条件的变化,需要适时地去把握和应对。

[1]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S].1995.

[2]郑大虎.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海河水利,2004(3).

猜你喜欢
除险投标招标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速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红花岭水库除险加固施工方案分析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