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

2011-02-19 16:35天津科技大学刘少华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位

□天津科技大学 刘少华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

□天津科技大学 刘少华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形势出发,在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实用价值取向等若干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专业学位型硕士;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服务,从2009年起,全国各普通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年来,全国共招收约143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教育部文件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专业学位型硕士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孵化途径。

然而,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目标定位相对模糊、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管理经验较为缺乏等问题。面对崭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完善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课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实用价值取向

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硕士培养中对于理论价值的崇尚,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则具备更多“入世”的色彩,即在注重夯实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更为强化“实用、创新、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更为突出人才的培养路径与社会的需求口径相一致,更为突出人才培养效果在实际专业分工中的可操作性。而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相比,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通过理论研读、自主实践、专业参与等多种教育举措,努力使学生达到专业操守与专业素养的二维平衡,即经过专业学位硕士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进一步具备特定行业或者工种所需的职业操守与工作态度,而且要在业务上进一步掌握特定行业的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了解本行业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并能结合社会实践,逐步具备独立解决某一领域的设计、实施、研发与管理的能力,形成结合特定专业,创造性地运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某一问题的素养,从而具备能够为特定行业与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的主体资格。

二、突出培养特色,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组织形式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在组织形式上应着眼于自身“实用、创新、复合”的培养目标,在自身的教育组织形式的构设中,积极摆脱学术型学位硕士突出理论学习的影响,在保证基本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写作前提下,充分预留行业实习的时间与空间,并努力将其作为深化课程学习与创新学位论文写作的重要手段。同时,学校在实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产、学、研的深度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组织优势,以特定的合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学习成果社会化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进而彰显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硕士的模式特色。而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应对人员与学段进行较为灵活地选择,在保证学校的导师作为第一导师,而具有“双师”色彩的行业工作人员作为其他导师的前提下,努力根据学生的学情与行业方向,科学规划导师的不同职责,以凸显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色,提升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整体质量。

三、完善培养载体,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专业的课程设置作为体现其人才培养特点的主要载体,在课程三维目标、价值内核、基础架构等方面,应充分考量社会对于某领域人才的特殊需要,注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充分反应行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应用与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对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之外,更能够逐步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基本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

专业类课程:应满足高层次人才在专业领域内的职业素养要求,这是专业课程的主干内容,也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部分。

行业基础类课程:根据特定专业对高层次人才所应完成的相应技术与管理任务,对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应用知识方面的学习提供课程支撑,这既是专业课程的素养支撑,也是能够完成专业类课程的技术性必备要件。

人文社科类课程:应满足对特定专业高层次人才在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乃至基本的哲学观方面作出的要求。这是专业课程的环境解释,也是完成专业类课程社会性的必备要件。

工具类课程:是指为满足特定专业高层次人才完成专业类课程、行业基础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而在学习技术手段与语言手段方面提出的要求,这是专业课程的补充内容。

四、创新实践性环节设计,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综合水平

实践性环节设计应该按照“四遵循原则”(即遵循社会发展,特别是地区发展的现状;遵循高校的基本校情;遵循学生的生情;遵循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这三种不同实践形式的比较优势,构建起教育成本最低、教学效果最好的比例结构,摆脱掉局限于社会实践的教学路径依赖,推动实践性环节的内涵性发展。

为了保证教学设想切实转化为教学实践,学校可以通过实践性环节的课时、师资等方面的差异化分配,来体现各种实践形式的结构权重,保障各种实践形式的发挥空间。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在保证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社会实践前提下,帮助学生加强自主性、个性化的课题研究,引导学生依据专业特长与个体兴趣,从现有的生活环境出发,拟定某项开放性、发散性、多维性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调研的方式,积累素材,收集数据,形成感受,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形成一种在较为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实践的组织权、参与权、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中的比较优势。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反思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针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互助,以此实现沟通与提升。在实践结束后,要根据学校、导师的要求,结合实践的基本过程提交实践报告,包括实践实习计划、实习进度及完成情况等,并由实践单位负责人和导师对研究生的实践计划完成情况、实习工作量,以及通过实践实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作为实践环节的学分。

此外,各高校应该十分注重建立实践基地。为此,可以由学校出面,也可以由与企业有联系的学部、学院、系等建立不同规模与形式的基地。

基地不仅要挂牌,而且对来自企业的导师要发证,这对促进社会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形成正确质量观、规范导师的身份和凭证、提高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实习期间,还可与企业商榷实习生工资待遇,为我国今后大规模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提供重要的教育平台和资源支持,逐渐与企业发展形成良胜循环。

五、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成果的总体质量

专业学位硕士的论文创作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综合指导下进行,避免将选题锁定在理论阐释层面。应根据“实用、创新、复合”的要求,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在技术上体现新意,预期的研究结果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

在学位论文的管理与考核上,也须遵循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评审环节的要求。开题报告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创新点、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待通过专门的学术会议并经学生口头报告后,由导师进行审核,继而做出是否同意该生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的决定。在开题报告后的半年左右时间,研究生应对论文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调整方案等内容报请导师考核,请导师对后续写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论文完成后,送交由企业专家与学校研究生导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

对于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着眼专业学位硕士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注重从论文是否有职业性、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具有挑战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对作者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做出客观的评价。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实用型、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凸显,因此,必须注重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新形势出发,努力从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予以完善,以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工具价值彰显、教育价值回归、社会价值存续,为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1]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

[2]周叶中.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5.

[3]杨梅.社会实践与新型研究生教育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20.

[4]李振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J].滨州学院学报,2006(2):84.

[5]黄宝印,陈艳艳.学位内涵与功能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62-66.

[6]肖志兴.美国学位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5):67-70.

G647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