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新探

2011-02-21 01:27李维永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学生

李维永

古诗词教学新探

李维永

1 我来说

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每首诗词之前,先布置学生查阅将学诗词的相关资料,包括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相关轶事、历史评价、诗词特色等,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向家长咨询、上网查阅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制作成卡片,在课上“我来说”环节中与同学交流。

例如,学生在学习《归园田居》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陶渊明为东晋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知道了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大济苍生”的大志,却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明白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来历;看到他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也更领悟了他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与惬意。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锻炼了搜集整理能力、表达能力,又扩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又有助于对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让学生去“撒网捕鱼”,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说,有利于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可谓益处多多。

2 我来读

以往教学中,总是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了事,这是不能达到对诗词深入感知的目的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体味诗词的内涵和韵味。例如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辅以配乐读、表演读、组合读、竞赛读等,会让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在快乐的气氛中理解诗意,体味诗词曲赋的魅力。如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笔者让学生表演朗诵,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到“亲射虎,看孙郎”,从“酒酣胸胆尚开张”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学生在有板有眼的表演朗诵中,更深层面地领会词的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的特点,领会到苏轼豪放词风的魅力。

3 我来讲

在“我来读”的基础上,笔者大胆地创设“我来讲”环节,让每个学生走上台感受做“老师”的感觉。笔者指导学生在课下借助资料自主探究,合作研讨,通过自己对诗词的把握,设计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而后走上讲台当老师给同学们授课。在讲台上,学生可以串讲大意,可以评点写作手法,也可以针对重点句子、字词加以评析,不拘一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亦是老师,老师亦是学生。

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如 “老师”在讲授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时,创设了让学生仿写这首诗的环节,学生各展其能,还真写得有模有样呢。有很多学生的创意是教师所想不到的。不苛求学生讲得多么精彩,走上讲台本身,对他们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锻炼,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们会清晰地记得这一课,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受啊!

4 我来赏

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情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诗词的鉴赏已成为近年来中考的一个热门话题,试题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教科书中所学内容和要求背诵的古诗。中考对于这一考点的要求:1)能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如对词语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的分析和概括等;2)会赏析其语言(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3)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往往在这样几个方面出现失误:一是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二是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三是难以通过诗词具体形象的表面呈现,发掘其深层意蕴。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诗词常识欠缺,特别是古代诗词常识;另一方面是接触古今诗词作品太少。因此,在教学每首诗词时,让学生对诗词比较熟悉之后,非常有必要对诗词的闪光点进行共同的赏析。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既可以独立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既可以针对“面”谈感受,也可以抓住“点”评析;既可以对诗词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也可以对迷惑处进行质疑。让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全方位地对诗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5 我来唱

古代的诗词,都“因韵而生”。所有的诗词,都是可以演唱的,借此达到抒怀达意的目的。虽然已不知道有些诗词的曲调,但可以借助戏曲及现代歌曲的曲调来演唱所学诗词,实践证明也会是妙趣横生、效果奇佳。学生在美滋滋地吟唱的同时,轻松地把诗词背下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让学生利用现成的歌曲来唱,学生唱得情趣盎然;学习《醉花阴》时,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加以哼唱,唱得眉飞色舞。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三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043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诗词之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