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声乐特长生的培养

2011-02-21 01:27朱爱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听音基本素质乐理

朱爱青

农村高中声乐特长生的培养

朱爱青

1 选材的重要性

农村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差,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水平低。教师要通过细心寻找、活动发现、师生推荐、基本素质考试等方式,选拔优秀苗子,及时和家长沟通,多方面、不间断地做工作,让他们认识了解到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明确升学方向。家庭、学校共同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平台,通过细致培训会有全面的提高。

2 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高中声乐特长生加试主项歌曲演唱(150分)、附项乐理(15分)、听音(20分)、视唱(15分),主项与基础知识都很重要,但笔者认为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更重要,它对主项的提高起着促进作用,可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却需要实实在在的工夫,周期长,见效慢,所以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逐步从了解、认识到理解、掌握。

音乐基本素质的培养训练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把对音乐的听觉感知逐步转化为理性认识,反过来能把纸面上记录下来的乐谱或音乐技术、技巧变成能够驾驭的演唱或是音乐音响。这个转化过程必须贯穿在基本素质的训练之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对音乐基本素质的学习兴趣。深入到音乐理论之中熟练掌握其规律和特有的性质,并能用通俗的方法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从乐理说,要讲通,听懂,熟记概念,细做习题。应试做试卷,多做单项单点练习。适时进行考前模拟,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从听音、视唱方面说,也要有详尽的计划,从单音符练习开始,强化节拍感,确立音高概念,循序渐进地掌握音程听觉,建立和弦的音响印象。基本素质的训练还需要项目之间的通感训练,乐理学习过程中也要强调视唱与听觉的准确性,在视唱听音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所涉及的乐理知识点。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严谨的训练过程也会互相促进提高。

3 声乐主项的提高

声乐训练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熟悉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准确熟练地控制发声器官的运动机能。做到协调自然。如何快速提高歌唱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多听原版原唱:初学者一般模仿较多,多欣赏原唱对韵律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2)熟读歌词:第一步要先熟读歌词,了解词情曲意。3)理解歌词主题及创作背景,这是逐渐熟悉、刻意体会的过程,是进一步酝酿、揣摩的静思过程。对词曲作者的个性特点、歌曲的民族

地域特点、时代特性,充分做好文字的案头工作。4)唱谱子:体会节奏特点,体会韵味,摸清旋律进行的走向与特性、曲式特点以及音区、音域等。5)随伴奏试唱:抓住特点,拍节配合,掌握力度的强弱等。6)巧练:要多小声、少大声地巧练,多练难点,多斟酌多揣摩。7)配合:与伴奏合作及舞台、音响、伴唱等的配合是否和谐统一,不断完善。8)实践:多搞演出或各类活动,培养舞台经验、心理素质、表情、眼神等。9)培养内视觉:歌唱者从歌曲内容入手,依据词中所提供的文学形象和曲中音乐形象引发情思,并善于选择和运用有较大感染力的艺术语汇,在心中和脑海里产生内心现象。10)找出重点字:重点字是歌唱中情趣浓烈的焦点,是产生言外之意的支点,是塑造感人艺术形象的精髓,是艺术形象全貌的浓缩。11)唱歌要有情传神:情字是灵魂,歌唱是一种心理创造,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情动、唱心、传神、达境。12)对歌曲表现的再创造:艺术第一,技术第二。

4 科学的专业培训计划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合理的计划。学期教学计划、月计划和教学进度的深化及具体化是学生有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力保障。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制订各科目的课程总体课时。

1)声乐主项。20课时完成声乐基础理论教学,包括:①发声器官系统认识;②人声音色分类特性及学生自身音色分类定位;③呼吸技巧、声腔字韵等基础知识;④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⑤声乐的艺术表现;⑥20课时系统规范声乐练习曲的学习训练并确定特定曲目。不计时进行强化训练,20课时模拟考试练习(与其他项同步进行)。

2)基本乐理.30到40课时完成基础讲座,包括记谱法、各种调式、音程、和弦、节奏节拍、力度速度装饰音、转调移调交替调式及调式变音等。30课时强化练习,20课时模拟考试练习。

3)视唱听音。20课时完成基本技术教学,包括基本音高概念的确立,稳定的节拍感,音程和弦的音高概念确立,旋律进行流畅感,相对音高训练,音符时值与拍号特性,节奏音型变化训练等。不定时训练,30课时强化,20课时模拟考试(与基本乐理考试同步进行)。

单课时的详尽计划要按照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总之要以学生为本,遵循知识规律,遵循艺术实践规律。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093

猜你喜欢
听音基本素质乐理
听音识人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由“听音为字”看“戏”“䏘”“丫麻”
纸媒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责任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修订版PEP 六年级英语毕业检测题
浅谈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
校园文化与校长基本素质浅析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浅谈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