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2011-02-21 01:27刘小双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

刘小双

初中作文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刘小双

1 前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如下目标:“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式作文、生活化作文和创造性作文。根据课标的要求,面对网络的时代,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笔者个人以为,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两个问题。

2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作文教学

因特网走进人们的生活,更走进作文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应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好作文教学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享用网络上的无限的甚至爆炸的信息源,解决无“米”与无“源”的问题。事实上,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很重,升学的压力不小。要让他们“行万里路”办不到,让他们“读万卷书”也不切实际。但让他们走进网络世界,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让视野变得宽广无限,让单纯的生活阅历变得丰富多彩是完全可能的。凭借网络,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按照主题词、关键词进行网上快速检索;指导学生对搜索到的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阅览、筛选、复制、排列、归类;帮助每一个学生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一定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其实,帮助学生建立写作资料库的过程,也是一个专题式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长期下去,收益无穷。

其次,要充分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网络环境优势,解决作文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通过多种媒体的使用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摸不着的变得历历如在眼前,使“静态的”变成“动态的”甚至是“现场的”。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刺激的机会。如多媒体的文字、图像和动画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可以刺激听觉;交互式操作则更是发挥了学生的耳、眼、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学生写作时,指导其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设计版面,配上合适的剪贴画,使作品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表达形式,使写作成了一项极富趣味性、挑战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

进行作文评讲时,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的“屏幕广播”途径实现全班同时研究某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将作文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修改,既可以对文章的具体词句进行点评,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单独评点和修改指导,或通过单机对话,或通过电子邮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 如何看待高考话题作文对初中作文教学所产生的冲击

考试是一根无声的指挥棒。近5年的高考一直在考话题作文,这对初高中的作文教学都产生很大的冲击,使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和不解,以致在作文教学中手足无措。其实,这是新与旧的观念的冲突。

一是考试与平时的作文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为考试而组织作文教学肯定是要吃亏的。平时的作文教学,尤其是初中的作文教学还是必须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训练体系的(当然这个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还是必须尽可能全面和均衡。这样,无论怎么考试,学生都不会栽跟头。

二是如何认识话题作文的问题。话题作文,不能仅仅看作一种题型,它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实施新课标、推广新课程的排头兵。话题作文是对传统封闭的作文题型的反叛,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是一个潮流,更是一个方向。回想一下,过去以文体为序列的作文教学体系不可谓不完备,但作文教学几乎走进死胡同。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真正找到作文教学本身,尤其是写作本身的内在规律和真正的秘密。作文只是一种表达,是为了倾诉和交流的表达。作文永远是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到位了,就是好作文。为什么偏要在文体啊、结构啊、技法啊这样那样的形式上花那么大的力气呢?走了不少弯路,是话题作文吹进一股新风,带来转机,让人们豁然开朗。

只要好好研究一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下和八年级上的作文内容的编写就会明白,作文再不是什么文体系列、技巧系列的事情了,那是专题式作文,其实那正是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催生出来的作文序列。因此,近几年高考作文矢志不渝地考话题作文,不是一种误导,而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是全国许多省市10多年的专题作文教学实验的成果展示,是想通过这根指挥棒来调整全国作文教学的方向,向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蚕姑庙初级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19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