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

2011-02-21 01:27王银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玩电脑现象教学内容

王银寿

如何让中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

王银寿

中学教师都说:“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信息技术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之一。”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事实上学生喜欢的是玩电脑而不是信息技术课。有人会说喜欢玩电脑与喜欢信息技术课不是一回事吗!然而,就是在如此受学生欢迎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却出现下面一些现象。

【现象11】下课铃声一响,一群学生急匆匆地跑出教室挤进机房,似乎深怕自己迟了就没座位了。紧接着机房内响起开电脑以及键盘、鼠标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他们开始玩电脑游戏),期间还掺杂着“老师,今天有没上网”“又没上网啊,太没意思了”“真无聊”等话语。

【现象22】课堂中,教师在上面讲课,下面一些学生自管自地打开“扫雷”“接龙”等小游戏开始玩起来,或者几个学生交头接耳地聊着。教师问起原因,答曰:“老师,这个学了有什么用啊,我们以后又不用这个。”

【现象33】有一位教师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行为被学生称之为‘神经’”的文章,就很好地反映了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反应和教师当时的心理状态。过激的学生甚至当着教师的面喊:老师,你不要讲课了,放开来让我们玩吧!或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脱离教学控制系统的控制。

以上现象足以体现出学生喜欢的是玩电脑而不是信息技术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为什么随着学校电脑的软硬件条件、上网条件越来越好,从网络中可以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却在降低呢?是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所导致的吗?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究竟是什么?能否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下面笔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谈谈如何变喜欢玩电脑为喜欢信息技术课。

1 精选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对某种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去了解它、学习它和掌握它。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花时间多与学生接触,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喜欢怎样学等,同时还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在需要落实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如学习Photoshop图片处理时,发现学生很想把自己的照片处理得更加漂亮,而且笔者时常有听学生提起去照相馆拍艺术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现象让笔者想到在生活和信息技术之间为学生架起兴趣之桥,于是就选取“照片美容——Photoshop教学”作为整个Photoshop教学事例。

实践证明,充满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调动性和引导性,才会真正使学生想学、乐学、好学。

2 巧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就拿Photoshop来说,Photoshop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软件课,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大量引入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讲练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案例分析式教学,力图通过出示一个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信息,参加讨论,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 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到很多实用的应用软件,如Word、PowerPoint、FrontPage、Flash、VB等。如果只是为了学而去学它,在体会不到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当学生学完一门应用软件后,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去用它。比如学完Word后,让学生动手制作小报;学完FrontPage后,学生就可以为班级制作网站;学完Flash后,学生便可以为自己制作的网站加入自己制作的动画。这样,当学生修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时,每个学生就会有一个汇集自己电子作品的作品集,这种电子作品集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的产物,它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40

猜你喜欢
玩电脑现象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老妈逻辑
上网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久坐一族,放松有方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