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2011-02-21 01:27玄立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材

玄立新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玄立新

1 明确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培养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决不应是盲目的、媚俗的。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历史教师的手脚一定要放开,一改枯燥无味,变得生动起来。学生的兴趣也一定会被吸引过来,学习历史就会由头痛变得积极主动起来。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成为如何用历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了。这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前也大力宣扬提高学生的能力,但那无非是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考高分的能力。而现在所说的能力是真正地理解问题(为人处世、人生等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绝对是一个大问题、一个难问题,对教科书的编撰者、历史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讲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而言,尤为如此。

2 全面发挥历史的各种教育功能,特别是社会教育功能

古人云:读史以明志,鉴古而知今。古人读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先人那里找到治理国家、为人处世的经验与教训。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在这个言必称创新的年代,历史的社会功能被人们给淡化了。一味地让学生不加思考地死记硬背枯燥的历史知识,以为历史不过是一台给学生提高升学筹码的“挤分机”而已。这真是大错特错、本末倒置之举。历史既可以教给人处世为人的道理,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修养,培养人们的爱国热忱与民族感情,是一门功德无量的学科。现在历史教学已经到了应当拨云见日的时候了,应当让人知道历史的巨大作用所在。

3 紧密联系历史新课程的实际,不断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1)加强案例研究,直面历史教学新问题,智慧化解寻对策,积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经验。通过典型的课例,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课程、教材的整合问题,教材与学生学习实际有效结合的问题;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以及达成“三维目标”的途径问题;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如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谐统一的问题;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关系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益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主导作用的问题;等等。

2)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和研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在系统总结必修课开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历史选修课程与历史必修课程的关系、选修课程的资源开发、选修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选课的平衡性、如何指导学生选课、选修课程的评价等问题加以认真细致研究,并制订有效方案。

4 创新教学方法

1)采取先学后教法。首先,在课前布置预习,提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预习提纲,要求整理简要自学笔记;其次,通过口头提问或书面抽查了解预习效果,从中暴露存在问题,后多途径地展开讨论,允许出现差错,保留个人意见;再次,教师进行纲目式总结,以解析疑惑;最后,做随堂练习。

2)编制历史学习优化设计辅助参考资料(简称“学参”)。它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与授课进度相同步,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以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

3)试用学分统计法,布置可自主选择、有弹性的作业,即在题目、题型、时限甚至观点、结论上不作一刀切,数量和难度不定框框,放权给学生灵活安排,也可以逐步搞开卷考试,鼓励自圆其说,经查阅优异者酌情加分。这样让人人各尽所能,都可体验到成就感。

4)课堂上适当介绍史学争鸣观点及动态、名家名篇,为学有余力者拓宽知识面。

5 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笔者认为可以适当地重点使用贴近时代的内容。课程标准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联系的内容。至于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还是以课标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课标没有对教学目标的上限作出具体规定,这就给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二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55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