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2011-02-21 01:27郭纯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历史作业

郭纯杰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郭纯杰

作为历史教师,笔者感触颇深的是:教师习惯于“搬运工式”教学方式——把所需教的知识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复习书中搬到教案上,然后把教案搬到课堂上,传播给学生。通过简单的历史知识的传递和技能训练,把学生作为客体塑造,遮蔽了学生心灵,让学生永远不能踏进知识的真实世界。这样的教学,学生不睡觉、不厌倦才是“奇迹”。很多学生想学好,开卷考试下喜悦、困惑交错。喜悦无外乎题抄上了,选择题做过了,分数得到了;遗憾在题没抄上,题白抄上了,题从没做过,分数得不到。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1 如何让历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科目

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教学不要过于理论化、抽象化,这样会与学生产生距离,讲解要朴素,朴素到极点便是石破天惊的深刻。如《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限制正朝”反对君主专制;《人权宣言》主要内容为“人生来是并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给全国人民”,突出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3个文献共同点是反封建,通过以上3个文献让学生来认识封建社会的形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反封建斗争要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开展运动。

2 要用心、用情、用理体验感悟并融入历史情境

要求学生读历史要带着感情,或高昂、或悲壮、或平静、或紧张,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火花。例如讲《权利法案》内容,笔者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反复朗读后,提出两个问题:1)国王权力怎么样?(至高无上)学生自然认识到国王权力由至尊到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受到限制,国王实际统而不治地位。2)权力转到了哪里?(议会)学生自然领悟到君主立宪制的含义,从情感角度认识到《权利法案》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永远闪烁光芒,就在于她限制了至高无上的王仅,开启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迈出了现代法治社会的第一步。

3 应变能力重在培养

为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谈一下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

3.1 基础知识的把握是提高应变能力的前提

提高应变能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重要前提。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而正确表达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落实到位、夯实,才谈得上能力的形成。应变能力差,表达不完善、不准确,往往是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应变能力的首要前提。

3.2 强化训练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重要途径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面对庞大繁琐的历史知识,学生往往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不要急于去翻教材、找老师,而要自己去分析、讨论,养成自己动脑的好习惯,有了自己的思路再去请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自学能力提高了,应变能力也自然得到提高。在听课过程中,学生要强化自己把教师设置的每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变成多种问法,引导出来新的问题、新的答法,可以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把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挖掘,形成知识树。这样学习起来就感到有成就感。

3.3 多样练习、培养兴趣是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决定因素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然途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要学会把枯燥乏味的习题精心设计,改变形式,如采取学生讨论、自编习题,互测互批、一题多解,多问多变等形式。这样学生可以从知识趣味中掌握技能,由学会变为会学,大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让学生多总结历史学习中的知识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按照上述方法有意识地强化自己,一定会学好历史,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 科学地做好历史作业

有的学生写作业时,一般是拿起题来就做,遇到不理解的内容马上又回过头来看书和查笔记,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要让学生写历史作业时,先把学过的历史内容复习一遍,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理解后再写作业。写作业时,要注意审题,明白题目中要考查哪部分知识点,与所学过哪一部分有联系。这样一来,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答题思路,才能答题完整,条理清楚。

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底蕴、理性的境界、高尚的情怀、辩证的智慧,要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反思,总结出教学过程的理论精华来指导以后的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棘针寨中学)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56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历史作业
清律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
新历史
作业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