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结合带血管皮瓣治疗足部电击伤深度创面

2011-02-23 00:51闫军胡波周劲松徐前孙成良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腓肠清创肌腱

闫军,胡波,周劲松,徐前,孙成良

(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骨科,江苏沭阳 223600)

我院自2007年 10月至2009年 10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 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部电击伤深度创面 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2~52岁,平均 35岁。致伤电压 380V~100kV。足背部2例,足内侧2例,足跟部 1例,足外侧 1例。皮肤软组织损伤范围最小 5 cm×4 cm,最大12 cm×10 cm。所有病例均有肌腱、骨外露。手术时间为伤后 6~12 d,平均9.5 d。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治疗 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电解质等),补液、营养心肌、抗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创面以磺胺嘧啶银霜剂外敷,至创面坏死界限清楚,全身情况平稳。时间持续 6~12d,平均9.5d。

1.2.2 清创、VSD覆盖引流 全部病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彻底清除坏死失活组织,尽量保留有生机的肌腱,肌腱坏死者行肌腱移植,刮除烧焦的骨膜及骨皮质。骨外露较多者,以细克氏针将裸露的骨皮质表面钻数个小孔,彻底止血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VSD材料,确保海绵与全部需要引流的创面充分接触,皮肤与敷料边缘间断缝合数针以贴覆平整。再次清洁创周皮肤,用生物半透性薄膜覆盖V SD材料。患者回病房后,将V SD材料的硅胶管另一端通过1个两通或三通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接中心负压源,维持在-16.6~59.85kPa吸引,持续吸引1周。

1.2.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覆盖创面 去除VSD敷料后再次清创。以外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至窝中点连线为皮瓣轴线,以外踝上5~7 cm为旋转点,根据缺损部位的形状及大小,以创缘轴方向的近心端至旋转点的长度确定血管蒂长度。在供区轴线上设计比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大10%~15%的皮瓣,按皮瓣设计线,先切开皮瓣的窝侧达深筋膜下,认清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将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近端切断结扎,全部纳入筋膜蒂内,保留3cm宽的筋膜蒂,锐性切取皮瓣及皮蒂,随时缝合皮瓣边缘的深筋膜与皮下组织防止撕脱。至旋转点后切开隧道,并向两侧游离各约2cm,彻底止血。观察皮瓣血运良好,边缘渗血,将皮瓣与创面无张力下缝合。皮瓣下放皮片引流,供区面积小者直接缝合,张力大不能缝合者取中厚皮片打包缝合。

2 结 果

本组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及骨髓炎。随访1年,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正常,局部稍饱满,修复缺损满意,行走步态功能正常。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 1~4。

图1 患者清创前大体照片

图2 V SD使用后大体照片

图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

图4 2周后皮瓣愈合

3 讨 论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坏死,有时还可以引起心、肾、神经系统的损伤。多发生在四肢部位,一般有入口和出口,表面碳化,为口小底大的形态。可关系到电弧,造成大片深度皮肤组织损伤,血管神经易受损,末梢循环障碍,肢体坏死。足部皮下组织少,一旦受损,多有肌腱、骨外露,需要皮瓣覆盖。由于电击伤损伤范围深而广,若扩创时间太早,术中往往不易确定坏死的界限,若手术太晚,往往又会出现局部组织腐败而致全身感染。扩创时既要积极清除坏死组织,以利于伤口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的发生,又要尽可能保留有生机的肌腱、血管、神经以保护局部功能。我们对电击伤的修复选在伤后6~12 d,扩创后先以V SD覆盖,高负压引流存在清创的作用,这样可以使首次清创时尽可能保留有生机的组织,在吸引过程中可以有效吸附坏死组织,随着更换VSD材料而带出[1]。

VSD材料是一种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白色,质软富有弹性,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对人体无毒性,无组织刺激性,无免疫活性,无皮肤致敏性[2]。V SD技术是利用VSD材料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外用生物半透膜密封,然后接负压源-16.6~59.85 kPa持续吸引7~14d。其原理主要是依靠负压充分引流炎性渗液,降低组织充盈度、血管后负荷、组织间压,改善毛细血管循环及血流状况,提高局部循环的含氧量,此外负压产生的拔升作用可刺激肉芽组织增生[3]。Banwell等[4]认为,高负压封闭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变点状吸引为面状吸引,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VSD的使用为二期皮瓣成活及避免感染打好了基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密封,防止漏气而失去作用,同时要观察防止凝血块堵管,必要时以生理盐水冲洗。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小腿远端、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总结其优点如下:a)解剖恒定,不牺牲主干血管;b)该皮瓣的基层为深筋膜,血运丰富,愈合快,特别适合感染创面;c)皮瓣厚薄、质地适中,修复后的外观好,耐磨;b)有小隐静脉伴行,根据小隐静脉的行程进行定位,解剖及切取皮瓣方便快捷;d)可获得较长的蒂部,蒂部可翻转,旋转灵活;e)不需要专业的显微外科技术培训,有利于基层应用推广。

[1] 沈影超,孔文斌,张永良,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创腔感染 [J].现代医学,2009,37(5):372-374.

[2] 苏福锦,王卡琳,黄国福,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急诊四肢重度创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437-438.

[3] 何飞,张春强,殷亮,等.封闭吸引结合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 [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5):52-55.

[4] Banwell PE,Musgrave M.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mechanisms and indications[J].Int Wound J, 2004,1(2):95-106.

猜你喜欢
腓肠清创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