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

2011-03-06 03:27
中国药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卡松沙美特罗

(浙江省文成县玉壶中心卫生院,浙江 温州 3253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呼吸科常见、多发、危害较大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表现为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气道痉挛和气道反应性增加[1]。目前多单用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2]。笔者采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且均符合以下标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50%~80%;2周内未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未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未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无其他呼吸系统疾患和严重的全身疾病;非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96例患者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21~69岁,平均(49.1±8.2)岁;病程 5 ~45 年,平均(12.5±3.3)年。入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按照序贯法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观察方法

3组患者均常规予吸氧、平喘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常规予抗生素治疗。同时,对照Ⅰ组患者单纯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50 μg;对照Ⅱ组患者单纯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每次250 μg;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剂量和方法同前[4]。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测定患者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记录无症状天数,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治疗药物副作用[5]。

1.3 疗效判定标准[6]

有效:30 min内哮喘症状消失,双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显效:30 min内哮喘症状减轻,双肺听诊哮鸣音减少;无效:30 min后哮喘症状无缓解,双肺哮鸣音无减少。以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组患者肺功能比较结果见表1,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治疗随访1个月发现,联合组中有3例出现口干,2例有声哑表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对照Ⅰ组中有2例出现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Ⅱ组中有1例出现口干,2例有声哑表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 0.05)。

表1 3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表1 3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P <0.05。

联合组(n=32)对照Ⅰ组(n=32)对照Ⅱ组(n=32)2.19 ± 0.12 2.27 ± 0.15 2.23 ± 0.20 2.78 ± 0.20*2.52 ± 0.12*△2.48 ± 0.12*△1.05 ± 0.11 1.11 ± 0.14 1.12 ± 0.15 1.64 ±0.28*1.49 ±0.24*△1.50 ±0.26*△235.58 ± 74.56 238.25 ± 78.54 237.55 ± 80.11 278.54 ± 80.24*251.10 ± 80.14*△250.39 ± 79.63*△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抗炎的双重作用。沙美特罗可活化无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使受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增加,从而使激素的抗炎作用增强,并能减少激素的用量;还可促进激素诱导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凋亡,抑制激素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因子释放[7]。丙酸倍氯米松为人工合成的强效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哮喘中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等作用[8],能抑制支气管渗出,消除支气管黏膜肿胀,解除支气管痉挛;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消除局部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发热、发红及肿胀,从而减轻炎症表现;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防止或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延迟性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丙酸倍氯米松可兴奋β2受体,从而增强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的疗效[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和丙酸倍氯米松能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两者相互增加疗效,药物可到达气道黏膜的靶细胞,从而减少口服和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激素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1]熊金国,张荣贵.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急性喉炎50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8):966-967.

[2]吴岚莹,胡又兰,戴 强,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和喘可治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7):682-685.

[3]吴岚莹,戴 强,胡又兰,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301-303.

[4]娄文潮,毛建华.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40例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5):514.

[5]左振军.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3-4.

[6]龙胜泽.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8,37(12):1 338-1 339.

[7]马 伟,徐 颖,丁自沛,等.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 112-1 114.

[8]廖鲁燕,李太峰,袁培明.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治疗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 62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26):94-95.

[9]李建华,林 勇.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12-213.

[10]孙 磊,韩爱娜,马宏君.沙美特罗联合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6):22-23.

猜你喜欢
卡松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
我画的不是胖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欧洲药品评审局批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复方制剂茚达特罗-格隆溴铵上市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