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多途径用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观察

2011-03-06 01:10祁玉萍刘建红杨金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病原体灌肠输卵管

祁玉萍 刘建红 杨金凤

河北省承德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067400)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达到 10%以上[1,2],其中输卵管性不孕是最常见病因,特别是在农村妇女中比例更高,占不孕者的 1/3~1/2[2,3],主要由妇科炎症、特别是盆腔炎症引发,是妇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我们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口服中西药物、外用保留灌肠和下腹部热敷等多途径用药治疗方法,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情况

对象为生殖健康门诊采用输卵管造影、通液方法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 257例,年龄 22~43岁,平均不孕时间 4.2(1~8)年。其中原发不孕 96例(37.35%),继发不孕 161例(62.65%)。经过妇科专项检查,排除因全身性、器质性疾病所致的不孕,对宫颈因素、排卵性因素和免疫性因素等病因者均经过检查或对症治疗。男方生殖功能经过检查和治疗均为正常。

1.2 检查方法

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镜检,采用免疫金标斑点直接法检测血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抗体。采用输卵管碘油或泛影葡胺造影术和(或)输卵管通液术。

1.3 药物治疗

①口服西药:根据病原体检查结果选用不同抗生素治疗。②口服中药:自拟由忍冬藤、败酱草、连翘 、赤芍 、白芍 、黄芩 、柴胡 、路路通 、皂角刺 、桂枝 、茯苓、桃仁、川芎、水蛭、刘寄奴等组成的通管助孕中药,根据自身病情(梗阻,通而不畅,粘连,积水,包块等)和辩证情况,据症加减双花、三棱、白术、泽泻 、穿山甲 、莪术 、昆布 、元胡 、生龙牡 、车前草 、车前子等(每例≤3味)。水煎服,每剂中药服用 1.5天,服用 3剂(4.5天)后停 1天(相对于第 6天继续服用)。③中药保留灌肠:上述口服中药保留灌肠外用,或根据病情在口服中药方剂中据症加减夏枯草、龙胆草、大黄、石见穿、千年健、鸭跖草等(每例≤3味)。单独使用外用方剂时,每剂中药分 6~12次,于月经干净后每日或隔日使用,每次 60~100ml,试孕月可使用至排卵后 3天。④中药下腹部热敷:上述口服中药下腹部热敷外用,或根据病情在保留灌肠方剂中据症加减川椒、小茴香、荆芥、生艾叶、透骨草等(每例≤3味)。每剂装入 2个小布袋中,浸透湿润,热蒸后放置,待温度适宜后置于下腹部,使用暖水袋局部热敷。于月经干净后每日或隔日使用,每次 15~20min。中药 3种治疗方法在使用中若出现过敏、不适、月经表现异常,以及经期停用者,均排除出本组观察病例。

1.4 输卵管通液治疗

月经干净 3d后使用抗生素(首选庆大霉素或左旋氧氟沙星)、糜蛋白酶和生理盐水进行输卵管注药常规治疗,在明确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同时达到治疗的目的。

1.5 病情程度分级

根据病情状态分为重度(双侧不通,双侧粘连或积水等)、中度(单侧不通,单侧粘连或积水等)、次中度(双侧通而不畅,双侧通但功能欠佳等)、轻度(单侧通而不畅,单侧功能欠佳,单侧炎症等)共 4个级别。

1.6 分组治疗

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为观察组 169例,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为对照组 88例,2组基本临床表现接近,具有可比性。治疗 1个周期为 1疗程,最多为 6个疗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首先针对病原体阳性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抗生素使用规范常规用药,治疗后进行病原体检查,治疗 1次后病原体未转阴者,选择新的抗生素治疗第 2次(本组观察阳性者均在 2次用药后全部转阴)。病原体阴性后,开始进行分组输卵管治疗,观察组进行口服中药、外用保留灌肠和热敷、通液治疗;对照组进行通液治疗。

1.7 疗效判定和统计处理分析

治疗中和治疗后随访观察 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输卵管通畅且妊娠为治愈,输卵管通畅但未妊娠为显效,输卵管通畅性明显改善(下降 1个级别以上)但仍未完全通畅且未妊娠为有效,输卵管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为无效。采用医学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计算机统计处理,进行卡方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输卵管性不孕病原体的阳性率

257例白带常规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 73.15%(188/257),以细菌性最高(62.26%),其次顺序为原虫性、霉菌性和滴虫性。87人具有 1项以上阳性,占 33.85%(87/257)。见表 1。257例血清抗体检查病原体阳性率为 67.70%(174/257),以解脲支原体抗体最高(53.70%),其次顺序为衣原体抗体、人型支原体抗体和生殖支原体抗体。53人有 1项以上阳性,占 20.62%(53/257)。见表 2。

表 1 两组对象白带常规检查病原体阳性情况

表 2 两组对象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查阳性情况

2.2 病情程度与疗程

4 种病情程度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总降低率在观察组为 71.60%,对照组为 52.27%,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497,P﹤ 0.01)。显示治疗效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西药的对照组。见表 3。

2.3 疗效分析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妊娠率)、显效以上(痊愈 +显效)、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无效率分别为 46.75%、61.54%、71.60%、28.40%和31.82%、44.32%、52.27%、47.7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显示治疗效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西药的对照组。见表 4。

表 3 两组对象病情程度与疗程比较

表 4 两组对象疗效比较

3 讨论

求诊的输卵管性不孕多为慢性输卵管炎,致病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中以细菌感染为最多。病原体可以由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沿阴道上部及宫颈旁腹膜后淋巴系统向输卵管延伸、血行播散[2]和感染性盆腔内组织炎症(如盆腔炎、阑尾炎)等 4种形式传播导致发生输卵管炎症。因此,输卵管性不孕首先是病原微生物和炎症的对症治疗。本文分析显示在输卵管性不孕者中病原体阳性率较高,白带常规和血清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分别达到 73.15%和 67.70%,说明针对病原体选用抗生素用药十分重要。

输卵管损伤病变包括炎症、阻塞、粘连、闭锁、积水、瘢痕等,致使输卵管发生狭窄、僵硬、弹性下降、蠕动能力降低、走形异常和功能欠佳等。由于慢性炎症时间久,往往损伤并非单一而是同时有一组(多种)病变存在。在针对较复杂的多种输卵管损伤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特殊优势。本病在中医属于“瘕”“瘀”“滞”“阻”范畴,治法以活血化瘀、消积散结为主。本文选用活血逐瘀、清热解毒、软积散结消癓为主的中药,口服和外用同时多途径作用,使药力直达病灶,保证病区药效的浓度和持续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少部分灌肠不适或下腹部热敷中有皮肤过敏表现),能够达到较好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西药对照组,输卵管治疗后总有效率(痊愈 +显效 +有效)明显提高了 36.98%,通畅率(痊愈 +显效)明显提高了38.85%,妊娠率(痊愈)明显提高了 46.92%,而无效率明显降低 68.06%(28.40%与 47.73%)。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以在临床上取得显著效果,突出了整体施治的特点,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1 WHO.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

2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1,149.

3 杨丹,雷贞武.输卵管性不孕的原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6,12:282.

4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6.

猜你喜欢
病原体灌肠输卵管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