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疗效维护期家庭护理干预的作用研究

2011-03-14 10:25叶慧兰
护理与康复 2011年6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菌斑口腔卫生

叶慧兰

(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 323000)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引起牙龈的炎症反应,部分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从而形成牙周病[1]。牙周病治疗后,疗效维护时间长,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为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病维护期患者的疗效,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口腔科对60例牙周病疗效维护期患者予家庭护理干预,并与常规口腔卫生指导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标准:患者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已进行牙周病综合治疗,处于疗效维护期;患者已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身体健康,无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全身疾病史;不吸烟,无喝茶、喝咖啡等习惯。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54.4岁,菌斑指数[2]均<2,按患者就诊号奇数、偶数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

1.2 牙周病维护期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口腔卫生指导,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及时漱口,每日早晚认真刷牙,定期复诊。

1.2.2 观察组 实施维护期家庭护理。

1.2.2.1 同期对患者及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对患者及1位家庭成员(如父母、配偶、子女等)予牙周病疗效维护期相关知识教育,强调家庭成员对保持患者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指导家庭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方法。

1.2.2.2 加强维护期家庭监督 由在院接受指导的家庭成员作为家庭护理的主要负责人[3],每天监督患者正确刷牙,检查刷牙后是否有食物残留牙面,若刷牙不干净需督促重刷;记录每天口腔卫生情况;如负责人忘记检查时,家庭其他成员及时提醒。每次复诊时带记录本,医护人员对维护效果给予总结评价,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家庭护理要点并指导方法。

1.3 评价方法 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3月、6月时,由口腔正畸医生对患者下颌中切牙进行牙周检查,记录口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2]。口腔菌斑指数颊面分值即为该牙分值,0为龈缘区无菌斑;1为龈缘区牙面有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用探针尖侧面可刮出菌斑;2为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牙龈指数检查时仅将牙周探针放到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并沿龈缘轻轻滑动,牙龈组织只被轻微触及,共分4级,0为正常牙龈,1为牙龈略有水肿,探针探之不出血,若探之出血则记为2,若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溃疡形成则记为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口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各组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口腔菌斑指数比较见表1、牙龈指数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口腔菌斑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口腔菌斑指数比较(±s)

组别例数干预前 干预后1周 3月 6月观察组60 1.27±0.32 1.25±0.31 1.59±0.451.69±0.33对照组60 1.28±0.12 1.35±0.35 2.39±0.482.78±0.66 t值 0.23 1.66 9.42 11.44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牙龈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牙龈指数比较(±s)

组别例数干预前 干预后1周 3月 6月观察组60 1.74±0.20 1.73±0.38 1.83±0.661.86±0.53对照组60 1.79±0.22 1.78±0.59 2.55±0.722.69±0.46 t值 1.30 0.55 5.71 9.16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3.1 牙周病疗效维护的重要性 牙周病是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源为牙颈部及龈沟内牙菌斑中的微生物,致病菌主要有伴放线菌嗜血菌、福赛坦氏菌、中间普氏菌等,这些细菌都必须附着菌斑,因此牙菌斑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激光技术、抗微生物光动力疗法及牙周病免疫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牙周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疗效维护期如未能控制牙菌斑,牙周病仍然会继续发展,特别是经过手术、正畸、修复等综合治疗后,牙周病的疗效维护期时间长,有的甚至需要终身维护,所以,在牙周病疗效维护期加强口腔卫生,是维持牙周病长期疗效的关键。

3.2 家庭护理在牙周病维护期的作用 牙周病疗效维护取决于患者的意志和毅力、自控能力、配合程度。通过护士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家庭护理干预模式,使患者坚持正确刷牙、早晚刷牙,家庭成员监督患者实施,提高了患者刷牙的依从性,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本文资料显示,家庭护理干预后3月、6月时患者口腔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家庭护理干预对维护期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有促进作用。

[1]李丛华,杨霞,吴亚菲,等.牙周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3):293-296.

[2]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8-119.

[3]沈轶群,施小英.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鼻饲的家庭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7):547-548.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菌斑口腔卫生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口腔卫生师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