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2011-03-29 07:51蔡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馆藏数据库

蔡明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27)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就是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上百万台计算机。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总之,云计算将使未来的互联网变成超级计算的乐土。

1.2 云计算的特点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云计算有超强的计算能力,经济实惠,可以提供广阔的空间。(2)云计算提供了最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以用户为主。如果把数据存在云上,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3)云计算对用户终端的设备要求低,使用简便。数据与应用共享性高。(4)云计算具有高扩展性。云存储组件应该具有足够高的扩展性,应该能够通过在线扩充存储单元进行有效的平滑线性扩展。

2 云计算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关系

2.1 云计算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

云计算技术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云计算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对用户身份要进行验证。(2)投入的成本经济实惠,运算能力极高,并不受访问限制。(3)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版权问题。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共享中可能引起版权纠纷问题,所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各馆可以通过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4)维护费用降低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保证服务器能够安全运行,服务器出错率降低。(5)图书馆应该准确地把一些信息资源放到“云”中,把剩余的信息资源放在馆里保存起来。

2.2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运用云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上面提到了云计算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有众多的好处,可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Gartner发布的一份名为《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中就指出云计算存在七种风险。所以当我们运用云计算进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数据储存在云的哪个位置上,许多用户并不清楚。因而高校图书馆在建数据库时,可以由国家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云”的建立。(2)数字资源共享有局限性。在网络畅通的情况下,图书馆资源在一些对口的、接口相同的数据资源上可以共享,而有些大馆的数据和小馆的数据建设有区别,不能相通,更谈不上共享。(3)“云”的建立需要多昂贵的硬件,也是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4)文献资源建设有重复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馆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没有查重,数字资源就大量地购进,不能相互补充,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种是馆与馆之间资源相互独立,重复建设率高,花费的人力、财力过多。

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3.1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性

图书馆数字资源一般是指凡图书馆引进或自建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目前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本馆的现实数字化馆藏。二是虚拟馆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以下特性。(1)购买数字资源类型比较全面,而且全文型数据库所占比例较高。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数字资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据库类型,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科技报告等多种类型。(2)综合性大学比专业性大学引进数据库要多。在经费不足情况下,各高校进行数字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各高校图书馆在引进数据库时,选择了知名度较高、质量较高的产品。(3)数字资源共享。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数字信息资源入藏,要更新观念,积极开展CASHL和CALIS文献传递服务和馆际互借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缓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能共享大量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提高服务水平。(4)馆藏资源数字化。把具有特色的馆藏、珍贵文献数字化后形成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同时也要注意选择有较高价值的、重点学科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开展特色资源库“一站式服务”需要向读者提供友好的界面,并且可以快速链接。

3.2 江西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情况

笔者对江西省20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大学生进行了数字资源建设问卷调查。分别在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20所高校,共发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69份,占88.45%。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所得数据真实可靠。具体调查情况见下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所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和电子图书,建有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都能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提供电子资源检索、图书查询与续借等服务。

在表中,55.51%的同学认为利用电子资源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知识面,36.41%的同学认为使用图书馆电子图书最多,36.24%的同学反映使用最多的数字资源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仅12.61%选择外文数据库)。35.05%的同学认为对专业帮助最大的数据库是全文型中文期刊数据库,因此图书馆对大学生一方面要开设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讲座,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3.3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其对策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虽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提出了以下的一些应对策略。(1)经费投入需增加,强化数字资源的服务功效。(2)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必须遵循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效率。(3)增强图书馆员的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意识,有些图书馆的特藏史料采取了只藏不借的封闭式管理。(4)数据库的建设要遵循读者需求,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特色数据库要具有特色权威性,是其他综合型数据库无法代替的。(5)加强科学管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表1 大学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调查统计情况

3.4 加强虚拟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的教学和科研需要,虚拟馆藏的建设很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图书馆收集重点学科带头人的相关资料存入个人数据库,并放在资源主页上,建立全文搜索引擎,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达到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2)根据各学科建设需求,还可从网上搜集各学科专业数据库,并链接到图书馆的网页上,提供给用户使用,丰富数字化信息。(3)对于馆内没有的数字资源,还可采取文献传递、网上馆际互借等。(4)加强学科分类导航系统建设,即形成专题化虚拟馆藏。一方面,学科导航只是把某一学科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网页上进行链接,使用户享受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虽然专业学科导航在形式上类似于搜索引擎,但在满足特定学科的查询要求时却又优于搜索引擎。因此,学科分类导航系统是界于规范性数据库与搜索引擎之间的一种查询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殊工具,在内容与特性上相互补充,但不可替代。总之,虚拟资源的建设,拓宽了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

3.5 特色数字馆藏的整合

特色数字馆藏需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有机体,形成一个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从而全方位地为学科建设提供信息保障。(1)信息服务与资源整合。参考咨询系统可以反馈读者需求,并对信息资源重新进行调整,便于用户查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电子期刊和图书及各种网络数据库属于电子信息资源,不同的信息资源有不同的检索方法,给读者带来不便,因此对各种文献信息资源要进行整合。(3)采用元数据对网络信息进行规范处理,可以促进信息的组织和发展。建立专门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指南,深化整合系统功能,可以提高特色数字化资源整合水平。

4 小结

云计算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和存储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为图书馆完成各类数据资源服务提供了无限强大的计算能力。图书馆数字资源日益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我们要优化管理,开拓创新,科学规划,建设超大规模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为广大读者的文献需求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全面发展。

[1] 危烽.浅谈云计算在互联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583-584,670.

[2] 卢晓娟.云计算与未来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23-24.

[3] 罗庭芝.从编目角度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J].当代图书馆,2008(1):48-51.

[4] 金银琴,周安.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05(9):108.

[5] 秦波,邹丽红.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构想[J].现代情报,2008(3):99-101.

[6] 刘岩芳.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8):52-54.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馆藏数据库
馆藏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数据库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