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2011-03-29 07:51田斌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馆藏文献

田斌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资料室,河南 郑州 450016)

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

1.1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它所存储的文献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数字化取得了集成化的效果并拓展了时空范围。

1.2 数量巨大,传播速度快

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更新的速度更快。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仅限于本馆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呈现出数字化、多媒体、类型多样、数量庞大、跨越时空等特点。互联网上可以查找到6000多个图书馆的馆藏数据库、美国几千种期刊的全文数据库、我国2000多种期刊的全文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和传播的网络化,打破了文献传播的区域限制,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并为更多的用户所使用。

1.3 范围广,具有共享性

数字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在全球性分布,构成复杂,信息源不同,价值不同,体现了广阔的社会性和共享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播介质,网络中的数字信息资源是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献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和传播的网络化,不仅让我们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而且还拥有异地馆藏的文献信息。不仅有本学科的文献信息,而且拥有不同学术领域的文献信息,实现了全球性的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

2 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2.1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最基本原则。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以了解读者和用户的需要为前提,因为开发出来的产品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利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传统馆藏优势,大力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建立本馆实体和虚拟馆藏资源特色数据库。这样,不但针对性强,而且避免了重复建设,同时也为实现网上资源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

2.2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馆藏文献资源合理构成和配置的重要依据。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是馆藏资源使用价值的最佳体现。图书馆要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和需求变化,开发真实准确可靠的信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2.3 系统性原则

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故要注意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合作,加强联系,提高整体效益。网络环境下,要注意掌握和发挥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和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而形成连续系统、完整统一的馆藏体系,为读者提供全面、真实、系统、便捷的服务。

2.4 标准化原则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在于共建共享,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标准化。因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整个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各个节点之间的访问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实现,只有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下才能顺利进行。

2.5 安全性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软件爆炸、信息垃圾、存贮设备故障和信息威慑等方面。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妥善处理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一方面,采集数据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过滤,从源头上防止不洁数据和病毒程序的混入;另一方面,在资源建设的同时必须考虑到采取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技术、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加密技术、网络病毒防治技术等。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 加强馆际协调与合作

针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建议成立一个由科研、高校及公共图书馆三方组成的跨系统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在其领导下制定资源共享网络组织原则和条例,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发重点项目的数据库,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3.2 强化虚拟馆藏资源的建设

由于网络资源的海量、无限、无序等,为读者利用网络资源带来了许多困难。图书馆在充分了解本馆读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收集网上数字信息资源,注重对网上数字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组织,使之成为方便读者利用的本馆数字信息资源,为用户有效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提高检索效率提供便利。

3.3 突出特色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色化是图书馆配置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特色馆藏进行挖掘整理,建立本馆特有的专题数据库,形成很强的个性化特色信息源,通过网络进行数字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3.4 构建网络学术资源导航系统

资源导航系统是根据馆藏特色及科研需要,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为用户利用数字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指引系统。即针对特定学科主题,从研究机构、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馆藏期刊、会议论文、新兴领域和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站几个方面收集整理数字信息资源,并制作相关的网页,形成一个专业性强、范围广的学科发展需要的数字信息资源导航库。这是数字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5 加强信息资源网站建设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网站的建立不仅仅是图书馆传统功能的拓展,更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作为一个信息提供机构,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在于为读者提供最方便的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使图书馆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能否抓住机会成为网络世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图书馆发展最大的变化是:以网络为中心而不再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以利用网络提供有序的数字化信息为中心,而不再以提供传统印刷型资源为中心。

3.6 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的主体,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益于信息资源建设的进行。现在图书馆工作的主要对象正逐渐变为由传统文献变为数字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也将由文献传递者变为信息导航者,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和高科技化,因而图书馆对其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强,具有很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需要。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各图书馆之间在信息资源建设上要加强协作,形成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只有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发展方向,及时转变观念,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策略,通过网络将文献收藏机构相互连接起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组织、有系统地把文献资源进行整合,才能最大限度让社会公众享用文献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坏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

[1] 李有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2).

[2] 李朝民.对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0).

[3] 刘嘉.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情报工作,2001(5).

[4] 特平忠.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馆藏文献
馆藏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