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3-31 02:16陈春燕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政治

陈春燕 陈 城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春燕 陈 城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与难点。在对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高校二级学院为平台,从二级学院党支部、研究生会、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及网络平台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级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大量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专业与招生人数大幅度递增。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500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发展尤为迅速,从1991年至今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2003年的招生规模是1991年的9倍,2009年招生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

在研究生教育这一层次,部分高校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偏重于专业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位论文工作的完成,片面地认为研究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知识,较成熟的思维和较强的能力,完全有能力通过自我教育就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把研究生等同于本科生,把对本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那一套简单地照搬过来,忽略了研究生在年龄、社会阅历、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混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层次,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系统性、连续性。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环节薄弱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导师负责,缺乏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作为导师,其主要精力用于应付科研和教学任务,不可能对研究生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时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只能“让步”于科研教学工作,其结果是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只重视对研究生进行学术指导,却忽视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研究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当前很多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孰重孰轻的比较上,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必然的内在需要,更谈不上自觉地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专业学习中去。[1]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教学效果上还存在一些不理想之处。

第一,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不够明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大纲涵盖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等三大组成部分,然而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过程与原因分析尚是空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往往就著作本身实施教学,至于怎样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课题来认识、评价经典著作思想观点则涉及很少。

第二,与本科生教学内容的衔接不合理,层次不清楚。研究生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概论”,与本科生的课程交叉重复,使研究生学习兴趣不浓。

第三,教学方式陈旧。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是大班教学,上百人一起上课,老师往往是照本宣科,研究生往往对这种传统灌输方式反感,或是应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研究生是我国教育制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

针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构建二级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逐步建立院党委统一领导的,以党支部、研究生会、导师为主体的,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改革为载体的二级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加强二级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带领研究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可以说二级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关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首先,需要完善“严格党员发展标准”机制。在发展党员方面,对照《党章》全面衡量,严把入口关,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组织发展规范到位,不能为实现数量目标而忽视党员质量。其次,党组织的监督管理是促进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要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对研究生党员监督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平时疏于管理、出事才检查的做法。党员要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借助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把研究生队伍建设好。最后,要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在选拔时可采取组织考察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定要将研究生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把研究生的先进分子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吸引力,力争使党支部成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研究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

(二)加强院研究生会建设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注意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强化研究生的自我教育,着重于引导研究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使教育与自我教育成为有机的整体。因此,要把研究生会作为研究生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联系实际组织开展以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为主线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发挥研究生会在研究生中实现“三自”的作用。要特别注意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研究生担任研究生会干部,支持和指导研究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保持研究生自我教育的活力。由于这些研究生干部清楚研究生所思、所想、所为,在研究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能够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开展充满活力、为广大研究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增强凝聚力,达到研究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教育的目的。

(三)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不仅要教学问,更要教做人,引导学生在成长进步、成才立业的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导师是研究生心目中最亲的、最信服的人,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导师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感染力。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明确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范围。并对他们在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加强对导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尤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切实转变部分导师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尝试构建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以及生活各个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

(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研究生作为高知识群体,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不能过于呆板。课程内容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成果,开阔学生的学术和精神视野,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及人文精神。在教育方式上,要着眼于研究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开阔教育视野,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创新教育形式,完善教育机制。改变传统的“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强制灌输的方式,联系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和党员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敢于触及党员关注的难点、疑点、热点问题,采取形象化、艺术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和现代科技的教育手段,采取民主讨论、平等对话、双向交流、运用网络平台等教育途径,采取形势报告、播放录像、组织参观、专题讨论、开设党建论坛等方法,既讲清科学理论,又为研究生党员提供倾诉的机会,将必要的灌输寓于疏导之中。

(五)高度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最终导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必须加强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要认识到研究生个体之间差异很大、科研工作的独立性强,我们更要加强统一的正面引导。尽快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援助机制,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解决。建立起主要由研究生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座谈,班会,讲座,个性化指导,联络班干部或普通同学等,及时了解学生异常情况,争取对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介入。针对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增多的现象,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心理干预,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

(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研究生规模及研究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大,在现实的党支部学习活动过程中,会经常因为研究生外出做实验或参加会议等原因无法保证人员,特别是理工科的研究生科研任务更为繁重,传统的党支部管理模式受到了时间、空间等因素的严重制约。为此,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成为支部成员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成为现实党支部活动的有益补充形式。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比传统工作模式更大的成效。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研究生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论坛(BBS)等交流途径,开展平等互动的在线教育;开设网上服务专栏,解决研究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1]杨光玮,蒋舜浩.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6).

[2]郭峰,李正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的理论与探讨[J].求实,2008(2).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G641

A

1673-1395(2011)01-0110-03

2010 11 -13

陈春燕(1962—),女,江苏常州人,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党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政治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