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2011-03-31 02:16
关键词:专业课理论课民办高校

张 瑜

(安徽大学政治系,安徽合肥230039;安徽三联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张 瑜

(安徽大学政治系,安徽合肥230039;安徽三联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办高校固有的一些问题往往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研究意义重大。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点已经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可。然而,经调查发现,该课的实效性仍然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更为严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办高校出现了越来越边缘化的倾向,任课老师几乎成了被忽略的群体。

一、现状及原因

民办高校多以面向市场为导向开设专业,包括本科专业设置也是一样,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学生多是为了学习专业课而来,对于非专业的东西,他们认为将来用处不大,所以不重视。再加上在民办高校中,很少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在整个校园对其他同学形成一股强大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不少国家级综合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都在继续招生,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他们的身影活跃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可以在全校形成一股强大的影响力,于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不自觉中就会向周围扩展,而这些条件在民办高校都不存在,其实效性自然也就很低。

民办高校往往由于资金紧张,硬件跟不上,于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专业课和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公共课的设施则能省就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包括其中)。比如不少民办高校专业课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而政治理论课不但是大班教学,还必须在传统的教室面对黑板教学。老师由于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没有办法丰富教学模式,一些教改的方案也没有办法实施,使得本来就枯燥的理论课更加理论化,而这种现象在公办高校就很少见。再加上大班教学,一般都是安排三节连上,没有办法进行互动,严重限制了教育主体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同时大班教学人数较多,不便于课堂秩序的维持,有同学逃课也难以发现,这也是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民办高校不少都是企业家办学,有些是请来了知名的专家学者治校,这对于保证各项教学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仍有许多民办高校是非专家治校,所以对该类课不能给予充分重视。有的学校甚至把这些课开成讲座,用几个晚上结束一门课,学生连基本的知识点都难以掌握,更谈不上内化和外化了。而有的领导甚至认为这类课没有什么科学性,什么人都可以上,于是随便安排教师。所有这些,都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向了边缘化。

二、对策

观念上的轻视,导致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大下降,解决之道就应该是由此着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自上而下重视,建立民办高校准入制度。民办高校必须做到专家治校,这些专家或领导当中必须有懂而且信马克思主义的人。很难相信一个信而不懂或者说懂而不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在工作当中把这一工作做好。政府教育机构也要经常考察民办院校这一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工作考核,列入业绩考核之中,一旦发现这方面工作缺失的,应强制限期整改,屡教不改者,严格限制其招生名额。实行强制措施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充分的说服教育,让办学者真正理会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他们做到真懂,真信,最后才能真用,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治学过程之中。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应充分重视,坚持备好每节课,讲好每节课,精彩每节课,切实负起责任,维持课堂纪律,以自己的言行和个人魅力影响周围的人,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只做党的理论工作的宣传工具,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科研水平,以科研魅力感染学生。“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彻底人性化的事业,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1](P6)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把社会上发生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反两方面的事件及时引进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真正参与教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其次,教师应尽最大可能避免教育主体的一些消极价值观念影响教育客体,必须保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教育学生,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及时正确加以引导;再次,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运用正确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教师才能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讲台上站稳脚跟,其对教育客体的知识传输才会被客体有效接收。民办高校虽然硬件设施跟不上,但教育主体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丰富课堂形式,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学生,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增强上课的实效性。调查显示,实践课更容易让同学接受一些正面的理论。

第三,辅导员也应该转变观念,针对大学生逃课过多的现象及时发现制止,积极配合该科任课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在学生生活中,接触多、影响深的实际上就是辅导员老师,学生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受到辅导员老师的影响,这就要求辅导员应该转变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念,把对这一科的重视程度提高到和专业课相同的地位,从观念上重视。一旦观念上的轻视问题得到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自然就会随之提高。

第四,政府教育机关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学习与交流,也应及时考虑到民办高校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这可以增强学校领导与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经过以上这些努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肯定会大大加强。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民办高校自上而下都能形成一个很强的重视理念,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D092

A

1673-1395(2011)01-0113-02

2010 10 -22

张瑜(1979—),女,安徽萧县人,讲师,安徽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课理论课民办高校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