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化及其研究的价值原则

2011-04-02 06:47冯寿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熟语惯用语成语

冯寿忠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一、成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要讨论成语文化研究,须首先讨论成语、文化和成语文化。

(一)关于成语的定义

成语的定义很多,但几乎没有一个是令大家都很满意的,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根据对象下定义”和“根据定义来界定对象”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办法是,先把大家心目中的定义对象“同一”起来。

语言里有那么一类结构形式不是词而又可当作词来使用的语言单位,各家的所谓“成语”也在其中,这一点是没有多大分歧的。但是能不能用“熟语”这个名称来概括这种“结构形式不是词而又可当作词来使用的语言单位”呢?分歧不是太大。在熟语这个家族中,还包括歇后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到此为止还在继续增加,颇有些分歧。但无论如何,只要是与成语的定义对象发生纠葛的,就应该设法区分。成语的定义,起码不应该与歇后语、谚语、格言、惯用语的定义对象重合。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定义的成语对象,应该是非歇后语、非谚语、非格言、非惯用语和非……的熟语。

定义的对象“同一”了,下定义就比较容易了:

熟语:人们长期相沿习用的词汇化了的言简意赅的经典性词组或短句。

“词汇化了的词组或短句”、“经典性”、“言简意赅”、“长期相沿习用”,是所有熟语的共同特征。在熟语家族中,各成员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其结构单位级别而言,谚语和格言的结构单位都是语句,没有属于词组(短语)的;歇后语不仅都是语句,而且是特殊的两项式结构;惯用语的结构单位都是词组(短语),大多为三字格,没有属于语句的;成语有的以词组(短语)为结构单位,大多为四字格,也有的以语句为结构单位,字数不限。

第二,就其语体风格特征而言,成语和格言都具有典雅的书面语色彩;歇后语、惯用语和谚语具有通俗的口头语色彩。

第三,就其意蕴特征而言,谚语的意蕴具有经验教育性,格言的意蕴具有励志教育性,惯用语和歇后语的意蕴都具有幽默性,成语的意蕴兼具以上各种特征。

它们的定义分别是:

谚语:具有经验性意蕴的通俗性的短句型熟语。

格言:具有励志性意蕴的文雅性的短句型熟语。

歇后语:具有类似谜底和谜面的两项式结构和幽默性意蕴的通俗性的短句型熟语。

惯用语:具有幽默性意蕴的以三字格为典型格式的通俗性的词组型熟语。

成语:以四字格为典型格式的意蕴丰富的文雅性熟语。

成语的这个定义虽然简单,但反映了成语在熟语家族中的老大的地位,它几乎涵盖了其他各类熟语所有的公有的或私有的特征。若用排除法的话,成语就是那些不属于歇后语、谚语、格言、惯用语和……的所有熟语。按我们的观点,这里的“……”实际是不必要的。有些人将“名言”、“警句”也列入熟语,我们不敢苟同。有些人还启用“俗语”这个概念,我们认为,俗语应该是具有通俗特征的熟语,涵盖了成语和格言之外的所有熟语。

如果根据这个定义来界定成语,那么所谓的“新成语”,起码在目前,尚不宜划归成语甚至熟语之列,例如:正龙拍虎、秋雨含泪、兆山羡鬼……因为它们都刚刚诞生不久,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连熟语的共同特征“长期相沿习用”都尚未具备。将来是否成为成语,就要看其自身的造化了!

(二)关于文化的定义

就广义文化而言,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在人类未成为人类之前,一切都属于自然,没有文化。人类在把自己进化为人类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自然界的改造,从而创造了世间的一切文化。所以说,文化就是人类化了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语文化就是成语化了自然。

就狭义文化而言,文化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精神消费品和社会规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语文化就是成语化了的精神消费品和社会规约。

在有关文化分类的学说中,有的涉及到了语言文化。语言文化既不属于物质文化,也不属于精神文化,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符号文化。语言符号是人类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符号化的工具,正是在这种符号化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成语是语言符号,因此成语文化属于语言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就有不同的成语文化。汉语成语文化是汉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成语文化的内涵

成语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不是什么样的文化?这属于本体内涵论的问题。

这些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得好。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界对于“成语”和“文化”两个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其实,即使已经明确了“成语”和“文化”两个概念,对于“成语文化”的界定,也至少需要在以下三种解释中继续进行选择:

第一,“成语文化”=“成语”+“文化”;

第二,“成语文化”=“成语的(文化)”=“成语内的文化”;

第三,“成语文化”=“文化的(成语)”=“成语这种文化”。

显而易见,我们所研究的成语文化,不可能是成语和文化,而只能是后两种“成语文化”。

1.“成语的文化”的内涵

成语的文化,是指蕴含于成语中的文化。莫彭龄教授指出:汉语成语不仅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而且是汉语和汉文化的全息元,它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缩影”。无论从宏观上看,还是从微观上看,都可以看出成语的这种全息性。不仅如此,其全息度还比较高。成语的全息性具有丰富性、系统性和典型性的特点①。莫彭龄教授的话对于我们准确认识汉语成语的性质和特点,深入研究和开发成语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通过研究汉语成语,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各个方面的民族文化。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汉民族文化特征,在汉语成语中都有所反映。

2.“文化的成语”的内涵

文化的成语,是指作为文化载体的成语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成语文化,既要研究成语里的文化,也要研究成语本身,因为作为重要的语言要素,成语本身也是一种符号文化现象。

研究成语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成语为抓手的文化研究,是透过成语来研究文化;研究文化的成语,则需要从语言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成语。

首先,我们应该从语言文化的视角来观察分析成语方方面面的语言文化特征,譬如成语的语言学定位、定性,以及与其他语言单位的关系等。

其次,我们还应该研究每个成语个体的读音、意义、结构、适用领域、语体风格、历史来源和发展演变等。

再次,我们还应该研究汉语成语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如:意义类聚(反义、同义、上下义)关系,结构类聚(句法、语义、语用)关系,来源(同源)类聚关系,亲缘(谱系)类聚关系;结构组合(句法、语义、语用)关系,串联关系,序列关系等。

(四)成语文化的外延

什么样的文化是成语文化?什么样的文化不是成语文化?这属于本体外延论的内容。也可从“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个方面来分析。

1.“成语的文化”的外延

从成语的文化的外延说,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相反,那些没有而且不可能被凝练为成语的意义内容的文化元素,就不是成语文化。

上文曾谈到成语文化的全息性问题。所谓全息性,是就文化的类型而言的,意思是各类文化现象都可以而且已经通过汉语成语反映出来。但并不是说,汉语成语能够而且已经反映了所有的汉民族文化现象。实际上,有些文化现象,成语是不便于也不能够反映的。譬如正在发生的事情,即便再有轰动效应,我们也只能用已有的成语来表述它,却未必能够被凝练成新的成语,并流传开来。而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就更不可能了。成语所反映的能作为成语文化内容一部分的,必定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包括已经形成的某种思想、理论等等,也大多是没有成为成语文化的。如,《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②,内容弘富,博大精深,被尊为“孔学上的圣经”③,历朝历代为其注疏阐发者数不胜数,单是成书的就有三千余种。毫无疑问,经过两千多年的文化洗礼,孔子的许多思想和语汇,已经融汇于中华民族的血脉,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尽管《论语》中的各类绝妙好辞,“俯拾尽有,比比皆是”,然而被后世凝练为成语的,则仅仅是其冰山之一角。据于淮仁先生统计,与《论语》相关的成语有475条,名言86条,典故80条,箴谏39条,总计680条④。由此可见,即便是《论语》这种盛产成语的经典之作,也并不是句句都能成为成语,有许多思想文化内容,是通过非成语的语言形式来表述的,它们都属于非成语文化的文化。

2.“文化的成语”的外延

所谓文化的成语的外延,实际上就是成语的外延。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跟非成语的界限从理论上比较容易界定,比较困难的是对具体成语的身份鉴定。对于同一个熟语形式,有些人看作成语,另外一些人未必也看作是成语。如:一般认为成语的典型格式是四字格,那有没有三个字格、二字格的成语呢?例如:

闭门羹、莫须有、破天荒、想当然

掉书袋、半瓶醋、刮地皮、落汤鸡

这些三字格的形式,有的人认为都是成语,有的人认为都不是成语。我们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第一部分这些三字格形式,除了不是四字格外,具有成语的其他一切特征,如“文雅”、“经典”、“长期相沿习用”、“词汇化”等,理应归入成语家族内。第二部分这些三字格形式,除了具有显著的口语色彩外,其他方面与第一部分成语的特征没有什么区别,这正是惯用语的特征,因此宜归入惯用语家族。再如:

矛盾、推敲、色难、捭阖、纵横

这一类除了是二字格外,完全具备成语的其他一切特征,为什么不承认它们的成语资格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二字格的就是词了,不是词组或短句了。其实,二字格的词组也很多,上面这些原本都是词组,后来被逐渐词汇化了罢了,跟那些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如果因为其具有词的外表,就不承认其成语的实质,恐怕也值得深思。

四字以上短句型成语,常常跟惯用语难分难解,同样可以根据其语体色彩加以分辨。例如:

拔赵帜立赤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思不得其解(以上书面色彩明显,宜归成语)

八九不离十;八字没见一撇;拔了萝卜地皮宽(以上口语色彩明显,宜归惯用语)

作为语言文化一员的成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化元素,即也是一个语言文化的全息元。譬如:语音元素、语义元素、语法元素、修辞元素、语体风格元素等,在成语中都有所反映。这些内容莫彭龄教授等已经有精辟论述,不再赘述。

二、成语文化研究的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是研究一切学问的最高价值追求。研究成语和成语文化,也应当遵循价值原则。价值原则不仅是进行学问研究的方向盘,而且也是鉴别已有研究成果价值性的试金石。成语文化研究成果的鉴定,也需要这种试金石。

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研究,必须合乎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力求主观真与客观真的高度统一;

第二,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力求本体善与应用善的高度统一;

第三,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力求微观美与宏观美的高度统一。

(一)主观真与客观真的高度统一

任何研究都是以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为最高追求目标的。判定某种成语文化研究是否符合求真原则,就是看其研究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成语文化的客观事实:准确地反映了成语文化的客观事实的研究,就是有价值的研究;反之,偏离甚至歪曲了成语文化的客观事实的研究,就是没有价值的研究。

讲成语,普及国学知识,是好事,但若是歪曲成语原意,或者添油加醋,乱讲一套,就违背了求真原则。有位学者大讲成语“狗尾续貂”说:

到了汉朝,兴起了一种风俗,就是拿貂尾巴上的毛,做帽子的装饰品,既好看,也显示官员的品级,因为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戴貂尾装饰的帽子的,官员只有到了一定级别,才能戴。据说,汉朝时有貂蝉官,就是整个帽子都是用貂皮做的,这自然很贵重了。到了晋朝,风俗还是如此。除非是高级的武官,或者皇宫大内里的官员,才能拿貂毛作帽子的装饰。……“狗尾续貂”这条成语,除了本来的意思,后来也用来比喻文章或办事能力拙劣,实在有愧于接续在高明者之后;还可以用于自谦,指自己文章或是办事拙劣。

评点:这里有些说法很不严谨,自己发挥的成分不少,严重有违求真原则。首先,不是因为“到了汉朝,兴起了一种风俗,就是拿貂尾巴上的毛,做帽子的装饰品”,而是因为这种“冠”是由赵惠文王创制的,秦灭赵后,就拿赵王的服饰赐给属下,以示臣服,于是有了所谓“惠文冠”,汉魏晋也承袭了这种冠。其次,“汉朝时有貂蝉官,就是整个帽子都是用貂皮做的”,其中的“貂蝉官”就是戴武弁的常侍。武弁,又名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常侍加黄金璫,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侍中插左貂,常侍插右貂。因又称“貂璫”、“貂蝉”。

在成语文化研究中,还有一个与求真原则相关的典型例证是对待成语讹变的态度。有的研究者认为,对于成语的误用和讹变应该加以纠正,不能任其谬种流传,这是符合求真原则的正确态度;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成语是发展的,如果误用久了,成了众多人的习惯,发生了讹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这才是符合求真原则的。这就出现了一个现实的真与历史的真的矛盾:如果坚持历史的真,就有违现实的真;如果承认了现实的真,就违背了历史的真。作为研究者,最好的办法是将成语的本来状况和被误用讹变的状况都摆出来,让人们自主选择。对于那些因被误用而意义发生改变的成语,如果其核心意义已经偏离原意较大,如“差强人意、空穴来风、七月流火”等,就可作为多义成语,两种意义并存并用。如果连字面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明日黄花”变成了“昨日黄花”等,就可作为两个成语看待。

(二)本体善与应用善的高度统一

所谓求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的研究,无论是本体的研究还是应用的研究,都必须追求研究的社会效益,力争研究效益的最大化,既对得起成语文化本身,又对得起应用成语文化的社会。

就本体研究来说,所谓求善,就是要求在对成语进行共时的现状研究和历时的“源流”研究时,都要以有利于成语及成语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妨害成语及成语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为宗旨。

就共时研究来说,现代汉语成语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成语文化研究的任务是遴选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将现代汉语成语文化建设成为健康的纯洁的语言文化。如有人进行的“歪批成语”的研究,就是一种积极的解构性的成语文化研究,对纯洁汉语成语文化的内容是比较有利的。有人从认知结构的角度对成语语义系统进行梳理性研究,将成语文化的研究引入了更深的层次,也是值得赞赏的有益性研究。而那些对于成语文化中的糟粕性成分,如封建迷信、愚民意识、厚黑意识、低级趣味等内容,津津乐道的研究者,其研究旨趣就很值得商榷。

就历时研究来说,其任务就是通过认真梳理现代汉语成语文化的源流,总结汉语成语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预测汉语成语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成语文化的探源性研究已经硕果累累,成语文化的发展演变性研究也方兴未艾,这都对成语文化的建设大有好处。需要警惕的是,对于成语的讹变现象,需要文化性描写,需要文化性解释,解释的目的是下不为例的避免,而不是褒奖和提倡,否则,会导致人们对成语使用规范的淡漠甚至轻视,从而造成成语误用的泛滥成灾。

就应用性研究来说,所谓求善,就是要求我们的成语文化研究,要面向当今社会的需求,为当今的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如:在用成语武装文化如用成语进行文化创作时,在充分利用当代社会的各类文化形式表现传统的成语时,在进行以成语为抓手的文化教学,如作文训练、演讲训练、论辩训练等时,都应该以有利于新时期优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最高宗旨,注重对新时期优秀文化的阐发和弘扬。需要注意的是摆正成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在让成语文化与其他文化和谐共荣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语文化的积极作用。

(三)微观美与宏观美的高度统一

所谓汉语成语,可以指一个个成语,也可以指由一个个的成语所组成的系统整体。成语文化也是一样,每个成语个体都有自己的文化内容,同时又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成语文化系统。研究成语文化,既要追求微观的个体成语文化研究的完美无缺,也要追求宏观的成语文化系统研究的完美无缺,即追求微观美与宏观美的高度统一,这就是成语文化研究的求真原则的具体内涵。

就微观研究来说,对于成语文化个体的研究,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很多内容,如,成语的音律文化、成语的语义文化、成语的语法文化、成语的修辞文化、成语的来源和出处文化、成语演变发展文化等。所谓求美,就是要求必须完美地再现每个成语文化个体的真实状态,就是要求对成语文化个体的每一项内部解剖,都必须做到准确科学,游刃有余,必须避免出现拖泥带水、漏洞百出等缺憾。如关于“三十而立”这个成语的文化研究。一般认为,孔子是说,三十岁就成家立业了。但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孔子的家庭生活实际,我们得不出这个结论,也就说,这种说法虽然很流行,却不能自圆其说,不具备逻辑美感。因为,孔子的大儿子孔鲤,在孔子之前去世时是50岁,由此推断,孔子成家的年龄应该是20岁左右。顾宪成认为,立与不立,关键在于“知礼”,只有知书达理,懂人事,才能叫成人。这个说法比较可靠,可得到各方面的印证。如孔子曾经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孔子成名较早,30岁时,齐景公和晏子曾向他问礼。所谓“三十而立”,当是就这件事而言。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也说:“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⑤这种美的研究成果让人们思路清晰,茅塞顿开,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有一种顺畅自然的愉悦感;反之,不美的研究成果,则很容易让人误入歧途,或者导致更大的困惑。

就宏观研究来说,任务的重心是揭示成语文化个体之间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所谓求美,就是要求必须完美地再现整个成语文化系统的真实状态,就是要求把成语文化系统中的所有关系,都分析得准确无误,井井有条,而不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

汉语成语文化的系统性体现在成语的各个层面上,如近年来人们对成语的认知语义结构体系的研究,分析其语义结构模型,展现其系统的语义结构网络,就是很好的求美的研究。成语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若是遵循美的价值原则的,必定能够给人们带来宏观层面上的愉悦感,让人们能够心情愉快、乐此不疲地、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成语,如有的学校以集体操的形式进行成语文化教育,就起到了寓教于乐的很好的效果。

注释:

①莫彭龄:《成语“全息论”》,《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第61页。

②钱穆:《论语新解·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页。

③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④于淮仁:《立身处世的学问——〈论语〉成语典故箴谏名言解》,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⑤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73页。

[参考文献]

[1]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M]//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3]周荐.熟语的经典性和非经典性[M]//词语的意义和结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4]中国成语大词典: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5]周洪波.新词语的预测[J].语言文字应用,1996(2):73-78.

[6]姚鹏慈.试论汉语成语的长度[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67-70.

[7]周荐.论四字语和三字语[M]//词汇学问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8]刘叔新.习用语辞典与成语惯用语问题[M]//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李行健.成语规范问题[J].辞书研究,2001(2):13-23.

[10]李行健.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K].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11]徐耀民.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M]//周荐.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2]王勤.汉语熟语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13]谭坤.论成语的文化功能[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3):61-64.

猜你喜欢
熟语惯用语成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拼成语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猜成语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