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化角度看新型“被”字结构

2011-04-02 06:47刘玉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陌生化语法词语

刘玉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占重要地位。在句法中,“被”是构成被动句的语法标记之一;在词法上,“被”的词汇意义由“被子、覆盖”逐渐虚化,词缀化倾向明显增强,起到重要的构词作用。由“被”作为前缀构成的名词也日益增多,如被除数、被选举权、被压迫民族等①。近年来出现的新型“被”字结构可以看成是其词缀化倾向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被自杀”“被就业”开始,“被”字组合的热度一直未减,甚至还被评为2009年国内年度汉字。这种新型结构涉及教育、娱乐、体育和民生等各个领域。从最初的网络流行语发展到为《南方周末》《扬子晚报》等纸质媒体所使用和认可,原本不能用在“被”字结构的词语,现在也纷纷进入了该句式。因此,有人称我们已进入了“被时代”。

这种现象已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他们主要从模因论、概念整合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文章拟从词语模的角度分析其形成机制,从陌生化角度分析其修辞意义。

一、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

(一)形成机制

新型“被”字结构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是一个具有多产性,能批量生产的词语模。

词语模是指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由模标和模槽构成。模标是词语模中不变的词,模槽是词语模中的空位②。“被××”这个词语模中,“被”是模标,“××”是模槽。例如:“被代表”中“代表”就是填入模槽中的词。另外,从模槽的位置可以看出,这种“被”字结构属于“后空型”词语模,即模槽在后,模标在前的词语模。

通过对模槽部分进行一定形式的框填就构成了这种新型结构。然而,此结构的新颖之处在于填入模槽部分的词语的词性和常规被字结构有所不同。常规结构中,“被”后面的成分只能是动词,而且是具有强及物性的动词,即及物动词。而新型结构中,模槽部分可以框填进的词语有以下几种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他(数词、英语缩略语等)。框填成分是动词的占大多数,约占61%,其次是名词,约占33%,形容词约占5%,数词和英语缩略语占很小的一部分。以下例子均来自互联网。

第一,动词是框填成分中占很大比重的词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不及物动词

(1)游客不愿“被游玩” 被遗弃郊区5小时(南方报业网 2010-08-10)

(2)只要身体允许很想上场打球 姚明回应“被退役”(网易 2010-08-02)

2.及物动词

(3)校长致辞“被修改” 考验大学公信力(中国少年网 2010-07-12)

(4)回应朱骏“被放弃”说 小毛:抹脖只为不虚伪的活(新民网 2010-07-15)

常规结构中也有“被+及物动词”的用法,表示受事的被动态。但此时新型“被”字结构又赋予其特殊的含义。例(3)中,唐骏母校的校长修改了关于唐骏的介绍,慑于网络追索的威力而进行自我纠错不难理解,但在唐骏“学历门”事件最终结果还未见分晓之际,与其有关的校长致辞被修改的用意却有些耐人寻味。

3.能愿动词

(5)教育局下令向教师“借钱” 教师称“被自愿”(中国新闻网 2010-07-15)

4.动宾结构

(6)“被闯红灯”发人深思(新华报业网 2010-08-30)

(7)电梯欠费“闹罢工” 65户居民连续4天“被减肥”(延边新闻网 2010-07-13)

第二,框填成分中的名词多由双音节构成,也有多音节词,少见单音节词的例子。例如:

(8)连日暴雨 90余吨糖大半“被水”了(新浪网 2010-08-07)

(9)幼儿园兴趣班为啥开设?如何避免幼儿“被兴趣”(新华网 2010-07-16)

(10)路边行道树“被多功能” 北湖路梧桐树很受伤(荆州新闻网 2010-07-26)

第三,框填成分中有的是形容词。例如:

(11)强推抗震彩铃 别让爱心“被庸俗”(中原网 2010-07-09)

(12)中国如何避免“被发达”(新华网 2010-09-23)

第四,框填成分中也有其他成分。例如:

(13)天翼:“被2G”的3G品牌(网易 2010-07-29)

(14)“被LED”时代CCFL背光液晶电视将淘汰?(eNet硅谷动力 2010-07-14)

(15)世博会桂活动周开幕 中国能源消费“被第一”(新华网广西频道 2010-08-02)

(二)发展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新型“被”字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书写形式、构词形式等方面。

第一,这种结构最初出现的时候是在整个词语模上加上引号,以标明和常规结构的区别。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它出现了一些新的书写形式:被“××”,“被”××,甚至不用引号。例如:

(16)天气热度高,蔬菜不易保存 菜价也被“高烧”(浙江在线 2010-08-04)

(17)小心!翻书也能“被”广告了(杭州日报网 2010-07-16)

(18)被空姐,被头等舱,被甩客,我在吉祥航空遇到的极品遭遇(半岛网 2010-08-18)

这些变化表明,人们对这种用法已经习以为常,把它当成普通结构来用了。由此可见,这种新型“被”字结构的大众接受度和认可度明显增强。

第二,和其他流行语组合,构成新的结构,这是新型“被”字结构的又一强大功能。例如:

(19)将热门书藏到冷门书架后 别让馆藏图书被“躲猫猫”(新民网 2010-07-13)

(20)文化批评:从黛玉“被裸死”看文化低俗触底反弹(搜狐 2010-07-14)

(21)市民网上购物被“钓鱼”先后被骗3 800元(广西新闻网 2010-10-01)

这种发展趋势再次说明“被××”词语模具有多产性,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框填,构成新的词语。“躲猫猫”、“裸死”、“钓鱼”等都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词语。它们通常都和特定的社会事件有关。“被”和它们进行组合赋予了事件“非自愿”的含义。

第三,也有少数例子表明,新型“被”字结构进一步向常规结构发展。常规结构的一般形式为:受事+被+施事+动词。例如:

小明 被 老师 批评了。

受事 被 施事 动词

新型结构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形式,只是动词所处的位置被其他词类所替换。例如:

(22)公务接待究竟被谁“潜规则”?(中国网 2010-07-19)

(23)詹万承:又被成龙代表了一次?(凤凰网 2010-08-28)

同时,新型结构形成后,它也会像普通的结构一样,有自己的缩略形式。“北京大学”可以缩略成“北大”,“被潜规则”可以缩略为“被潜”。例如:

(24)婚姻里也常见“潜规则” 你已被潜了吗?(中国网滨海高新 2010-10-05)

上述发展趋势表明,新型“被”字结构正在由违反常规的特殊结构向合乎语法的常规结构转变。至于它能否被语法界认可,接纳为常规的语法,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二、语法特征

传统的被字结构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且动词后面需要有别的词语,一般要求带“着,了,过”或表示结果、情态、趋向的补语③。新型的“被”字结构也有这样的发展倾向,常见的是后面带“了、过”的例子,带“着”的例子很少见到。例如:

(25)宝鸡被“弟子规”了(人民网 2010-07-12)

(26)买卖二手房,你被“黑”过吗?(昆明日报 2010-07-08)

但是,和常规被字结构不同的是,新型结构作为一个整体,除了作谓语外,还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很多成分:

1.作谓语,这是新型结构最常作的语法成分。例如:

(27)老实人为什么总不“被升官”(东北新闻网 2010-07-29)

(28)停车场数十车辆“被上色”(金羊网 2010-09-30)

2.在句子中充当主语,一般出现在句首。例如:

(29)“被购物”需要猛药治(银河网 2010-07-28)

(30)“被传播”无序蔓延 “门”事件频繁上演(慧聪网 2010-07-23)

3.还可以作定语。例如:

(31)“被魔鬼”的琴音(中国新闻网 2010-07-01)

(32)又是一个强队“被爆冷”的周末?(网易 2010-10-01)

4.作宾语。例如:

(33)绍兴一民企遭遇“诈骗门”导致“被破产”(正义网 2010-08-30)

(34)14名女工向雅士利追讨工资惨遇“被诉讼”(中国江西网 2010-07-20)

三、陌生化视角下的新型“被”字结构

陌生化是新型“被”字结构的主要修辞功能。此结构在形式上是陌生的,不合语法规范的。但正是这种形象、贴切的语言表达方式刺激了人们的接受心理,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并感受到一种震撼力。

(一)陌生化理论简介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只有背离和疏远普通语言,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制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打破自动化和机械化,接受者才会领略到五彩的艺术世界。陌生化理论起初主要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后来发展到整个文学艺术界。近年来该理论也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如广告语言等。

(二)陌生化的途径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陌生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向语言的诗性本质复归和还原,可以创造性地活用古旧词,也可以是俗语、口语词的雅用;二是将不属于同一系列、同一范畴的词语,使用“暴力”,强行捉至一处,使之相形而立,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④。

新型“被”字结构就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即将常规语言中不同范畴的词语强行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和现行语法相冲突的新结构,使得习惯了常规语法的人们产生陌生的感觉。传统观点认为,“被”后面只能加动词,而且必须是及物动词。而新型结构打破了这一常规,把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甚至数词和英语缩略语等词类都框填进该结构。此外,新型结构的另一突破是它在句子中所承担的语法成分增多。除了谓语,它还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这样使得人们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在一“惊”之后,猛然觉醒,更有兴趣去了解该结构的深刻含义,关注其发展变化。

(三)陌生化的纬度

形式主义者认为,语言陌生化有三个层面:(1)语音利用多种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性和音乐性,如双声、叠韵、拟声等;(2)语构包括词汇的构成和形态,由于汉语属于综合性语言,所以汉字不存在形态和屈折变化,词汇的构成只在字和字之间完成;(3)语义主要建立在语言本身的隐含、蕴含、多义、暗示和不确定性上的,即语言的张力。语言张力形成的部分原因是语言本身具有“言不尽意”的性质⑤。

新型“被”字结构的陌生化涉及语构和语义两个层面。语构层面,即新型结构的构成成分是违反常规,不合语法规范的。语义层面,“被”的本义是“被子、覆盖”,由此引申出“遭遇、遭受”的含义,后又用作介词,用于被动句,引进动作的施事,前面的主语是动作的受事。因此汉语“被”字句中“被”的含义可以概括为表示被动态,强调事物的“被动性”和“受动性”。

新型“被”字结构也有“遭受”的含义。例如:

(35)文网微评:父姓传统“被打折”(光明日报 2010-07-14)

(36)胡印斌:宅基地被盯上的农民“被城市化”(凤凰网 2010-08-28)

(37)手机软件用户频繁“被短信”(新浪网 2010-08-07)

例(35)~(37)中的“被”字结构都有“遭受”的含义。“被打折”可以理解为“遭受打折的命运”,“被城市化”可理解为“遭受城市化的变化”,“被短信”可理解为“遭受短信的骚扰”。“遭受”是由“覆盖”引申而来,有东西覆盖,说明有外力的作用,用来表达一种非自愿的含义。

然而,新型“被”字结构还有其他含义:“被强迫”“被认定”的含义。例如:

(38)青岛景区小餐馆“猫腻”多 外地游客“被消费”(齐鲁网 2010-10-05)

(39)儿童游泳家长遭遇“被买票” 游泳馆被疑强制收费(福州新闻网 2010-07-18)

(40)呼和浩特:大学生学习实践忙 中小学生“被充电”(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10-08-11)

例(38)~(40)可分别理解为:“被强迫消费”,“被强迫买票”,“被强迫充电”。“被强迫”说明在外力的迫使下不得不做,这种外力可能来自某一行业的潜规则,某一机构或家长。有时施事者是省略的,如“被充电”一例中,施事者“家长”就没提到,但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出来。

(41)住宅“被危房” 居民人心惶惶(奥一网 2010-07-17)

(42)警惕“被精神病”频发之怪象(人民网 2010-09-25)

(43)仪器故障 44℃是“被最高温”(华西都市报 2010-07-30)

“被危房”可以解释为“被认定为危房”,“被精神病”可解释为“被认定为精神病”,“被最高温”可解释为“被认定是最高温”。例(41)~(43)中“被认定”的并不都是事实,而受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一结果。

新型“被”字结构的这些含义对于读者来说是陌生的,没有具体语境,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正是这种形式和语义上的强烈冲突和对立使得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更加认真地去审视这一现象。

四、结语

新词的出现是社会生活变化的结果。凡是社会生活出现了新的东西,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观念,新工具,新动作,总之,这新的动词千方百计要在语言中表现出来⑥。新型“被”字结构的盛行反映了当今的社会现实: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的被强迫、非自愿的无奈。他们只能用一种新的陌生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注释:

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8页。

②李宇明:《词语模》,见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③刘红妮:《“被××”新词的多角度考察》,《汉字文化》,2010年第3期,第49-53页。

④⑤李胜利:《“陌生化”理论及其文艺学意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3-4页,第5-8页。

⑥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11页。

猜你喜欢
陌生化语法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跟踪导练(二)4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一枚词语一门静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