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进展

2011-04-02 06:47缪周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幼儿教师情感

缪周芬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很早就进入早期教育系统。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稳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评价不高,幼儿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等原因,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严重,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注点之一。

一、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的缘起

承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如研究个人对目标的承诺、对朋友和亲属的承诺、对宗教或对社团的承诺等,其中在工作领域的职业承诺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承诺在不同领域表达的概念有很强的相关,都是对承诺对象的在义务或规范上的心理约束,区别在于承诺的对象即利益集团的不同(组织、职业、成员)。

职业承诺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来源于对组织承诺的研究,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提出的。他认为,承诺是指成员随着其对组织的“单方面投入”的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参与组织各项工作的情感。一般认为组织承诺有三部分构成: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性承诺。鲁汉玲则认为,教师组织承诺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师对学校的承诺、对学生的承诺、对教学的承诺、对工作机会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等[1]。宋淑青、秦金亮也通过对幼儿教师的调查,提出幼儿教师组织承诺很清晰地分为5种类型:情感承诺、经济承诺、理想信念承诺、人际承诺、职业承诺[2]。

对职业承诺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因研究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看法,《心理学大辞典》中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喜好、留恋程度。国外学者对职业承诺概念的论述,主要是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定义。态度观将职业承诺的焦点集中在职业情感方面,而行为观注重的则是职业承诺的代价和回报,认为职业承诺是个人卷入职业的程度,它是个人生活和生涯的中心,关注的是将来的职业定位与长期的规划。国内学者也给职业承诺下了定义。龙立荣等将职业承诺定义为个人对职业或专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或专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3]。他依据Meyer等组织承诺的三成分理论和凌文辁组织承诺的五成分理论,提出了职业承诺的三个维度:感情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而产生职业承诺的内在原因有三类:对职业本身的喜爱,对变更职业所付代价的权衡以及对变化职业导致违背社会规范的忧虑,即情感承诺、代价承诺和规范承诺。龙建等认为职业承诺是个人承受某种职业责任的允诺,是个人在内心与自己目前从事职业签署的“心理合同”,即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某种职业的主观态度,它涉及个体维持现有职业的原因和态度,并常常与职业认同、情感依赖、投入(时间、精力等)及社会规范的内化有关,由规范承诺、情感承诺和代价承诺组成。徐富明等则把职业承诺定义为从业者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认同和投入的态度。

国内外目前存在的观点都强调了职业承诺的一个共同点[4]:个体对职业有着积极的认同感,愿意承担角色应负的职责,履行角色应尽的义务,这既是个人内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又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形式;职业承诺是个人在追求职业目标时所表现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一个具有强烈的职业承诺情感的人比一个缺乏职业承诺感的人更容易认同他所从事的职业,在容易体验到对职业的积极情感的同时,也会更妥善地解决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已有研究证明影响职业承诺的人口学变量有:性别、年龄、职位、文化程度、工作地点、收入等。关于文化程度和职位与职业承诺关系的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和职位越高,他们的职业承诺水平就越高,可能是这些职业的稳定性和引起的愉悦感会产生高的职业承诺;对性别研究结果则比较矛盾,一般认为女性的职业承诺高于男性,但是Singh对英国和瑞典的技术人员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承诺;年龄越大的员工职业承诺越高,年龄大对职业的情感越深,离开职业付出的代价会更高。

影响职业承诺的环境因素大都集中在工作与家庭冲突发生的频率方面,当员工的家庭承诺增加时,相应的职业承诺就会降低。社会环境支持也是环境因素之一,它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存在相互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环境还包括工作因素,工作的挑战性、职位的明确程度、目标难度等。国内学者对工作地点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好的员工职业承诺高于其他的员工。工作满意感、工作的挑战性等会影响职业承诺中的情感承诺。

职业承诺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的心理行为上,心理行为可以作为预测职业承诺的风向标,其中包括的积极关系如职业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工作绩效、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熟度等,消极关系如职业倦怠、离职意向等方面都是职业承诺的后果变量。不同职业中的职业承诺的表现不同,与这些后果变量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需要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具体研究。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是学前教育领域对职业承诺研究的一个部分。

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现状

职业承诺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对教师职业进行了研究,我国的研究比较重视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的状况,其中,高校教师因为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较高,具有相对较高的职业承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较为一般,影响因素研究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年龄、教龄、性别等。但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的状况、影响因素和发展的研究则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一)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结构研究

教师职业承诺隶属教师心理健康的范畴,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教师职业承诺不仅会影响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师身心健康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它还与教师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的教学经验一样,影响教师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等。

教师职业承诺是指教师对这一职业的认同程度,对教师的主要工作(即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是否感到内在的满足,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龙立荣等根据Meyer提出的组织承诺包含三个成分: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5],以505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样本,考查教师职业承诺的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证实教师职业承诺由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构成[6]。并对三个部分进行了定义,认为情感承诺即指喜欢现在的职业,且该职业符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志趣而不愿离开现在的职业;继续承诺则指考虑到离开现在的职业会导致利益损失或难于找到理想的职业而不愿离开现在的职业;规范承诺则是指接受社会伦理规范而不愿离开现在的职业。

康晓霞对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在龙立荣的教师职业承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理想承诺和代价承诺因子,并增加了幼儿教师特色,通过对242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 ,并对结果实行多因素探索分析,认为幼儿老师的职业承诺由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三部分构成。

(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工具

龙立荣等在对50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教师职业承诺问卷》,该问卷包括16个条目,分别测查了职业承诺的3个维度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适用于较多的职业。但对幼儿教师的特殊性关注度不够。康晓霞通过对上海242名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参考华中师范大学李霞、龙立荣2001年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与湖南师范大学刘世瑞、曹中平2005年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编制了《幼儿教师职业承诺问卷》,问卷包括14项,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21 9[7],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的较适用的工具。

罗亚莉等在2007年采用龙立荣等编制的问卷,对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职业承诺进行调查比较,认为就总体来看,我国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处于一般状况,而就职业承诺的三个维度来看,代价承诺水平最高,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水平趋于一致[8]。从人口学变量即大学和中学的男女教师在职业承诺的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其他对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中,分别从教师的职称水平、教龄、城乡差别、工作绩效、工作效能、离职意向与专业成长等角度研究教师职业承诺的不同表现,并提出提高教师职业承诺的建议和措施[9-11]。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发展研究相对较少,但也已经开始有了起步。

(三)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现状

就幼儿教师职业承诺总体而言,左志宏和康晓霞的研究都表明[12],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水平与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属于中等水平。规范承诺相对较高,情感承诺次之,继续承诺相对较低。

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发展方面,0~1年教龄组的承诺程度最高,2~5年教龄组最低,两个教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在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上,0~1年教龄组的承诺最高。在继续承诺上,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专业成长方面,新手型教师(5年以下)与熟手型教师(5年以上)在继续承诺上存在显著差异,新手的继续承诺水平甚至低于中值,同时新手的规范承诺相对较低。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因素:职务、园所级别、幼儿园性质、园所规模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重要因素;而婚姻状况、学历对职业承诺则没有显著影响[8]。教师合作对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作用最大;待遇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影响居于第二位;工作满意度对承诺的各维度都有影响,同时它还起着中介的作用;研究氛围、支持氛围和个人效能感也影响着教师的职业承诺。

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后果变量研究方面,张豹和周晖的研究显示职业承诺的各个方面影响到幼儿教师职业发展[13]。情感承诺可以显著地预测教师职业倦怠的各个方面,情感承诺越高,教师职业倦怠越低。研究结果也显示,教师的继续承诺与其情感衰竭和躯体化症状正相关,并可以显著预测躯体化症状。压力与教师的情感承诺负相关,而与继续承诺正相关。情感承诺反映了教师对该职业的热爱,而继续承诺则反映了教师为了不失去已有的职位和多年投入所换来的福利待遇、资历、地位及工作技术而不得不继续留在原职的一种态度。当压力来临或工作受挫时,高继续承诺的教师就会表现出更大的压力感和职业倦怠感。

三、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由于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也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

(一)研究工具适用性存在问题

国外的一些职业承诺研究是直接嫁接在组织承诺研究的基础上,他们甚至直接用组织承诺量表测量职业承诺。国内的研究基本上与龙立荣2002年的职业承诺研究结果一致,甚至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直接采用了他的量表进行的。一方面,职业承诺概念较为混乱,另一方面这些量表对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关注不够,研究结果甚至可以直接用于其他职业。康晓霞在龙立荣量表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到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考虑到了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但在量表的编制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仅仅是上海市的幼儿教师,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对象的参与,建立我国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通用量表,使各地区的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具有可比性。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影响因素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由于研究对象上的差异,以往的研究只部分地探讨了人口学变量(年龄、学历、受教育程度)对职业承诺的影响,而对幼儿园环境(物质环境)、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系统、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的系统研究缺乏。应该更多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对幼儿教师职业进行研究,这样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幼儿园的管理都能提供借鉴。

(三)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研究缺乏

职业承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应该从大学的专业学习阶段就开始建立,但已有研究缺乏纵向的研究,仅仅在于横向研究职业承诺。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着重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职业承诺进行探讨,以期发现职前专业学习与职后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发展的关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培养良好的专业情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职业生活。

幼儿教师的职业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继续承诺,这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虽然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但也有其特殊性。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幼儿园稳定的基本。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承诺的全方位研究,希望能为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汉玲.教师组织承诺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1):52-53.

[2]宋淑青,秦金亮.幼儿教师组织承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59-61.

[3]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等.职业承诺的理论与测量[J].心理学动态,2000,8(4):39-45.

[4]王霞霞,张进辅.国内外职业承诺研究述评[J].心理学进展,2007,15(3):488-497.

[5]Meyer JP,Allen NJ,Smith CA.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s and Occupations: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538-551.

[6]龙立荣,李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56-61.

[7]康晓霞.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8]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教师职业承诺的调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2):24-26.

[9]刘在花.高中教师职业承诺结构及特点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21):34-37.

[10]唐芳贵,彭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承诺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60-162.

[11]王鹤伟,高志华,王连升,等.初中教师职业承诺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1 206-1 208.

[12]左志宏,席居哲.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特点:新手与熟手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21-24.

[13]张豹,周晖.幼儿教师压力、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及躯体化症状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815-818.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幼儿教师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情感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