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新形式

2011-04-03 04:59郑琴艳任毅鹏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活体书目图书

郑琴艳,任毅鹏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 364200)

高校图书馆是在校师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思维和思辨能力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开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外,还有网络、音像、视频等的阅读。现在世界各国又掀起了新的阅读方式——“活体图书馆”。

1 “活体图书馆”概述

“活体图书馆(living library)”源于2000年丹麦青年罗尼·勃格与四位朋友共同建立的“停止暴力”的组织在罗斯基勒音乐节上,出借了75本“活人图书”,即以人为本,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以促使人们克服偏见、鼓励对话、反对暴力。此后丹麦哥本哈根一家图书馆开始尝试这种新模式,葡萄牙、挪威、匈牙利一些图书馆也纷纷效仿。现已传至澳洲、北美、亚洲等四十多个国家。2009年,石家庄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也开展了“活体图书馆”活动。随着“活体图书馆”的发展,其出借的“图书”内容也日益丰富,包括同性恋者、记者、少数族裔人士、维护动物权利行动者、移民、社会工作者、男保姆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甚至是某个领域的失败者等。

“活体图书馆”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消除人与人之间对不同职业、国籍和宗教的偏见等,因此得到了参与者的巨大认可,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活体图书馆”活动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各个方面都已经做得比较成熟。

2 “活体图书馆”活动与高校传统阅读的差异

2.1 “活体图书馆”活动更具有互动性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借阅活动,阅读对象为文字、图片、影像等,尽管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却是单向的、无法互动的。读者阅读一本书,只能阅读作者的思想,而无法和作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而“活体图书”则不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和“书”处于面对面的交流状态。也就是说,当读者借阅这本“书”时,“书”也在阅读着读者,“书”和读者之间是互动的,是同时受益的。

2.2 “活体图书馆”活动更具有海量性

“活体图书馆”主题多样,信息量大。“活体图书馆”选择的主题大多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选择的人物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及优秀代表,也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非主流群体,如残疾人、爱滋病患者、犯罪分子等。同时,由于万物皆有两面性,在选题的过程中,即使是同一主题,所产生的信息也是不同的。例如:我们选择了一组学业上非常成功的“书”,但这些书所产生的信息是绝对不一样的,且同一本“书”对不同的读者所产生的信息也不尽相同。所以,“活体图书”所产生的信息量之大是不可预测的。

2.3 “活体图书馆”活动更具有时代性

与出版时须经审查的传统读物不同,“活体图书”可以不经过各种形式的审查,其活动更具有开放性和时代性。在阅读“活体图书”的过程中,读者和“书”都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分析各种问题,可以和时代更好地相结合,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活体图书”阅读活动的准备工作

3.1 采集“活体图书”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广泛招募志愿者当“活体图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通过分析读者来获取读者所需要的活体资源信息。它可以是针对高校读者最常面临的问题来确定主题,如:留学、英语、工作、考研、科研、心理健康等。而这些“书”可以是学校各个院系的优秀代表,也可以是社会上相关领域的精英。

由于受自身经历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有些“书”不愿意面对公众,特别是那些非主流群体。这就需要“活体图书”的采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多从“活体图书”的角度思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放下包袱,心甘情愿地成为图书馆的“活体图书”。

3.2 分编“活体图书”

当“活体图书”收集后,图书馆工作人员还需对其进行筛选。一般选择实效性强,贴近读者生活、社会关注点,且素质较高的“书”。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根据“活体书”的特点,在尊重“书”的意愿的前提下,对“书”进行编目、登记及编排可提供的阅读主题。在编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把各类“活体图书”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节约读者和“书”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3.3 建立和完善书目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对所收集并分编好的“活体图书”建立书目数据库,并完整储存“书目”及“书”的内容,为活动长期开展提供机构仓储的空间。[1]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将每次举办的“活体图书”阅读活动用录像机录下来,制成光盘,进行整理,建成书目数据库,使读者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点击网络视频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同时也可以和其他有开展“活体图书”阅读活动的图书馆进行合作,并和其建立的活体书目数据共享,使活体书目数据不断完善和发展。

4 做好“活体图书”的读者服务工作

4.1 做好读者工作

面对“活体图书”,读者一方面有很多的信息需要交流;另一方面,由于好奇,读者有可能会提出超出“书”的承受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读者工作,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对所借的“书”制定借阅规则,如读者每次借阅的时间、主题、借阅过程是否允许其他读者介入等。

4.2 做好“书”的工作,保护“书”的权利

和传统的纸质文献不同,高校图书馆对“活体图书”没有拥有权,只有使用权。所谓使用权,是指依照物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图书馆不能实现对此类资源的占有、收益和处分。[2]在“活体图书”活动中,图书馆对“书”只有组织借阅的作用,而没有处置“书”的权利。同时,在“活体书”被借阅的过程中,其人身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当“书”感觉到被侮辱时可终止信息交流。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活体图书”活动时必须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才能保证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高校图书馆举办“活体图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活动,而且可以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和借阅的主动性。当读者参与“活体图书”阅读活动后,很可能会去图书馆寻找与之相关的主题图书进行进一步的阅读了解,从而提高图书的借阅率。同时,“活体图书”活动在不同程度上起到阅读疗法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校园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活体图书馆”活动在我国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需要图书馆界不断地探索、完善。但正如林梦笑所言,“活体图书”只是一个新的概念,并不意味着传统印刷图书、数字图书资源的重要性因此消弱[3]。“活体图书”使图书馆馆藏资源获得了新鲜的血液,使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更加多样化,使读者的阅读形式更加丰富。

[1]徐 瑾.Living library: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创新点[J].图书情报工作,2010,(1).

[2] 朱国平.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权利 [J].图书馆建设,2008,(6):32-35.

[3]林笑梦.图书馆活体资源刍议——以“活体图书馆(Living Library)”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2):13-15.

(编辑:王靖雯)

猜你喜欢
活体书目图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图书推荐
活体器官移植,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汪星人”要打“飞的”——话说活体空运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