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并发低血压中的应用

2011-04-09 10:37周金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阿托品低血压颈动脉

周金细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脑血管迂曲、复杂,在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1]。术后血压改变,尤其是低血压是该治疗方法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的低血压会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降低,引起或加重脑缺血的改变。因此,护士应充分认识引起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其核心思想是审慎地、明智地、应用当代最佳证据,把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与患者个体需求完美结合。为了减少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并发低血压,我科2010年1~12月对60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运用了循证护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并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43~81岁。其中脑梗死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2例,脑供血不足8例。狭窄程度:50% ~70%30例,71% ~90%20例,>90%10例。本组3例患者并存2处狭窄,4例并有颅内动脉不同程度狭窄,4例双侧颈动脉狭窄。

2 结果

60患者中12例发生低血压,其中低血压持续时间2 min以内6例,5 h以内5例,10 d 1例。低血压主要发生在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贴壁时,支架置入1 h后出现低血压5例。

3 查证资料进行原因分析

3.1 颈动脉窦反应

由于术中支架释放,刺激颈动脉感受器,有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的危险[2]。用支架进行颈动脉狭窄扩张时,会直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造成反射性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手术操作时间越长,对颈动脉窦的刺激就越大。朱青峰等[3]研究发现,术前有低血压病史也是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这部分患者基础血压偏低,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加上支架的刺激,术后更容易发生持续性低血压。

3.2 拔鞘综合征

拔鞘综合征多发生于股动脉穿刺及术后拔除鞘管时,发生率为3% ~5%,与精神紧张、切口疼痛、压迫不当导致下肢缺血、迷走反射亢进有关。

3.3 低血容量

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水分摄入不足,术中出汗过多,使用造影剂后致高渗性利尿和术后未及时进食而引起血容量不足[4]。

4 护理措施

4.1 针对颈动脉窦反应

(1)术中准确评估高危人群,在球囊扩张或释放支架前应用阿托品。(2)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的活动情况。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反射性心率下降,当心率降至5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药物[5],一旦发生面色苍白、血压急剧下降,应立即遵医嘱补液增加血容量,多巴胺升高血压。(3)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持续行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每30 min监测1次,随时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悸、出冷汗等不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低血压患者可增加补液量改善微循环,若心率<50次/min,血压下降比术前超过40 mmHg,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对于血压持续不升的患者可静脉持续泵入多巴胺维持,视血压值调整药物剂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和意识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一旦出现头晕、胸闷、出汗、恶心呕吐、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50次/min、血压下降应考虑心动过缓、低血压。本组术后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8例,经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当心率<50次/min、血压低于90/60 mmHg时,即遵医嘱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快速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500 ml,如血压仍不回升,即给予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50 m l+多巴胺20 mg,滴速视血压情况调整,并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及时安慰解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经处理后本组8例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

4.2 针对拔鞘综合征

(1)拔鞘前护士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拔鞘的方法,解除患者紧张的心理,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2)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补足血容量,调整心率,备齐急救药品、器械。(3)拔鞘前在穿刺处给予2%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以减轻穿刺处疼痛,按压穿刺部位止血时用力要适度,以能够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6]。(4)拔管的整个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电、血压变化,同时要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反射性低血压应立即去枕平卧,持续低流量吸氧,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急救处理,在短时间内快速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5)拔管后护士除监测心率、血压外,还应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变化,动脉压迫止血器基座是否保持平直,松紧是否适宜,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排便,防止腹压增加引起出血。本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在拔鞘时感觉穿刺处剧痛,出现心率下降,低血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快速静脉补液、静脉滴注多巴胺数分钟,心率、血压缓解。

4.3 针对低血容量

应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包括:(1)饮食方面。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时不能有饥饿感,以防引起低血压、低血糖反应。术前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禁甜食及奶制品,以避免产气多、腹部不适而引起呕吐。(2)术后鼓励患者一有尿意尽早排尿,不宜憋尿,以免膀胱过渡充盈而导致尿潴留。嘱患者多饮水,术毕30min进食半流质饮食或正常饮食,一般术后4 h内摄入液体量保持在1 000~2 000 ml,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排尿时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头部不能摇高。排尿困难者及时处理,如按摩腹部、近红外线照射膀胱区等,必要时给予导尿,一次放尿不超过500 ml,防止膀胱过度回缩。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本组有10例患者排尿困难,经处理后3例患者需导尿,其余患者均能自行排尿。

[1] 王建华,杨秀兰,张 宏,等.循证护理在减少颈动脉置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35 -37.

[2] 郭新英,张一平,孔芙蓉主编.介入治疗及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5.

[3] 朱青峰,王国芳,王 千,等.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索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7):393 -396.

[4] 张 玲.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9):1351 -1352.

[5] 李慎茂,凌 锋,缪中荣,等.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2(2):56 -61.

[6] 鞠永彩,马君秀.冠心病介入治疗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B):545 -547.

猜你喜欢
阿托品低血压颈动脉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应用阿托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10例临床分析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