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皮针静脉采血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干预1)

2011-04-09 07:24陈晓瑜陈伟霞陈跃芬李娜莎
护理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头皮针头进针

陈晓瑜,陈伟霞,陈跃芬,李娜莎,林 琳

近年来,大量护理工作者采用改装好的头皮针行静脉抽血,其方法是将5 mL无菌注射器除掉针头,与头皮针连接抽取血标本,优点是头皮针带有硅胶管,质地柔软,能够弯曲,比直针头操作灵活方便,成功率高,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2]。应用头皮针行静脉穿刺抽血,从目前的研究应用情况看,有关头皮针在抽血中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头皮针与旧法(注射器直针头)优劣点的对比上,应用头皮针行静脉抽血的技术主要是临床经验的总结,且存在不同意见[3-7]。而具体针对新生儿不同采血部位及穿刺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方面尚未见报道。因此,在新生儿静脉抽血中,探讨最为适宜的穿刺部位、寻找最佳的穿刺方法,这些将是临床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选择头皮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最佳穿刺部位的基础上[8],进一步选择最佳穿刺方法[9],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提出一整套技术应用方案,供临床应用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07年11月—2009年9月应用头皮针行静脉采集血标本对象640例,其中选择头皮静脉110例、颈外静脉 75例、股静脉 360例(直刺法180例、斜刺法180例)、四肢浅静脉95例。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表明,各组患儿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比例、体重构成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比较采血成功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主要包括局部淤血、局部小血肿等)。

1.3 判断标准 一次穿刺成功或皮下探测血管动作3次以下,采血量为3 mL~8 mL,符合要求者为成功,否则为不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Crosstabs过程进行χ2检验。

2 结果分析

采用头皮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一次穿刺成功率:头皮静脉62.7%、颈外静脉70.7%、股静脉 90.8%、四肢浅静脉 68.4%,经统计学检验,不同穿刺部位采血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检验分析表明,头皮静脉组、颈外静脉组及四肢浅静脉组采血成功率差异性不显著,但与股静脉组采血成功率差异显著。行头皮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直生率8.2%、颈外静脉6.7%、股静脉6.7%、四肢浅静脉 6.3%,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958)。因此认为采用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首选股静脉。

采用头皮针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穿刺成功率:直刺法85.6%、斜刺法94.4%,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直刺法9.3%、斜刺法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溶血凝血情况:直剌法6.1%、斜刺法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综上所述,采用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宜采用股静脉斜刺法。

3 影响穿刺效果的原因分析

3.1 穿刺部位 采用头皮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在4种不同位置静脉的效果上,行头皮静脉穿刺抽血,虽头皮静脉肉眼可见,定位简便,穿刺容易,但大多数血管较细、采血时间长,虽然穿刺成功但经常因采血量不足而影响采血成功率,且头皮静脉采血后影响静脉充盈度给静脉穿刺输液带来一定的难度;行颈外静脉穿刺时,由于患儿颈部短、进针角度难以把握等缺点,穿刺难度大、穿刺成功率较低,且穿刺时患儿特殊的体位,头部必须向后仰,若穿刺刺激,易使患儿哭闹不止,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常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容易造成呼吸暂停现象甚至引起死亡;行四肢浅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少,且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若不进行穿刺点上端肢体的挤捏,很难抽出所需血量,在挤捏的同时极易导致针头贴到血管壁或穿破血管,使操作失败。行股静脉穿刺时由于新生儿股静脉血管粗大、血流丰富、采血量大,在同等采血量的情况下所需时间短,抽血时不易发生溶血和凝血,只要能触及股动脉,即可找到股静脉因而较易定位,在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的情况下 ,用连线法也可找到股静脉,因而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较高。

3.2 穿刺方法 采用直刺法进针时,根据股静脉的解剖走行,当采用与皮肤成90°角进针时,针梗垂直于静脉,针梗进入组织及血管较短,仅针的斜面在血管内,且新生儿血管管径小,患儿由于穿刺疼痛或躁动时,针头易滑出血管外,造成一次采血量不足。斜刺法进针,沿股静脉行走方向由浅入深进入静脉内的针体比垂直进针时长,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如需要血量超过注射器的刻度,也可更换注射器,因而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临床中,特别对于股动脉搏动不明显的患儿,直刺法正确定位困难,准确度低,进针稍偏一点就可能导致穿刺失败,而此时变动针头进针方向范围也小,难以成功;采用斜刺时,由于离搏动点较远进针,穿刺针头为斜面,沿着静脉走向进针,穿刺针在皮下及血管内长度和面积均增大,若出现偏差,可变动针头方向。

综上可以看出,股静脉抽血直刺法是一个点,活动范围小,不易固定;而斜刺法进针面积大 ,进针范围是一个面,针梗进入静脉内的长度较长,针头易固定,且若出现偏差,可改变针头方向,因而一次采血成功率较高。且由于采用斜刺法进针的成功率较高而使局部淤血、局部小血肿等局部组织损伤情况较少发生;而股静脉直刺法针头进入股静脉很容易穿透静脉,且直刺时针头在皮下反复提刺寻找血管,增加了股静脉的损伤,容易造成皮下淤血和血肿。因而斜刺法采血成功率较高。

4 护理干预措施

本研究在分析影响穿刺效果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提出以下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采血成功率。

4.1 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和穿刺方法 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关键是穿刺部位和穿刺方法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静脉抽血适宜采用股静脉斜刺法。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法优点多,创伤小,采血成功率高,可以为诊断、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还可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4.2 有效提高护理操作水平 穿刺的成功率跟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应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开展定期的操作技术交流,以期提高总体操作水平。根据临床实际,认为在临床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4.2.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操作前应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点,消毒范围不应过小,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5 cm,由于新生儿腹股沟处皱褶较多,可垫高穿刺侧臀部,充分暴露腹股沟,使腹股沟表面平展,严格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

4.2.2 选择适当型号的针头 抽血用的头皮针最好选择5.5号~6.0号的针头,针头过小会影响血流速度,采血太慢影响血标本质量,甚至血液堵塞针头而导致操作失败;针头过大则不易穿刺,且易造成局部出血或皮下血肿。

4.2.3 正确定位 患儿仰卧,用软枕将患儿臀部垫高15°~25°,髋部外展外旋 30°~ 45°,膝关节弯曲,呈蛙状;确定穿刺点:触摸法,在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将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搏动处,在搏动最明显处内侧0.3cm~0.4cm平行向下1.0cm~1.5 cm进针。连线法,从脐窝向腹沟引一垂线,其垂点平行向下1.0 cm~1.5 cm为进针点。

4.2.4 掌握适当的穿刺角度及深浅度 因为患儿的个体差异,进针深浅也不一样,早产儿体重低,皮下脂肪薄,进针宜浅,针头沿着股静脉方向以 20°~30°角进针,见回血就立即停止,以免穿透静脉;巨大儿因皮下脂肪丰富,进针可略深,进针角度为30°~45°,进针长度为针梗的2/3或全部。

4.2.5 进行有效的操作配合 对于危重患儿、早产儿,因虚弱、活动少,可1人进行操作,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侧肢体,右手持头皮针进行穿刺;对于活动多、哭闹的新生儿操作时最好由2人进行,1人辅助摆好体位,1人进行穿刺。

4.2.6 采用正确的按压方法 抽血完毕后应,先用无菌棉球覆盖在穿刺点上方,针头拔出后立即稍加压力按压,力度应适中,勿揉,同时应观察按压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一般按压时间在3 min~5 min以上,直到检查无出血为止,以防造成局部出血或皮下血肿。

4.2.7 其他应 在采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有无发绀等全身情况,特别是危重患儿,以防发生危险。若抽出鲜红血液则提示误入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按压穿刺处至不出血为止;若穿刺失败,不宜多次重复,以免造成血肿。

[1]郭春梅.浅谈8号头皮针用于临床静脉抽血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志,2004,12(1):61.

[2]李静,李岩,李瑞云.头皮针在抽血中的应用[J].泰山卫生,2003,27(3):64.

[3]庞桂芳,劳贤邦.婴幼儿头皮针采血法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家庭护士,2008,6(8B):2113-2114.

[4]陈英.婴幼儿颈外静脉头皮针采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7B):1816.

[5]何春菊,伍玉琴.婴幼儿200例头皮静脉采血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449-1450.

[6]董晓燕,谢忠美,孙芳君.小儿头皮静脉针抽血法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B):240-241.

[7]谢忠美,刘淑萍.新型头皮静脉针抽血法应用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0A):1898-1899.

[8]陈晓瑜,陈伟霞,李娜莎,等.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静脉抽血不同采集部位的临床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105-1107.

[9]陈晓瑜,陈伟霞,陈跃芬,等.应用头皮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不同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704-1706.

猜你喜欢
头皮针头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让头皮爱上做SPA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