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时令节气农谚与农耕生产探微

2011-04-12 04:32吉顺平
关键词:农谚陇东农耕

吉顺平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

陇东地处甘肃东部,包括今天的庆阳和平凉一带,是周民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谚作为传统经验农学的集大成者,有着深刻的农耕文化内涵。一条农谚,经过数代人的口耳相传,经生产实践验证是正确的,才得以保留并且广泛传播。因而,有关时令节气的农谚中必然反映着一些农业节令性耕作习惯,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

一、陇东农谚的搜集整理

陇东农谚的搜集整理,肇始于当地方志及史料著作,但数量极为有限。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很注重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甘肃省群众艺术馆于1958年8月编印了两册《新农谚》,其中收有部分介绍陇东各地生产经验的农谚。同月,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之后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土壤普查工作。结合这项工作,各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谚搜集与整理。庆阳县人民公社联社农业部首先于1959年3月编印了 《农谚汇集》,收集农谚二百多条;7月中共宁县县委农村工作部也编订了《农谚汇集》,收有农谚五百三十余条;同年8月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在土壤普查与气候区域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编印了 《农谚汇集》,收集农谚近三百条;9月,平凉专员公署气象局编印了 《甘肃省平凉专区农业气候志农业气候区划农谚》,书后选录农谚三百四十多条。当然,由于地域原因,这些书所收农谚有些是重复的。结合各地农谚搜集情况,甘肃省农业厅于当年编印了《甘肃农谚选辑》,分类收集全省各地的农谚。甘肃省群众艺术馆也于1960年4月编印了《肥多粮满仓——甘肃农谚集》,收有平凉专区近二十条有关积肥施肥的农谚。甘肃省气象研究所结合二十四节气与甘肃的气候特点,也于当年出版了《二十四节气与甘肃气候》一书,书后附有甘肃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谚一百多条,其中部分也流行于陇东地区。[1]

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55级民间文学小组搜集编纂于1961年出版的《中国谚语资料》(上中下),其中下册为农谚,[2]收有全国各地农谚一万多条,涉及甘肃者也大多未注明流行地市,总以甘肃目之。而从1962年就开始搜集整理 (该书1966年排版完毕,即将付梓之际,遭文化大革命摧残,原版被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版的 《中国农谚》中,也收有不少有关庆阳和平凉两地的农谚。[3]甘肃省气象业务处于1978年编印了 《甘肃省天气谚语汇集》,其中收有陇东地区的农业天气谚语五十余条。八十年代中期,接到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关于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通知后,甘肃省即动用数万人在全省各地展开了农谚的全面普查与采录。1994年即已编纂完成 《中国谚语集成·甘肃卷》(因分类不合理,被退回重新编排,中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推迟到2009年才正式出版),收有谚语2万余条。其中涉及农业生产及农业气象的占很大比重,为其大宗。这当中就有不少陇东地区的农谚。[4]

除了这些专门的农谚整理之作外,陇东各县市的方志与史料论著中,也选录一些农谚,还有比如 《静宁史话》中,也有对静宁独特的农耕习俗的揭示与阐述,可以看作是对农谚的一些研究。另外,一些论述陇东风俗的论著中也间或引到一些陇东农谚,但缺乏系统而论者。

二、时令节气农谚的农耕习俗内涵

时令节气,主要是针对二十四节气而言,当然也包含诸如伏、九等小节气。二十四节气萌芽于夏商时期,到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至秦汉时已臻于完善并定型。[5]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的时令指导,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按照这些时令来安排一年的农事活动,在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之内,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沿习成俗。同时,各地也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的实际,也在运用一些小的节气,也是对二十四节气的补充和完善。

(一)时令节气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时令节气,作为传统农业的“农时”指针,在传统农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自先秦而今,历代不乏对其进行阐释者。《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汉代的《氾胜之书》中即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南宋陈旉 《农书》中说农业生产“不先时而起,不后时而缩”。元代王祯 《农书》云:“四时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正是农业生产中重视农时的反映。后世农书中也多引用一些时令农谚,说明节气的重要性。明冯应京 《月令广义·四月令》中亦有“立夏不下,田家莫耙”的农谚。清李光庭 《乡言解颐·天部》)中也有“三九无雪休种麦”的农谚。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数千年来中国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农民根据不同的物候与节气安排一年的农事活动。在陇东农谚中即有这方面的表述,如庆阳农谚“庄稼汉,你莫懒,错过节气光杆杆”;华亭农谚“务农不看节气,好比瞎子耕地”、“节气不饶人,适时顶要紧”、“节气不等人,春日赛黄金”等,既有针对农作物的形象说明,也有借助生活现象的生动比喻及拟人表现,充分说明了劳动人民对节气农时的重视。而“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籽撒下地”的农谚,则直接道出了掌握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时令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主要表现在农时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荀子·王制》)。

(二)时令节气农谚的内容

时令节气农谚是劳动人民配合二十四节气,根据一年中气候的冷暖、降水的变化,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农事生产的一整套科学规律,反映在各个农事阶段。陇东地区的农谚十分丰富,他们借助这些口承下来的生产经验,指导完成一年的农事劳作。

1.农业耕作。在时令节气农谚中,反映农事耕作活动的占有很大比重,反映了农民在土地上按时令节气进行的一系列农耕活动。而“农耕的每一步骤在生产过程中都伴随着不同的习俗”,[6]故而农谚本身也是农耕习俗的应有之义。

耕耘:要进行农业活动,首先要在播种前按一定节气和时段进行整地。

反映春耕的农谚,如:

春耕深一寸,顶上一次粪。

春耕多一遍,秋后多一石。(环县)

早上惊了蛰,当午拿犁别。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华亭)

反映伏天耕地的农谚,如:

地翻在伏里,收在窑里。

伏里戳一椽,赛过春季犁半年。

伏里戳一椽,胜过秋后耕三遍。

伏里锄头遍,三年少见柴。伏里犁四绽,薄地出富汉。

反映秋耕的农谚如:

秋地划一道印,强如春季上一层粪。

霜降到交冬,翻地冻虫虫。

秋地划道印,强如春季上层粪。

这些农谚用略带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农民的精耕细作的经验方法。

播种:土地整理好之后,便是作物的播种,对于农作物的播种时间的掌握,在农谚中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明示出何种季节该播种什么作物。清明时节,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所谓“九尽了,种混了”正是春播繁忙景象的描述。就具体农作物来看,如:

大麻种在清明前,叶大、皮厚又耐旱。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前种高粱,白露前后种小麦。

清明种棉花,分的七股八柯杈。

谷雨时节则是“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之后便有“立夏种胡麻,头顶一枝花,土旺种胡麻,七股八柯杈”;白露时节则是“白露高山麦,川道跟秋风”、“七月白露八月种,八月白露不敢等”、“原跟白露,川跟社”等。而“小满前后种糜子,谷雨前后种谷子;清明前后种高粱,白露前后种小麦”,用一条农谚说明了一年中糜子、谷子、高粱和小麦的播种时节。

中耕:作物播种后,还要进行中耕管理,才能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在农谚中,根据时节,人们便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伏里锄头遍,三年少见柴”、“若要麦子好,斩死伏里草”等,说明了中耕锄草在保持地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收获:经过整地、播种、中耕的一系列管理,在作物成熟之后,还要进行抢收,以免耽误收成。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夏季冬小麦收割也是如此。而秋季,主要是杂粮果蔬的收获的时节,如农谚:

秋风糜子寒露谷,霜降来了剥豆豆。

过了秋分节,生熟一起掠。(庆阳)

霜降、霜降,地里的粮食收上场。

至冬季,一些蔬菜也到收获时节,如:“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收回。”

2.农业气象。时令农谚,作为农时指针,除了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外,还根据各个节气不同的物候气象,来判断农业的气象、农作物的长势及收成的丰歉。

农业气象关乎农业生产的始终,特别是广大山区地带,靠天吃饭的模式长期存在并延续,在地理和水文条件、经济条件上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故而农业气象对其影响巨大,特别是在关乎农业生产重要时令的节气上,农民十分关注,因而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大量农谚。比如:

清明不闹天,谷雨不下雨。(华池)

小满阴,雨水增;小满晴,雨水贫。(环县)

三伏热难当,冬雪压塌房。(环县)

立冬无雪一冬干。(庆阳)

立冬出日头,春天冻死牛;立冬东北风,春天冷清清。(泾川)

霜降雾,旱得井也枯。(泾川)

另如土旺小节气,就有“淋了土旺头,大雨满坡流”(庆阳)的论断。因一年中土旺节气的时间较长,所以他所适应的时间跨度也就相应较长一些。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得出的有关各个节气所对应的物候天气状况对接下来的气象的影响或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天气变化,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

3.农业丰歉。根据时令节气的物候气象等,推断当年或来年的庄稼收成,也是时令农谚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征兆庄稼丰收的,如:

惊蛰打雷喜丰收。(泾川)

春风一声雷,黄米贱如泥。

清明南风起,收成好无比。(泾川)

清明有雨情,一年好收成。(泾川)

伏里雨多,谷子米多。

伏里有好雨,锅里不缺米。(庆阳)

立秋喜得西北风,三月收三石,四月收四石。(宁县)

征兆庄稼歉收或灾荒的,如:

立夏刮北风,旱断青苗根;立夏无雷声,粮食少几升。(庆阳)

夏至无雨,囤里无米。(泾川)

伏里西北风,谷子一场空。(庆阳)

可谓不一而足,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农业气象和庄稼丰歉关系的一些探索。

三、时令节气农谚的传播意义及价值

时令节气农谚主要反映了以二十四节气为时令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事占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中的季节更替、降水变化、冷暖程度等与农耕生产相关的一系列天气变化,可视为一部科学的气候日历。但从最初的制定来看,二十四节气是反映了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的,将其推广到全国实行,用其本意来指导生产无疑是不适合的。“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是通过适合当地气候和农业生产的节气谚语来指导生产。”[7]各地根据自己的生产实际安排农业生产,按一定的节气编制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业谚语,才使得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而又不违农时,得以长久流传并广泛应用。足见时令节气谚语在节气普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另外,作为农谚的一个重要内容,时令节气农谚在传统农学[8]、民间文学、语言学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农谚的地域性和历史性,有些农谚不易理解,造成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失误,对此,游修龄先生有精辟论述,[9]此不赘述。陇东时令农谚突出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在其作为农时指针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西北内陆干旱少雨的省份,甘肃的耕地多为山地,虽然梯田建设对耕地的坡度有所改变,但引水灌溉难度大,大多数山区仍然是传统农业的“二牛抬杠,靠天吃饭”模式。这样,农业生产的时令即农时在生产中的地位就更加重要,必须要抢墒按时播种、收割,才能在干旱少雨的年份里不至于难于下种,颗粒无收。而结合二十四节气发展丰富起来的时令节气农谚正是传统农业生产农时的指令,有效指导了一年的农事活动。

陇东乃后稷稼穑之处,有着厚重的农耕文化氛围。就以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农耕因子来看,其中反映了这一地区人们的农耕习惯,在特定的地域与气候条件之下,通过长期的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逐渐沿习成俗,在传统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深深根植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10]的文化因子,作为农耕文化和地方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以符合现代科学的解释和验证,不仅在农村生产上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传承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及农谚自身的非物质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过去传统的依经验劳作的生产体系已受到挑战。农谚作为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历史使命被人们逐渐淡忘,然而,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不应就如此淡出农业生产,在倡导绿色农业、环保与生态的今天,或许应该从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中寻求一些帮助,解决眼下的三农问题。因此,应该将农谚放在农业文化、农民文化的大背景之中来衡量,视其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来传承。

[1]甘肃省气象研究所.二十四节气与甘肃气候 [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0:31-46.

[2]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55级民间文学小组.中国谚语资料·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1-428.

[3]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下)[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1-731.

[4]魏泉鸣.中国谚语集成·甘肃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677-1017.

[5]沈志忠.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J].东南文化,2001(1):53-56.

[6]王建军.试论农耕习俗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J].农业考古,2006(6):180-183.

[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39-40.

[8]杨建宏.农耕与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65.

[9]游修龄.论农谚[J].农业考古,1995(3):270-278.

[10]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播途径[J].古今农业,2010(3):88-98.

猜你喜欢
农谚陇东农耕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蝗虫农谚试析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秋日,跑在农谚里的父亲
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