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数据挖掘研究

2011-04-21 07:03吴嘉瑞董玲张冰王璞井子尹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银翘中西药病案

吴嘉瑞 董玲 张冰 王璞 井子尹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2)

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数据挖掘研究

吴嘉瑞 董玲 张冰 王璞 井子尹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2)

目的:探讨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防止措施。方法:通过检索我国2007-2010年发表的文献,收集中西药复方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构建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病案166例,涉及28种药品。其中,不良反应数量占前三位的是消渴丸、速效伤风胶囊、维C银翘片。男性95例,女性71例。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过敏性休克。结论:提高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中西药复方制剂;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

中西药复方制剂是指由多种药物组成,其中既有中药,也有西药的一类制剂。这一类制剂体现了中西药结合的优势与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如常见的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消渴丸等。然而,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发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也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2010年,维C银翘片因严重ADR被药监部门收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本文通过系统检索文献,收集、整理中西药复方制剂ADR案例,进而构建数据库,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ADR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希冀为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7-2010年文献,收集中药注射剂ADR详细病案。检索词:①药品名+中毒;③药品名+过敏;④药品名+不良反应;⑤药品名+引起;⑥药品名+致。文献遴选时,只选取ADR详细个案报道,并制定病案排除标准如下:①排除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用药剂量、原发疾病、ADR发生时间等关键信息中两项以上(含两项)记载不详的病案;②排除涉嫌一稿多投或抄袭的病案。

1.2 方法

1.2.1 数据库建立 应用ACCESS建立病案数据库。数据库具体字段如下:序号、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过敏史、用药剂量、配液种类、配液浓度、配液用量、给药途径、合并用药、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预后、生产厂家、报告单位、文献来源。

1.2.2 文献整理与数据分析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资料中患者性别、年龄、ADR累及系统器官等流行病学信息进行整理。

2 结果

2.1 文献信息和数据库构建情况本研究共计收集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病案166例,来自82种国内期刊杂志,病例报告来自145个单位,数据库界面见图1。

2.2 患者年龄、性别情况

图1 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数据库

166例ADR报告中,男性95例(占57.23%),女性71例(占42.77%),年龄最小者为20天,最大者为83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最多,有31例(占29.52%);21~30岁之间和31~40岁之间的患者数量也较多,均为24例(各占14.46%)。具体见表1。经χ2检验,各年龄组间,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患者性别、年龄情况

2.3 ADR涉及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种类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共28种,其中以感冒类药品,抗高血压和糖尿病类药品不良反应数量较多。其中消渴丸的不良反应报告最多,45例(27.11%)。具体见表2。

2.4 ADR累及系统器官情况

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构成比最高,共60例(22.10%),其次是过敏性休克,共46例(16.67%),再次为呼吸系统,42例(15.22%),具体见表3。

表2 中西药复方制剂发生ADR的例数及构成比

表3 ADR累及系统-器官分布及主要临床表现

2.5 过敏史情况

本研究案例中,127例患者ADR过敏史情况记载不详,32例无过敏史,7例有明确过敏史,其中对青霉素过敏4例、四环素1例、大青叶片1例、去痛片1例。见表4。

表4 患者过敏史情况

2.6 ADR的预后情况

166例不良反应报告中,大多数预后良好,其中治愈78例,占46.99%,缓解56例,占33.37%。5例患者死亡,具体见表5。

表5 ADR预后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构成比最高,共60例(22.10%),其次是过敏性休克46例(16.67%),再次为呼吸系统42例(15.22%)等,个别品种不良反应案例较多,如消渴丸45例,速效伤风胶囊30例,维C银翘片19例,其中维C银翘片被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收载,需引起足够重视。我国现有的中成药品种中至少有160余种含有西药成分,主要集中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等药物中,涉及的剂型包括丸剂、颗粒剂、糖浆剂、片剂、胶囊、气雾剂、针剂以及外用剂型等,所含西药主要有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1]。某些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药品说明书中并未注明所含的西药成分和含量,或对所含西药成分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提示较少。这显然不利于合理用药,增加了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减少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不良反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规范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情况说明的重要文件,是医师、药师和病人用药时的科学依据,还是药品生产、供应部门向医药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媒介。我国对药品说明书的规定包括:药品名称、结构式及分子式(制剂应当附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毒剧药品应有极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包装(规格、含量)、有效期、贮藏方式、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等多项内容。中西药复方制剂说明书应当明确标示含有的化学药成分种类、结构式与含量,并列出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人群禁忌等,以方便医师、药师和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建议,中西药复方制剂可借鉴“非处方药”标示方法,在药盒显著位置标注特殊标识,以增强药师和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

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ADR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器官,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过敏性休克,再次为呼吸系统损害。从发生机理而言,多数属过敏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是减少过敏反应发生和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同时,本研究也发现有病案存在超出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如维C银翘片说明书提示:用于成人时,每次2片,每日3次;而有的患者使用维C银翘片每次3~4片,每日3次。因此,建议医师、药师、患者在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所含化学成分,要注意不能再使用同种成分的化学药或随意加大中成药的剂量,以免重复用药或用药过量,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中药、化学药联用的药物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再者,要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用药,避免大剂量、长时间连续用药。用药过程中和用药后都应密切观察,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或出现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黄染等肝损害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并监测肝肾功能[2-3]。

3.3 加强监测与通报

本研究中涉及的维C银翘片为2010年9月第32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收载的品种,该品种被通报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起到了安全警示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不良反应监测主要以药监部门的监测为主,笔者认为,为保障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使用安全,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药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避免严重ADR的重复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如监测中发现严重ADR信号,国家相关部门和药品企业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如《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等,及时反馈有关中西药复方制剂ADR的信息,包括典型ADR病案、防治措施和安全性再评价的建议等,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及公众在选择这些药物时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4-6]。

[1] 徐燕侠,曾艳,孟莉.《新编国家中成药》收载品种中含化学药成分的统计与思考[J].中国药房,2006,17(5):392-393.

[2] 吴嘉瑞,梁秉中,张冰.中药不良反应再认识[J].中国药物警戒,2006,3(1):40-42.

[3] 吴嘉瑞,张冰.中药不良反应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09,6(12):3-5.

[4] 吴嘉瑞,张冰.中药注射剂药物警戒探析(三)[J].中国执业药师,2011,8(5):47-49.

[5] 吴嘉瑞,张冰.刺五加注射剂不良反应系统评价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09,6(9):7-10.

[6] 吴嘉瑞,张冰.脉络宁注射剂不良反应系统评价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09,6(11):3-6.

Research on Data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

WuJiarui,DongLing,ZhangBing,WangPu,JingZiYixi(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10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aused by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Method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of domestic periodicals between 2007 and 2010,ADR cases of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 method.Results: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66 detailed ADR cases (95 male and 71 female patients)induced by 28 kinds of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Xiaoke pill,Suxiao Shangfeng Capsule and VC Yinqiao Pill had the most reported numbers of ADRs.Skin and its appendage impairments and allergic shock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Conclusion:It is ke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medicines so as to reduce the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occurrence of ADRs.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Chinese-western Medicines;Adverse Drug Reaction;Datamining

2011-07-1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I21B11);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08X-092)

吴嘉瑞,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中药学。E-mail:exogamy@163.com

张冰,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中药学。通讯作者E-mail:zhangbing@263.net

猜你喜欢
银翘中西药病案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UPLC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合剂中10种成分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诈死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