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注射和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8例临床分析

2011-05-31 02:52龙旭
当代医学 2011年31期
关键词:蛇毒血凝胃底

龙旭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内科急症,它起病紧急、病情发展快,严重者常可危及患者生命[1-2]。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有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炎症、食管胃底静脉破裂、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原因导致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必须尽快予以快速有效的治疗。本文对49例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局部注射和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31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57.2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3]。出血原因及部位:25例患者为食管炎出血,21例患者为食管癌出血,18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8例为糜烂性胃炎出血,7例为应激性溃疡出血,5例为胃癌出血。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插镜前,均先推注咪唑安定,同时备好苯二氮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备好供氧装置。对休克患者予以对症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治疗后至停止出血的时间、出血量,综合评价止血效果。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和喷洒凝血酶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及患者自身情况,确定凝血酶的用量,每次500~20000单位,每5小时喷洒和注射1次。先将治疗量的凝血酶用0.9%的生理盐水溶解,配制成5~50万单位/L的浓度。在内镜直视下,对出血部位进行局部喷洒给药。再在出血点周围注射,一般选取3~4个点进行注射给药,注射时穿刺宜浅,推注时宜慢。同时应给予患者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抑制胃酸的分泌,以维持给药环境的pH值在一定的水平,防止pH值偏低使凝血酶失活,从而影响其止血效果[4]。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和喷洒注射用蛇毒血凝酶的方法进行治疗。先将注射用蛇毒血凝酶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nL。在内镜直视下,对出血部位进行局部喷洒给药。再在出血点周围注射,一般选取3~4个点进行注射给药,注射时穿刺宜浅,推注时宜慢。如出血血管裸露,且出血量大,可在血管的断端注入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同时用小纱球蘸注射用蛇毒血凝酶通过内镜活检孔进入出血部位,直接予以压迫止血[5]。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至停止出血的时间比较及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至停止出血时间及治疗后出血量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再次出血比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2周内发生再次出血比率比较,观察组发生3例,占6.12%;对照组发生5例,占10.20%,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内镜下注射和喷洒药物止血治疗,有较多的文献资料报道,该方法适合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在内镜下注射和喷洒止血剂,止血剂直接作用于出血局部,使出血处的血流迅速凝固,堵塞出血的小血管残端,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6-7]。喷洒注射止血的药物一般有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等。凝血酶是通过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而达到局部止血作用。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是一种从巴西腹蛇毒液中提取精制的一种凝血酶素,和类凝血酶及类凝血激酶有相同的作用。其凝血作用机制为:通过促进破损血管处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而释放出一系列凝血因子,如血小板因子,加速纤维蛋白原降解生成纤维蛋白的工单体(可促进交联成难溶解的纤维蛋白),上述两种凝血因子可促进出血部位形成血栓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的类凝血激酶靠工单体的激活,能加速凝血酶的生成,达到促进凝血过程的作用。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二者的相加作用,可有效地缩短出血时间,且效果保持时间较长。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完整无缺的血管内,不具备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不激活血管内组维蛋白稳定因子,故不形成难溶解的组维蛋白网,只形成组维蛋白的凝固复合物。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内镜下喷洒和注射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较喷洒和注射凝血酶综合效果更优,缩短了止血时间和降低了出血量,复发率也较低。其操作方法简单,要求的硬件条件也不高,适合基层医院实施。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2]徐玲风.综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J].当代医学,2009,15(33):52.

[3]Boon-Pongmanee S,Neischer DE,Pezzull JC,et a1.The frequency of peptic ulcer as a couse of upper-GI bleeding is exaggerated[J].Gastroin -test Endosc,2004,59(70):788-794.

[4]李岩.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3):167-168.

[5]符桂民 蛇毒类凝血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5):297.

[6]杜春,苏秉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32(5):464-467.

[7]涂银萍.内镜下注射治疗非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1998,4(5):9.

猜你喜欢
蛇毒血凝胃底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蛇毒组学与抗毒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抗蛇毒血清效价评估中的应用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蛇血蛇胆蛇毒引病来
注射蛇毒却不死的人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