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中药治疗体会

2011-06-13 10:17杜再坪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肛裂内痔凉血

周 兵 杜再坪

1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治疗痔疮、肛裂所致的便血1683例,疗效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共1683例,除外恶性肿瘤及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便血;其中男性725例,女性958例;年龄2~86岁,平均年龄 48.67岁;按文献[1]诊为内痔出血958例,肛裂出血546例,内痔合并肛裂出血179例;出血至来诊时间 1~30d,平均 6.81d;每日出血量 1~30mL;治疗前血红蛋白68~126g/L,平均9.87g/L。

1.2 治疗方法 (1)风伤肠络证(486例):症见大便带血、滴血或射血状出血,色鲜红,或有大便干燥,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以清热疏风、凉血止血,方选凉血地黄汤或槐花散加减:槐花15g,荆芥炭15g,炒枳壳9g,地榆炭 15g,当归 12g,黄芩 12g,丹皮 12g,玄参 12g,火麻仁 15g,郁李仁 15g,生地黄15g,生大黄(后下)3g;大便射血者加防风炭10g,侧柏叶10g;便秘加生大黄至6g;口渴者加芦根10g,天花粉10g。(2)湿热下注证(696例):症见便血色鲜、量较多,伴肛门坠胀、灼热,大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10g,栀子15g,木通15g,车前子 15g,当归 10g,生地黄 15g,柴胡 10g,地榆炭 12g,泽泻20g,黄芩10g,槐花10g,甘草6g。便秘者加生大黄至9g;便血加槐角12g;坠胀甚加炒枳壳6g。(3)阴虚津亏证(431例):症见大便干燥,数日一次,便时肛门疼痛点滴下血,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肛裂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当养血益阴、增液润燥,方选增液汤加味:玄参30g,麦冬20g,生地黄20g,阿胶15g,白芍 30g,炙甘草 5g,荆芥炭 15g,石斛 15g,当归 10g,桃仁10g。 (4)气血两虚证(70 例):肛门坠胀,排便无力,出血量少、血色淡红,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食少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虚无力。治以气血双补,方选补中益气汤合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30g,甘草 6g,太子参 15g,当归 15g,升麻 12g,柴胡 9g,炒白术15g,川芎 15g,白芍 15g,生地黄 15g,伏苓 20g,地榆炭 15g。以上中药均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酌情服药7~20d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按文献[2]执行。治愈:便血控制,其余兼夹症状消失。好转:便血量减少,其余兼夹症状好转。无效:便血及其余兼夹症状无改善。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各证型均全部有效。

表1 便血患者治疗结果 (n)

3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男性,36岁,2010年1月11日来诊。患者2d前因醉酒露宿于外,次日大便时肛门射血状出血,乃来求治。询知大便时肛门出血,先血后便,呈射血状出血,色鲜红,出血量多,伴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肛沿潮湿,有抓痕,并有血迹,肛门指检可扪及柔软包块,未扪及硬性固定包块,肛门镜下齿线上(KC位)3、7、11点位痔核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部分弥烂,破溃、出血。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便血——内痔出血(风伤肠络),治以清热疏风、凉血止血,方选槐花散加减:槐花15g,荆芥15g,枳壳 10g,地榆 15g,防风 10g,当归 15g,黄芩 15g,甘草 5g。 每日 1剂,水煎取汁600mL分3次温服。服用1剂后症状开始减轻,服用3剂后出血停止,其他兼夹症状消失。大便隐血阴性。肛门镜下见齿线上(KC位)3、7、11点位痔核黏膜轻微充血水肿。继续服药3d;肛门镜下见齿线上(KC位)3、7、11点位痔核黏膜恢复正常。

4 讨 论

便血属中医学“血证”范畴,本症既可以单独出现,又常伴见于其他病症的过程中期病房及有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其治疗不外乎治火(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治气(气血休戚相关,治气必先理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三大原则。治便血有“远血”、“近血”之辨,本观察所治便血,为痔疮出血或肛裂出血,按病机有风伤肠络、湿热下注、阴虚津亏、气血两虚等4证,临证需要全面了解病情,准确辨证方能收效。中药治疗此类便血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但个别病例若疗效不佳或无效,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1]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

猜你喜欢
肛裂内痔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肛裂可以自愈吗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创灼膏治疗Ⅰ、Ⅱ期肛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30例肛裂手术临床治疗分析
混合痔吻合器内痔切除闭合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评估和控制对策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肛裂防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