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白鹅的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

2011-06-21 06:40李恩发河南省固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1年19期
关键词:皖西养鹅固始县

文│李恩发(河南省固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皖西白鹅是在皖西、豫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的地方优良鹅种,于1989年被《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为切实加强对皖西白鹅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河南省固始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03年组建了固始县恒歌鹅业有限公司,并依托该公司,挂靠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门从事固始鹅的保种选育和产业开发工作。

一、解读成效

1.保存了优良性状。通过多年保种选育,皖西白鹅所固有的“体态高昂、气质英武、体型中等偏大、全身羽毛洁白、鹅头顶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等外貌特征和其早期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耐粗饲、屠宰率高、肉质好、产毛量高、羽绒蓬松质佳等优良性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2.选育出新的品系。选育出以产肉性能为主的固始鹅“快长系”和以产蛋性能为主的固始鹅“蛋多系”,这两个品系很好地提高了生产性能。目前,固始鹅原种场拥有皖西白鹅原种核心群2000多只,多父本家系40个,父母代扩繁群20000只。并在原种场的基础上,又新建了扩繁场和鹅苗孵化场,基本建立了繁育供种体系。

3.推广了三大模式。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下大力气在鹅的饲养方式上探索、总结,形成了独特的三大饲养模式:“三·八”饲养模式(三次拔绒,八个月出栏)、种草养鹅模式(舍饲)和半舍饲半放牧模式。这三种模式在鹅产业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引导了产后消费。围绕促进鹅业发展,积极引导、推广了颇具地方传统特色的 “固始汗鹅块”和“固始鹅块火锅”消费,这种鹅肉的吃法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在本地城市及信阳、霍邱等周边城市得到迅速推广。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每日农经”栏目还专门制作了《固始鹅块火锅的背后》专题片在全国推广。一个特色小吃带动一方养鹅业,目前,仅固始县一年消费鹅就在百万只以上,有力地带动了固始县及周边地区鹅业发展。

二、探究做法

1.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2010年,固始县恒歌鹅业有限公司下属的固始鹅原种场通过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验收,河南省畜牧局也经常派专家到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在实践中帮助完善保种选育方案。虽然固始县财政资金比较紧张,但只要在鹅育种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县政府领导都会给予及时帮助与支持,让保种工作顺利进行。在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固始县政府还出台了系列鼓励支持鹅养殖的专门文件。在2008年县政府出台的文件中规定,对年出栏2000只固始鹅的场户,政府一次性给予奖励2万元;2010年县政府出台的文件规定,对一次性出栏5000只固始鹅且种植牧草在30亩以上的场户,政府一次性给予奖励5万元。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鹅产业发展。

2.制定完善保种方案,面向市场开发新品系。保持皖西白鹅的外貌特征,围绕提高鹅的早期生长速度和成年体重的目标,恒歌鹅业公司完善了保种方案,采用了多父本家系轮回交配保种法对皖西白鹅进行保种,同时对皖西白鹅进行“两个方向”的选育,即培育两个专门化的品系用于商品生产。两个品系即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成年体重大的专门化皖西白鹅父系和产蛋率高的专门化皖西白鹅母系,用这两个品系组合成配套系,生产皖西白鹅商品代用于社会推广。

3.加强技术培训,推广三大饲养模式。自2003年起,恒歌鹅业公司组织专家制定实施了“四推两改一防”的养鹅综合配套技术,即:推广良种、科学的饲养管理、种草养鹅、适度规模养殖;改自温育雏为人工温室育雏、改单一谷物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实行疫病综合防治措施。固始县恒歌鹅业公司还统一制定了皖西白鹅标准化饲养规程、防疫制度和免疫计划,编写了技术培训资料。通过技术培训,重点推广三大饲养模式。

(1)“三·八”饲养模式。以八个月为一个养殖周期,经过三次拔绒,然后出栏的一种饲养方式。皖西白鹅是一个肉绒兼用型鹅种,具有绒朵大、绒质好、羽绒产量高的特点,一个生产周期可拔三次绒,三次取绒可卖45元左右。第一次拔羽绒是在鹅养殖到120日龄,以后每隔40日龄可再拔一次绒。固始县生态条件优越,境内沟塘湖堰众多,特别是具有一些滩涂区、蓄洪区、林区等具有天然放牧资源的区域,采用这种饲养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皖西白鹅的养殖利润。

(2)种草养鹅模式。在养鹅的成本中,饲料占70%以上。优质青绿饲料能充足供应,则补饲的精饲料就减少,养鹅的成本就降低;反之,养鹅的效益就会变低。种草养鹅不仅可以保障养鹅所需优质青绿饲料的持续稳定供给,而且由于优良牧草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养鹅的经济效益。为此,开展了牧草的人工种植、品种选择、高产栽培技术、牧草常年均衡供应生产等的研究和推广。如黑麦草—墨西哥饲用玉米(菊苣)轮作、黑麦草冬闲田地间作,基本上做到了冷暖季节型牧草的合理搭配,解决了鹅对牧草的需求,可有效推动皖西白鹅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采用此法,皖西白鹅一般在100日龄左右出栏。

(3)半舍饲半放牧模式。养殖场户在充分利用自然饲草资源的前提下,在养殖场附近种植相应牧草,补饲部分原粮,不拔毛,饲养到合适日龄进行销售。这种饲养模式的特点是饲养期短,周转快,风险小。

4.创新开发机制,推进固始鹅产业化开发。为推进皖西白鹅的产业化开发,2007年3月,固始县恒歌鹅业公司联合固始县内的种鹅饲养户、商品鹅养殖大户、鹅业经济人及县内成鹅宰杀大户等成立了“固始县天鸿养鹅专业合作社”。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发展鹅产业。在运行模式上,固始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养殖户为依托,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机制,以“订单”方式与养殖户签订种蛋、商品鹅保护价回收合同,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现已形成了集保种选育、种鹅生产、种蛋回收孵化、鹅苗投放、商品鹅养殖回收及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格局。

5.依靠科技支撑,大力挖掘生产潜力。在皖西白鹅孵化方面,恒歌鹅业公司在实践中成功总结出的机械孵化技术,打破了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2000年以前,农户一直沿袭“老母鹅抱小鹅”自然孵化方式,一只老母鹅一个月只能孵化出10余只小鹅,用这种传统方法来搞养鹅生产,生产效率相当低,而且老母鹅抱窝对其本身的体质影响也非常大,且这种模式相当费工,无法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此,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实践中探讨出皖西白鹅的机械孵化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改善,终于掌握了皖西白鹅的大批量机械孵化技术,从而降低了鹅的制种成本,破解了鹅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有力地保证了鹅产业化开发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皖西养鹅固始县
Can or Can’t ?
固始县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回马枪
固始县香菇产业发展浅析
回马枪
养鹅失误失败教训100例
为发展养鹅产业鼓与呼……
杨老师鹅业信箱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