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1-06-21 08:19刘亚玲
海南医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高血糖高尿酸患病率

刘亚玲

(全州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全州 5415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高蛋白、高嘌呤类食物的大量摄入,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1]。高尿酸血症(HUA)常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是代谢综合征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探讨HUA血症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本文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体检的7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0例,男445例,女305例;年龄18~70岁,平均(45±11)岁,所有体检者1个月内均无抗生素、调节酸碱平衡类药物的服用史,排除较大手术史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建议的MS论断标准[2]。

1.2 检测方法 凡是到我院的体检人员由体检中心医师专人负责,采取体检者空腹12 h静脉血,血糖及血脂采用氧化物酶法测定,血尿酸采用尿酸酶法测定,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进行测定,同时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3]。HUA按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诊断标准[4],即女性绝经前HUA>356 μmol/L,绝经后女性和男性HUA均>416 μmol/L。MS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的诊断标准[5],具备以下4项MS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包括(1)体质指数(BMI)>25 kg/m2;(2)高血糖:空腹血糖(FPG)>16.1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7.8 mmol/L,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3)收缩压(SBP)≥140 mmHg(18.66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12.00 kPa)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甘油三酯(TG)≥1.7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对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各指标的患病率比较 本研究在750例体检者中发现,HUA检测结果阳性占有效率的14.7%(110/750);其余640例为正常尿酸组,两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血脂、血压、血糖(即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肥胖、高血糖、低HDL-C、代谢综合征共计8项具体指标)的异常率都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各指标的患病率比较

2.2 MS组和非MS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 两组比较,MS组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8%,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见表2。

表2 MS组和非MS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

3 讨论

据相关报道,我国MS患病率已高达16%~24%,而与MS密切相关的HUA患病率己超过10%[3]。本研究在750例体检者中发现,HUA检测结果阳性占有效率的14.7%,MS患病率为22.7%,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6]。本研究两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血脂、血压、血糖(即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收缩压增高、舒张压增高、肥胖、高血糖、低HDL-C、代谢综合征共计八项具体指标)的异常率都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总体来说,高尿酸血症中常常伴发血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受损(IFG)、血总胆固醇(TC)、TG、高血压病均明显升高,但脂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尚不清楚[4]。IFG、TC、TG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联系主要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后者在糖酵解途径中对关键酶三磷酸甘油酸脱氢酶活性下降起了主要作用[7]。而高血压也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组织缺血,减少尿酸分泌,增加乳酸生成,使尿酸水平升高。此外本研究还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密切相关,说明控制体重可能会起到预防高尿酸血症的作用,进而减少其他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增高,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较大,这点与笔者的预料一致,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8]。

本研究两组比较,MS组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尿酸血症常伴发代谢综合征的机制可能是由于高胰岛血症降低了尿酸的排泄,或者游离脂肪酸(FFA)代谢诱导代谢综合征转变的副产物[9],但两者之间联系的具体机制有待于临床的进一步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10],血尿酸每增加1个标准差直接导致MS的患病率增加35%。因此可见HUA已成为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根据HUA和MS的病因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临床上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9]。本研究中通过随机访谈的形式,对受试者关于高尿酸血症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试者对高尿酸血症认知程度不够,并存在一些误区。因此,本研究经过调查总结发现只要注意以下两点便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11]:(1)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豆类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此外,由于饮酒常伴食富含嘌呤和蛋白的食物,海鲜也是公认富含嘌呤的食物,因此已患病的患者应适当节制此类食物。(2)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充分的锻炼: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睡眠不足、心理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与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也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再加上测试者锻炼次数的普遍减少,这些都构成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总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压、血糖等多因素具有相关性,提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二者关系密切。临床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从饮食,精神,锻炼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地防控。

[1]Chiou WK,Wang MH,Huang DH,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 and metabolic syndrome:differences by sex and age in Taiwanese[J].J-Epidemiol,2010,20(3):219-224.

[2]Shan Y,Zhang Q,Liu Z,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adults over 40 years:a population study from Central China[J].Nephrology-(Carlton),2010,15(3):354-361.

[3]张小雁,沈宗姬,郑海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2(2):12-14.

[4]文 冲,武海平.健康教育路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11,22(3):146-147.

[5]邓子妮,王 波.海口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4):2671-2672.

[6]Ohsawa I,Inoshita H,Ishii M,et al.Metabolic impact on serum levels of complement component 3 in Japanese patients[J].J Clin Lab Anal,2010,24(2):113-118.

[7]Fraile JM,Torres RJ,de Miguel ME,et al.Metabolic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in gout patients[J].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2010,29(4-6):325-329.

[8]姚 震,马瑞莲.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策略[J].海南医学,2011,22(3):8-13.

[9]曾 智.简阳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华西医学,2009,24(7):1732-1734.

[10]Shah A,Keenan RT.Gout,hyperuricemia,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ause and effect?[J].Curr Rheumatol Rep,2010,12(2):118-124.

[11]Hsieh SD,Muto T,Tsuji H,et al.Clustering of other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Metabolism,2010,59(5):697-702.

猜你喜欢
高血糖高尿酸患病率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