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关联性的临床研究

2011-06-28 12:56李迎杰李东复魏丽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乙型肝炎多态性

李迎杰 李东复 魏丽娟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二病区,辽宁 锦州 121001)

乙型肝炎病毒 (HBV)并不直接导致肝细胞损伤,主要通过机体一系列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具有某些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Ⅱ等位基因型的人易发生HBV持续感染。本文采用顺序特异引物PCR(PCR-SSP)方法,以健康人作对照,对吉林地区汉族32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多态性基因 (HLA)-DRB1进行检测,从免疫遗传角度探讨吉林地区CHB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研究对象 CHB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5~50〔平均(38.5±15)〕岁,临床诊断符合CHB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并且排除有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0~70〔平均(40±12)〕岁。均有乙肝病史,均经肝穿活检确诊;ASC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0~60〔平均(38±12)〕岁;健康对照组39例,其中男20名,女19名,年龄20~45〔平均(30.5±10)〕岁。CHB组、肝硬化组、ASC组、健康对照组在性别与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同时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将其中的102例HBV感染者分为HBV-DNA阳性组(≥1×103拷贝/ml)和HBV-DNA阴性组(<1×103拷贝/ml),比较两组间HLA-DRB1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

1.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HERMILE E383K型高速台式低温离心机(德国)、HYBAID PCR仪(英国)、BDME20微型电泳仪(中国);DNA提取试剂由AXYGEN BIOSCIENCE(原杭州维特浩生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Marker(DL2000)、dNTP、Taq酶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分别取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肘静脉血5 ml,2 ml注入依地酸二钠(EDTA-Na2)抗凝管中,抗凝血颠倒混匀以备提取DNA;3 ml注入普通试管,自凝血立即以10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后取血清测HBV-DNA载量。

1.2.2 HBV-DNA测定 取患者血清样本以及试剂盒中的对照品100μl,分别加入0.5 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不同的DNA提取液提取DNA,具体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试剂盒购自深圳匹基公司,引物由该公司设计并合成),定量PCR分析仪(美国罗氏公司)扩增测定DNA含量。

1.2.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提取 采用全血DNA抽提纯化试剂盒(AXYGEN SCIENCE)。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基本过程:红细胞被裂解后,被保留的白细胞经过清洗剂及蛋白酶的处理,将DNA从核中释放出来。然后,用蛋白清除剂清除沉淀蛋白及RNA。最后,用乙醇沉淀DNA。DNA提取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含量,A260/A280为1.65~2.0。DNA置-20℃冰箱保存。

1.2.4 PCR扩增 根据参考文献〔2〕设计出扩增DRB1片段的通用引物6对,选用人生长激素(hGH)基因片段作为内对照,引物序列及扩增长度见表1,所有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公司合成。采用PCR-SSP方法进行DRB1等位基因的扩增,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3 min;循环参数为94℃变性45 s,65℃退火45 s,72℃延伸 60 s,循环 30 次;最后 72℃再延伸5 min。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在紫外灯下观察HLA-DRB1等位基因表达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各组间等位基因的比较、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χ2值及P值。

表1 PCR扩增引物序列及扩增长度

2 结果

2.1 HLA-DRB1基因PCR-SSP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见图1。

图1 HLA-DRB1基因PCR-SSP产物琼脂糖电泳结果

2.2 HLA-DRB1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分布情况比较 见表2,表3。CHB组HLA-DRB1*0701基因频率为10.94%,健康对照组频率为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0701在肝硬化组基因频率为12.5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健康对照组与ASC组基因频率较高的位点为HLA-DRB1*0301/04(15.38%),但与CHB组、肝硬化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其他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在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2 CHB组、AS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情况〔n(%)〕

表3 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比较〔n(%)〕

3 讨论

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在某些免疫细胞表面,作为辅助性T细胞CD4+的识别标志之一,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HLA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Ⅱ类α链和β链的远膜区有一个抗原结合槽,与疾病相关的关键性氨基酸分布其中,序列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由每个等位基因编码的,由于HLA-Ⅱ类分子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导致了抗原结合槽的构象、结合及递呈抗原肽递呈T细胞的效率不同;HLA-Ⅱ类分子呈递外源性抗原肽给予CD4+T细胞,促使其活化,分化为效应细胞(Th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影响疾病的转归。有研究表明CHB患者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紊乱现象,主要表现为T细胞数量失衡和活化异常〔3〕。

有关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报道很多〔4~6〕,本研究以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CHB、肝硬化及HBV复制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吉林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RB1*0701等位基因型与CHB相关,可能是CHB易感基因或连锁基因,与钱毅等〔7,8〕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韩瑜〔9〕等的结果不同,可能与样本量、地域等因素有关。HBV导致肝细胞损害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研究未发现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HBV的复制状态存在关联。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12):881-91.

2 Olerup O,Aldcner A,Fogdell A,et al.HLA-DQB1 and-DQA1 typing by PCR amplification with 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in 2 hours〔J〕.Tissue Antigens,1993;41(3):119-34.

3 刘春华,崔速南,刘靓雯,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2):1825-8.

4 杨 磊,王丽君,时广利,等.HLA-A、HLA-B、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肺癌患者遗传易感相关性的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0:26(7):612-9.

5 黄晓晖,陈思东.HLA-DRBI*0701基因与吸烟在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中的交互作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2):7-10.

6 潘焕峰,李东复,孙天虹,等.原发性肝细胞癌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DR抗原表达的关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15(5):357-61.

7 钱 毅,章 廉,梁雪梅,等.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与HLA-DRB1*02,07,09 的相关性〔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67-9.

8 袁俊华,孙成刚.山东地区慢乙肝的预后与HLA-DRB1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4):236-7.

9 韩 瑜,马 宁,焦立新.HLA-DRBI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4):741-4.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乙型肝炎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广东汉族人群Penta D基因座off-ladder稀有等位基因分析
贵州汉族人群23个STR基因座的OL等位基因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蒙古斑在维吾尔族新生儿中分布的多态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