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2011-07-17 10:25李红果徐志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太极拳收缩压原发性

李红果 徐志文

(长安大学 陕西 71006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血压越高,患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肾病的机会越多。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者的95%以上。降压治疗能减少35%-45%脑卒中事件;20%-25%心肌梗塞;超过50%的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的副作用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一项传统健身运动项目,研究表明太极拳练习对降压有很好的疗效,但迄今为止,太极拳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血压文献报道多是经验性的,小样本量的。目前国际公认,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或系统评价是检验一种治疗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可靠的方法。其中系统评价是通过对以前研究结果的再分析,从而降低了偏见和主观性的一种科研方法,其研究价值日益得到医学界和卫生决策部门的认可和重视。本文拟对所有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综合评价太极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⑴纳入标准:

①原始资料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

②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③有无随访,是否采用盲法不限;

④限于中文或英文发表的文献。

⑵排除标准:

①原始资料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

②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研究;

③原始文献试验设计不严谨(如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不规范、样本资料交代不清或不全等);

④重复发表的文献。

1.2 、干预措施

纳入标准:实验组用太极拳干预,对照组无干预;实验组用太极拳+药物干预,对照组药物干预;实验组用太极拳+药物干预,对照组其他疗法+药物干预(其中使用的太极拳流派和太极拳运动时间不限)。

排除标准:太极拳干预继发性高血压。

1.3 、观察指标

平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有效和无效事件数。

1.4 、检索策略

计算机联合手工检索Pubmed,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2011年2月前的相关文献。并根据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检索,以免遗漏任何符合标准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太极拳、高血压”,英文检索词为“(shadow boxing OR Taijiquan OR Taichi )and(hypertension OR high blood pressure)”。

1.5 、文献质量评价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质量记分法,①患者是否是真正随机分配到治疗组或对照组,并保证观察者和患者在分配前不知道将分在哪一组(随机2分,2分=描述正确的随机方法;1分=作者叙述为随机);②是否除所要研究的干预措施外,其他处理两组一致;③是否采用盲法(盲法评分0-2分,2分=患者和试验者双盲,且叙述其方法;1分=作者叙述为双盲;0分=非盲法);④是否存在排除偏倚(是否描述是失访及失访的原因记为0-1分);RCT总分为1-5分,3分以上为高质量的研究,1-2分为低质量的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的质量评价,如意见不一致,讨论协商解决。

1.6 、统计分析

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选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 MD)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计数资料的疗效效应量选择优势比(odds ratio, OR)和95%CI表示。对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判断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是否一致,若多个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最初检索鉴定出中、英文文献共53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46篇,英文文献7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全文,符合纳入标准并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共5篇,均为中文文献。其中2篇文献的结局指标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均值,3篇文献的结局指标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事件数。纳入的4个研究为低质量研究,仅一个研究详细描述了盲法的使用方法并进行随访,为高质量研究。各纳入研究的试验特征和质量评估详见表1和表2。

表1 :纳入研究的5篇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情况

表2 纳入研究的5篇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质量学评估

2.2 、研究结果

2.2.1 、收缩压

图1 :太极拳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变化的Meta分析

2项研究报告了太极拳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收缩压平均变化(总例104)。因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Chi2=5.62,P<0.05,I2 =8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均数差18.93,95%的可信区间为[8.16,29.71],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图1),说明太极拳运动在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方面是有效的。

2.2.2 、舒张压

2项研究报告了太极拳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舒张压平均变化(总例104)。因各研究间具有较好的同质性(Chi2=1.71,P>0.05,I2 = 4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均数差8.95,95%的可信区间为[5.61,12.30],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图2),说明太极拳运动在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方面是有效的。

图2 :太极拳治疗组与对照组舒张压变化的Meta分析

2.2.3 、疗效

图3 :太极拳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

纳入的3篇文献(4组对照)均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等级标准评价疗效。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 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本研究将原文献中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合并为有效率。因各研究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Chi2 = 7.85,P=0. 05,I2 = 62%),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OR值为4.59,95%的可信区间为[2.55,8.24],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图3),说明太极拳运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有效的。

3 、讨论

太极拳运动,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效,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尤其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情况下,更能显现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主要的太极拳流派有杨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简化太极拳等,各种流派太极拳的运动量不一样。所纳入的5个研究使用了简化太极拳(24式或48式)或陈式太极拳,运动观察时间为9周-8个月,分析显示,太极拳运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有效的,在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都是有效的。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耳鸣、水肿、失眠等范畴。多为素体阳盛,肝阳上亢,或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阳上亢,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宫;或肾阴亏虚,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太极拳运动奉行“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原则,一切动作都在意念导引下进行,太极拳以意引气使气血畅通于周身经络,调整阴阳,发挥其“抑亢助虚”的双向调节效应,从而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状态。现代医学认为,太极拳运动影响血压的可能机制之一是长时间系统的太极拳训练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换增强,调节机能更为协调。郑松波综述认为,系统太极拳训练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自分泌和旁分泌这一调节网络的综合影响,可能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血压降低的重要机制。

根据对心、脑、肾的损害程度还可将高血压分为三期:Ⅰ期无心脑肾损害;Ⅱ期有心脑肾损害,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Ⅲ期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规律性太极拳锻炼可以作为临界高血压和一期高血压患者的替代疗法或主要疗法。国内专家认为对于处在第2、3期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太极拳中一些最自然、放松的动作,如左右野马分鬃、左右揽雀尾、左右倒卷肱、原地云手、收势等,编成太极操进行锻炼。但血压持续在200/120mmHg以上,或伴有脑和肾脏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严重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绞痛等症状,轻度运动后血压明显升高的高血压病人不适合练太极拳。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由于纳入的样本含量仍较少,从而使结果的精确性和检验效能较低;入选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所有研究虽为随机对照试验,但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不明确,且多数研究无盲法实施,因此可能产生选择、实施和结果测量偏倚,从而影响结果及其论证强度;最后纳入试验患者的病情程度不同,即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治疗后的随访时间也不明确,仅有一个研究报道了3个月的随访时间。所以太极拳运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是有效的,但尚需要有严格设计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另外太极拳运动的不同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用的差别,太极拳运动对不同分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用的差别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RCT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8.

[2]方志敏,徐佩茹,徐秦.依普利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2005;5(2):85-89.

[3]Jadad AR, Moore RA, Carroll D, et a1.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 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 Control clin trials.1996,17(1):1.

[4]孙芹芹.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5]陈香仙,吕慧青.太极拳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及RBC膜钠、钙泵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9-1361.

[6]王纯,卢文,吴中远.太极拳与步行运动对高血压的康复疗效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35-3536,2543.

[7]罗华.太极拳配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3):43-44.

[8]王豫.太极拳和健身操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之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44-45,55.

[9]郑松波.太极拳健身原理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10]黄聪敏,向召斌.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辽宁体育科技.2008,30(2):35,40.

猜你喜欢
太极拳收缩压原发性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