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管理

2011-07-17 10:25路锋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竞争力变化

路锋辉

(长安大学 陕西 710064)

1 、引言

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步入其快速成长时期,高校体育事业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常,高校体育事业的内容主要是指,大学体育课程,大学全民健身活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体育学科建设等四大板块。前两项是普通高校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必修课”,后两项主要出现在部分重点大学。然而,随着体育的深化发展,在高校体育事业领域却出现了种种问题。例如,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下降之间的矛盾;高校体育部门承担学校全民健身义务之时,却没有相应的决断权利和激励机制相对应;高水平运动建设遇到资金问题,在学校有限投入和寻求社会赞助之间徘徊而不得进;体育学科建设中突出的矛盾在于学生就业率与学科的社会需求之间,等等,诸如此类种种,如何有效调合上述种种矛盾,使高校体育事业在现阶段得以全面发展?怎样将种种矛盾之间的冲突降低的最低限度?等等。笔者试图通过战略管理统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战略管理为切入点引导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期进入更加有序而充满活力的发展阶段。

2 、战略管理释义

一般来讲,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几个主要部分。作为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战略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突出表现在管理的计划功能上。有学者总结了战略管理与一般管理的诸多差异,如表1所示。

战略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战略管理具有系统性,有助于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在进行战略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变化的外部环境、竞争环境、组织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发展的机遇。其次,战略管理强调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与组织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同时安排组织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随战略而变革,使组织通过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变化对付变化,并发展出新的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第三、战略制定的着眼点主要是未来,而非眼前,尤其关注未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的长期性和未来性特征益于引导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恰如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犹如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就迷失方向,即使飞机有幸不坠落,也有耗尽燃料之险。第四,战略管理具有主动性特征,强调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培植。战略管理除了关注组织或系统未来环境变化以外,还特别强调组织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相应调整的能力。“追求竞争力是战略管理的核心,也是设计应用战略管理过程的核心”。

战略管理的功用在于,它可以为组织提供一种感知环境变化的手段,有效地帮助一个组织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战略性的部署和调整,从而有助于组织利用自身的优势。正如克拉克·科尔所说的那样:大学“求得发展最大的压力不在于是否能找到教师,而在于是否能找到管理专家”。

3 、基于战略管理的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分析

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进行分,在理论意义上必须具有以下三点内容:

3.1 、把握高校体育事业全局,突出校本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内容主要包含课程、学科、高水平运动队和全民健身这四个方面。把握全局在于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资源分配,突出核心竞争力在于根据高校的特点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内容,使该高校具有自身的特色,凸显战略管理之长。一般来讲,大学体育课程和全民健身是高校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内容。体育课程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在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突出在高校参与体育程度,或者高校体育人口的发展。高水平运动的竞争力在于通过体育宣传高校,或是寄予竞技成绩,或是寄予参赛的影响力。学科的发展是部分高校本身的特色,纵观国内高校具有体育学科发展的高等学校还属少数,这本身就是其竞争力的体现。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这一内容上的竞争力应给予学生的能力水平,而非学生的就业率。明确了高校体育发展内容的竞争力所在,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具有倾向性的发展本校体育事业则符合战略管理的要求。

3.2 、注重高校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大学体育竞争力与之相适应。

高校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是社会、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变化,还应考虑分析体育领域的发展变化,另外,政治、经济等发展变化也是影响学校决策的因素之一。关于文化的发展变化,作为高校不应表现为适应,而是引领文化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体育事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为高校适应外部变化的有效切入点。大学作为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与外部变化的相适应则相对容易,因为大学这一类社会组织其开放性较为显著。

3.3 、着眼高校体育事业的未来,引导大学体育协调发展。

高校体育事业的未来定位不仅是引导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目标依据,也是高校体育事业处理当前任务的动力机制。基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内容,其目标定位应为清晰,否则战略何在?关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定位,应积极配合其他部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未来目标,体育课程作为保障健康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所以,大学生体质下降,体育课程不应承担全部责任。众所周知,饮食、作息、心理等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条件,如何将这些因素整合?使大学生体质健康得以改善,在战略部署上必须清晰。关于高校内全民健身性活动,传统上隶属于体育部门和学校工会的工作任务,然而随着体育深化发展,体育部门的职能已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如何将学生与教师的大众性活动结合起来。体育部门的发展定位应厘清。体育部门的权责利关系应完善。关于学科发展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定位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就业率被重视,或被轻视,学生的能力始终是其未来定位的重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定位是引导大学协调发展的基础,必须明确而清晰。

表1 :一般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比较

4 、结语

战略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何体现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中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借助战略管理,则更加清晰其工作任务,对于不同的工作内容如何有效地协调之,促进之,突出之,等等都已作出相关的分析和界定。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首先在识别适合自身的战略定位,明晰工作任务,其次,突出核心竞争力,使高校体育成为与外界进行对话的重要的工具,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后,高校体育事业应致力于主动发展,引领文化发展,彰显高校的功能。

[1]Aiping,Zhan.A Study of recent developments of institutional plan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Theory and Policy Studies in Edu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2002.2.25.

[2]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

[3]富饶.新经济时代企业应对的策略.中外管理导刊,2000(7):14-16.

[4]希特[美],霍斯基森[爱尔兰],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克拉克·科尔[美],陈学飞,陈恢钦,周京等译.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3.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竞争力变化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从9到3的变化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这五年的变化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日本竞争力
鸟的变化系列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