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华精神锻造时代精品——随李从军同志采写《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的回顾与感悟

2011-07-26 13:36刘思扬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林州从军红旗渠

□ 刘思扬 赵 承 朱 玉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新华社10月16日播发,作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赵承)

10月16日上午,工作台前,编辑们紧张地敲击着键盘,《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文,随着键盘的哒哒声上天。那一刻,我们紧绷的神经陡然松弛下来,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感慨……

《守望》一稿的采写,源于9月份我们跟随李从军社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在从军同志带领下,锤炼思想,深入采访,构思写作,修改打磨,走过的是一条艰辛备尝的锻造精品之路;更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那是以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工作的自觉,是超越自我的创新,是新华人在新闻之途跋涉中永不停息的奋斗,收获了宝贵的财富。

立意:思想的高度,决定影响的力度

“红旗渠精神是一个由头、一个线索,重点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升华,以及当代昭示,这是有现实意义的,不能游离出去。”

——李从军

“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四句话,道出了红旗渠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十六个字,昭示着当代人理想、奋斗、坚韧、奉献的主题,是《守望》这篇稿件闪光的思想和灵魂。

有了它,文章才具有穿透力,才能震撼读者、感动时代。

而这一主题的提炼,经历了一个艰辛的攀登过程。

“要到蕴藏新闻富矿的地方去,真正把‘金子’挖出来。”

从军同志出访欧洲前,把寻找“走转改”活动联系点任务交给总编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挖金子”。

“注重‘走转改’活动的实效,真正写出一篇时代的精品。”从一开始,他就抱有这样的思想。

在欧洲访问期间,从军同志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多次通过越洋电话详细听取线索征集情况汇报,反复斟酌、精心挑选,红旗渠便从全国“新闻富矿”中挖了出来。

为什么要选择红旗渠?

从军同志做过这样的解释:我们所选择的主题,必须是时代所需要的,人民所呼唤的。在红旗渠这样一片特殊的土地上,去寻找时代精神,去挖掘时代价值,现实意义重大。

红旗渠是一个老典型,但是以当代的眼光去审视,经过新翻之后,完全可以发掘出它的时代意义。而且,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

“最佳之新闻,即予最大多数人以最大兴趣者。” 邵飘萍曾这样说。以时代要求审视我们的新闻工作,是新闻作品生命力的源头。

如何在这半个世纪前开掘出的红旗渠上进行时代挖掘呢?

从初步选定红旗渠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思索着,努力寻找着。

9月19日,上午。刚刚回国,从军同志便听取了我们先期到红旗渠所在地林州了解的有关情况汇报。

“在林州,我们感觉到红旗渠的精神仍在感染着当地百姓。我们想通过挖掘红旗渠的当代故事,寻找红旗渠精神,呼唤红旗渠精神。”这是我们采访回来后的设想。

从军同志并未立刻作答。他拿起书案上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翻读着。

当念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时,他停了下来,说道:“半个世纪过去了,红旗渠精神穿越时空,既有历史的传承,又反映时代特质,也是当代要呼唤的,在未来岁月中仍然会发生作用。要将红旗渠精神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突出时代的昭示。”

是啊,当林州从落后迈入小康,当中国从贫困走向富足,当社会某些地方出现精神缺失,我们该如何对待曾经拥有的那种精神?该如何继续耕耘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这不正是这个时代需要作出回答的吗?!

当天下午,从军同志再次召集我们座谈。

主题是:写什么,如何写?

他提出,当代红旗渠精神的特质应该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找到它,提炼出来。这样,文章才有灵魂,故事和细节才有线索。”

他想到了《列子》中的《愚公移山》,谈到了刚刚出国参观过的日内瓦湖畔800多年前修道士背石垒墙建造的葡萄园……

他甚至提出行文的方式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以人带事,还是以事带人?”“标题如何既凝练又深刻?”

思想的机器已经开动,我们也兴奋起来。

从思考之初,林州的调研便有了很高的思想站位。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9月20日,我们随从军同志登上了前往安阳的火车。

火车刚刚启动,车厢里,一场讨论再次进行。

我们谈了对红旗渠精神的一些考虑,从军同志听后说:“昨天确定要去,我晚上就没有睡好觉,看了所有能查到的资料,做了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概括:当年红旗渠精神体现了‘矢志不移,奋斗不息’的内涵,今天继续传承;当代红旗渠精神展现出‘富足不毁,自强不已’的特点,又有新的超越? ”

“虽然林州百姓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目前还没达到富足的程度。”我们提出。

他沉思片刻,说:“是有这个问题。”

刘思扬提出:“能不能改为‘富而不毁’ 或‘富而不惑’?”

从军同志说:“可以,就叫‘富而不惑’。”

他说:“先做一些思考,有个想法,便于科学有效收集素材。但是,这样的主题行不行,要听取当地人的意见,更要在采访的实践中去检验。”

——新闻策划的原始冲动都应该服从这一尺度:即以事实为根本,以时代的需求为价值取向。

车至安阳,转乘汽车,到达林州时已是华灯初上。

晚上9点多,林州市宾馆会议室的灯亮了起来——又一场交流开始了。

当夜,我们与林州市负责人座谈,市委书记郑中华、市长王军、市委宣传部长路德军,以及熟悉红旗渠历史的解说员李蕾,分别谈了对红旗渠精神的认识,并介绍了林州“钢铁大王”李广元、“铁姑娘”郭变花等鲜活的典型。

郑中华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人,他充满激情地说,改革开放后,我们积累财富三十多年了,应该唤醒精神的回归。“我真想站在太行之巅,大喊一声:‘回来吧,我们曾经有的那种精神!’”

半个多月来酝酿于心的想法,我们在林州感受到了共鸣。

从军同志说:“听了你们的发言,至少可以有几个对当代的启示。第一,永远保持燃烧的理想和激情,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第二,一往无前,坚无不摧,始终保持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勇气。第三,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始终保持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第四,造福社会,奉献人类,像红旗渠的水滋润干涸的大地。第五,在物质丰裕的今天,不为所惑,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保留着心中那块净土。”

大时代的大主题,在交流中拓展,在思考中升华。

在林州的那几天,我们从重修红旗渠现场,到太行山深处小山村,从企业车间,到林州普通人生活,在采访中感受着当代红旗渠儿女的精神风貌,把握着历史和精神的传承与脉动。

“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一个具有昭示意义的时代主题,正是在采访、思考和关注中,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我反复思考,当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四不’的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从军同志说。

“我们就是要用这‘四不’回答总书记提出的‘两不’,也就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

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听从时代的召唤,关注群众的呼声。

记者感悟:只有占领了思想的高度,才能追求到最大化的新闻价值,才能有新闻的高度,影响的力度。

采访:爱的刻度,决定新闻的温度

“调查研究,要调查出实情,想真正深入下去,必须首先能够与群众相融,在思想感情上水乳交融。”

——李从军

来林州之前,当地做好了采访的安排。但是,从军同志提出,不要按原有的日程安排,要到村里去、农民家里去、到企业中去,尽可能多地接触群众。

9月21日,沿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来到横水镇达连池村。

村边的工地上,村民们正在红旗渠里清理淤泥、砌护渠道。这是他们重修红旗渠工作中的一环。

70多岁的李顺昌,满头汗水,满手泥水。从军同志走过去,向他伸出了手。李顺昌手伸了出来,又不好意思地缩回去:“我手脏。”

从军同志一把抓住:“不脏,不脏。”

李顺昌老人说:“我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干部,更没有想到您没把咱当外人。”

没有了生疏感,李顺昌与从军同志站在渠边、庄稼地旁,顶着太阳,聊了起来。从当年开凿青年洞,到如今重修红旗渠,从生产到家庭状况,李顺昌无话不谈。

村支书王瑞增在身旁不断插话,从军同志转身问道,“作为村支书,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渠修好后,要把水蓄到我们村下水库里面。”

“对上面还有什么要求?”

王瑞增实话实说:“我最大的要求就是水源一定要保障。咱们投资这么大,万一没水,老百姓会骂的,我们要哭的。”

“你的要求我一定向市委书记转达。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王瑞增听了连声道谢。

临别时,王瑞增拉住从军同志的手不放:“下次您再来,请您到我家做客,我让老伴给您做碗手擀面。”

在林州人眼里,这碗面,就是表达亲情的最好方式。

半个世纪前,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写道:“我认为,一个记者的最基本的锻炼就是群众观点的锻炼……记者应该活动在群众中,他是人民群众中间的一个活动家,了解群众的动态,思想感情,熟悉群众的生活和问题……”

走基层,走到百姓心里去。转作风,以心交心,以爱换爱。什么样的真情实感我们捕捉不到?什么样的鲜活素材我们搜集不来?

从横水镇出发,乘车盘山而上两个多小时,我们又来到了太行深处、海拔800米高的临淇镇白泉村。

村支部书记、72岁的张福根在村口迎上来,寒暄之后从军同志和福根手拉着手登上狭窄的石梯看望了困难群众刘改枝一家。

从刘改枝家出来,夜幕已经降临。走进支部大院,灯光下,正中间摆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上铺着新桌布,放着沏好的茶水和香烟。看得出,福根提前做好了待客的准备。

看到大柳树下有一张圆形石桌和几个石凳——那应该是福根平时常坐的地方,从军同志就拉着福根在石凳上坐下。

刚一坐定,福根便讲起了白泉人的艰难,创业的“四部曲”,白泉的未来……滔滔不绝。

初秋的山里,有些寒凉,但在福根的畅谈里,我们感受到火一样的激情。

他还向客人说了不少悄悄话。村民们说,福根活到一百岁,就让他把支书当到一百岁。福根悄悄对从军同志说:“我确实还想再干20年的支书,咱想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呢。”说完,他可能觉得自己有点“贪心”,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个细节,从军同志捕捉到并在后来修改稿件时添加了进去。就是这个细节,给很多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因为它传神地表达了豪放的福根细腻的一面,不同寻常的福根寻常的一面,人物层次多起来了,活起来了。

采访中,从军同志在与干部群众交谈时,不但注意倾听他们,更注意观察他们、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他说,这样刻画人物才能更具个性、更近本质。

还有不少调研方法:采访前,从军同志和我们一起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掌握林州和红旗渠的历史及现状,并有了初步判断,这让我们能够有的放矢;采访中,把林州市有关同志也纳入报道组,使采访更具针对性;深入实地采访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全面了解情况。采访后,及时交流看法,校正自己的判断……

林州之行,从军同志每到一村、一个企业,群众总是与他相谈甚欢,像老朋友一样。当地负责人很是佩服。

从军同志说:“我过去在中宣部研究室工作,下基层是家常便饭。我当过农民,在工厂生活过,不管见到工人还是农民,都有天然的亲切感。调查研究,要调查出实情,想真正深入下去,必须首先能够与群众相融,在思想感情上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放松、亲近,说出他们想说的东西。”

▲ 2011年9月21日,在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前右)采访带领群众奋战50多年、改变山区面貌,被称为“百姓福根”的72岁的村支书张福根。这是张福根(前左)和李从军一起前往村民家。(赵鹏/摄)

他讲的是一种调研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生活观。

新闻采访走基层,要有一种使命感,带着思想去,更要有一腔热情,那是对群众的亲,对新闻工作的爱。唯有如此,笔下才能有流淌不尽的“活水”。

10月12日,福根来信了。这位小学毕业土生土长的农民,花了一天时间,给从军同志写了一封6页纸的信。福根在信里说:“您走着2尺宽的小路,拉着我的手,扶着我的肩,沿着小道又说又笑,真好,特别好。……我有72岁的年龄,20岁的干劲,要带领全村人大干快发展……”

爱的刻度,决定新闻的温度。

从百姓心中流淌出的文字跃然纸上,与用一堆枯燥的数据、没感情的材料堆砌的文章相比,是何等的风生水起。文风的改变不正于这一动一静的对比间实现的吗?!精品力作不就是在这样一动一静的转变中显现出来的吗?!

记者感悟:在著名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教授的“新闻三角理论”中,客观外界-新闻媒体-广大受众构成了密不可分的三角关系。新闻记者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将鲜活的时代变化传递给广大受众,是新闻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带着思想和感情走到群众中间,融入他们当中,与他们心心相通,新闻才有力量。

谋篇:大主题需要大布局

“写大文章,尤其是材料丰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怎么去提炼,怎么从大的方面去把握。”

——李从军

9月28日下午,北京。我们再次聚到从军同志办公室。

经过艰苦的采访,我们掌握了20多个人物故事,加上历史和现实的资料,素材十分丰富。

但,冷静地坐下来思考时,我们开始有些举棋不定了——

面对大大小小的故事,一摞一摞的材料,究竟如何布局?

从军同志看出了我们的想法,他说:“我原来担心没有故事支撑。这个问题在采访中解决了。现在有了材料,如何不让它散掉,如何不陷入局部细节中,这需要认真琢磨。”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不同的选择:

一个是,从大处着眼,总结当代红旗渠精神的不同方面,通过典型人物的刻画,穿插历史和现实的素材分别加以表现。

一个是,从小处入手,通过采访中找到的带有象征意义的系列故事,比如从一口水、一碗面、一盏灯,再到一条渠、一座山,步步提升,展现当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一个从上而上,一个自下而上;一个高举高打,一个娓娓道来。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从大的方面着眼,就需要避免“一个标题、几个故事”的传统式写法,但表达方式创新难度很大;从小的方面切入,则有一个如何提升的问题。

文章即将动笔,时间紧迫,容不得方向性错误。

究竟如何决断?

这个问题,我们从林州讨论到火车上,从火车上又讨论到北京的办公室里,设想了两个不同方向的报道提纲。

当我们将这两种想法和盘托出时,从军同志说:“红旗渠修建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要去写?我们要挖掘的是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要展现的是它对当代社会的昭示。这就需要提炼出若干个方面,明确作答。这样,文章才能立得住,才有价值。”

他说:“现在,手头掌握的故事很多,但细分析没有哪一个是规模宏大且能真正独立支撑起来的,这就必须用大的架构进行逻辑连接。故事很感人,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塑造一群人,而是要以他们的故事昭示时代。总的说,还是从大的方面布局更好些。”

这是一种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方法论。

新闻事实存在着多侧面性。新闻价值点不同,会造成我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侧重点的差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是从大处着眼,还是从小处入手,如何取舍材料、谋篇布局,必须根据文章的立意和掌握的素材而定。

文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从军同志和我们反复讨论之后,确定将文章分为理想、豪气、执着、奉献和咏叹五个部分。

但是,如何避免直白的表达,更好体现思想的内涵?这就需要找到意象。

从军同志认为:“这篇文章的表达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具象,就是采访到的人物故事;第二个是红旗渠精神对时代的昭示,包括‘四不’精神,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抽象和具象之间要用意象把它连接起来。意象,能够把具象升华为抽象,把抽象发散到具象中去。”

按照从军同志的要求,我们反复思考,认真讨论……

刘思扬提议,可否用“太行”这个意象?

从军同志在和我们讨论时,认可了这一提议,认真斟酌后,确定了“太行之梦”、“太行之气”、“太行之力”、“太行之爱”、“太行之魂”五个小标题。

《守望》一稿中,不止有“太行”这一个意象。比如写民族精神,用了“神话”的意象;写桃花嫂子,用了冬天桃花的意象;写人间大爱,用了“水”的意象……

布局完成,意象找到了,就像是画好了一条龙,我们还需要画一双眼睛让它真正活起来——

10月8日凌晨四点,熟睡中的刘思扬被电话铃声惊醒,是从军同志打来的:“我想到了一个新的题目:《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围绕着守望精神家园这条线,就可以把整篇文意打通——太行人为什么而活着?你觉得怎样?……”

此前,从军同志想到的题目不下十个。

放下电话,刘思扬再无睡意。

后来,从军同志诙谐地对刘思扬说道:“我睡不着,你也甭想睡。不知你的家人是否埋怨:这是什么领导,不让别人睡觉?”

这个题目的诞生和主线的贯穿,极为关键。因为它将文章的五个部分聚焦在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上,并且突出了传奇色彩。

这些守望精神家园的当代红旗渠儿女们为什么而活着?为理想而活着,为奋斗而活着,为执着而活着,为奉献而活着。就是这些人构成了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传奇。这条线贯穿下去,人物就提升上来。文气通畅,人物不再普通。

从军同志事后说:“那时,我才真正对这篇文章有了成功的把握。”

《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后来评价说,这篇稿件全文贯通,一泻千里,五个部分就像五个乐章,有时候低回婉转,有时候又高潮迭起,最后都像流水一样归到同一个主题,完成了一个饱满的构思。

记者感悟:古人云:“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 布局谋篇,就是对文章骨架的设计,骨架不稳,文章就立不起来。布局的大小,取决于表达的主题和所掌握的素材;布局的优劣,取决于贯穿其首尾的那股气。

手法:新闻也能成美文

“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用穿越的手法,用诗化和散文化的语言,把情景人事,思索和抒情结合起来,连类感发,写得开阔一些。”

——李从军

通常意义讲,“穿越”作为一种展开情节的特殊桥段而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行文中有一种大气壮观之美,而一般意义的新闻则是对事实中规中矩的叙述。

然而,新闻作品有时借用文学手法可生动展现主题思想。尤其在通讯写作中,运用文学中穿越手法,诗化语言,神话点染,主观介入等,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

《守望》一稿正是新闻美学的创新实践。

大框架确定后,从军同志说,从大的方面切进去,不要像过去那样,先有一个标题,然后简单地诠释标题。要大胆地将“我们”介入进去,在保持事实准确的基础上,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主观考虑、主观评价、主观想象注入进去。

时空穿越,是此文表达的一大关键突破。

从军同志一再强调,红旗渠、太行山蕴藏着无穷的精神底蕴,不用穿越的手法,就不足以充分表达。

杨贵和郑中华,两任书记,一个修红旗渠,一个重修红旗渠,五十年的穿越。

从《列子》的愚公移山神话,到今天的富太行,几千年的穿越。

还有从800多年前日内瓦湖畔的葡萄园,到太行山上的红旗渠,地域的穿越。

……

神游千仞,精骛八荒。

穿越之中,夹叙夹议,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展示了文章跌宕起伏的节奏和思想力度。

神话故事的点染,是此文表达的第二个关键突破。

传统的通讯提倡散文式写法,常将抒情与描写等文学手法运用到写作中,增强文章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守望》一文写作中,除散文式写作外,还将中国画的写意以及拙中藏巧的方法揉进了行文中,增强了立体感与意境美。神话故事的点染就是一例。

10月11日,还是在社长办公室,在稿件修改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萌生了——

中华民族起源,就是神话开篇。

从军同志提出:“每个大段落是不是可以用一个神话开始?”

这个想法的提出,源于他深入的思考: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哪一个不是为着理想和追求而献身。这些神话,特别具有民族色彩,充满东方传奇,阐释着民族精神的精粹,在中国人心灵中产生久远的影响,甚至有一种奇妙的暗示。

精卫填海的理想,盘古开天的豪迈,夸父追日的执着,女娲补天的大爱,愚公移山的奋斗,不正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不正是太行之梦、之气、之力、之爱、之魂的绝妙映照吗?

对于这一创意,我们有着一定的担心:写得好出彩,写不好容易形式化。人物和神话怎么关联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对稿件进行了新的调整。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0月13日,在稿件打磨中,针对这一难题,从军同志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现在神话埋在文内,读者看了不太留意。神话怎么切入进去?我想了一下,绘画中有一种拙中藏巧、以拙显秀的办法,我们可以使用:每一个小标题下用小一号的楷体引一段神话原文,质朴无华,但有小标题和文内的呼应,读者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的用意。”

思想的疙瘩解开了。

在行文中,更加注意人物和神话的勾连,比如在太行之力这一部分,就有这样新的表述:“传说中追日的夸父因缺水而亡,至死不悔;太行山人为引水而战,生生不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韧性。”这样就把神话串进去了,把夸父和太行人挂紧了。

神话、历史、现实交错,穿越感,传奇性,愈加浓烈。

人物传神的刻画,是《守望》表达的第三个关键突破。

成功的人物刻画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即使事实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人物的形象也不会随之失色。《鸿门宴》《赤壁之战》等历史名篇,都是对历史重大事件的记载,不少人可能无法准确复述其历史情节,但文中人物的美学光辉,至今仍在人们心目中大放异彩。

《守望》中的人物刻画,是抒情、议论,时空穿越、精神咏叹的根基,极为关键。但,我们面对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他们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如何写出他们的迥异之处,让他们栩栩如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原来定于10月8日交初稿,我们在国庆长假期间加班加点赶稿子。

7日,长假还没过完,从军同志就来到办公室,要看刚写出的初稿。他说:“不看稿子,我不放心,今天晚上就睡不好觉。”

但是,他看完稿子后,我们就睡不着觉了。

看完稿子后,他在肯定总体框架的同时,指出稿件一大问题就是,注重了故事叙述,而人物个性塑造不够。

他说,写人物首先要观察他、分析他,从精神层面去理解他,用传神的细节和语言去表达他。对于一些人,甚至要写出他们性格的冲突,表达出悲剧色彩。把不合常规,但又天然浑成统一在他们身上的特质表现出来。这就像太行大峡谷里的桃花,本来应在春天开,却开在冬天。

围绕接触过的人物,他分析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特点:

郑中华,平常有点结巴,但只要讲到他的理想就格外流畅。他有诗化的语言,诗人的激情,这在基层干部中是不多见的。要抓住这些细节,并且生发。

李广元,他的外表与内心极不一致,憨厚,木讷,甚至有点羞涩,但这个人内心是那样的强大。他过去搞铁匠铺,现在发展无缝钢管,一辈子与钢铁结缘。钢铁,就是他的性格。

张福根,采访那天,在万壑松涛中,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畅谈他的奋斗“四部曲”,就像弹奏他的人生交响乐。必须用特定场景,把人物的豪气勾勒出来。

桑中生,人生几起几落,极具悲剧色彩。这个亿万富翁,因市场突变,穷得连吃饭都没着落,但头撞南墙不回头,仍在苦苦寻找出路。座谈会上,他流泪了,却极力掩饰,有种不屈的精神。

从军同志甚至想到了“秦琼卖马”“杨志卖刀”,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和桑中生又是何等相似!

……

人物塑造,常常是大通讯的主要内容。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关系着作品的成败。洞察人物内心世界,触及人物精神层面,抓准其最典型细节和特点而不及其余,寥寥数语,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能跃然纸上,过目难忘……

我们对人物的个性进行认真揣摩,做了修改。

稿件播发后,不少读者对文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可以随口叫出他们的名字。

不少读者对我们说,《守望》一稿大开大合,但在细微处又精雕细刻;基调壮美,但在流转时又低回婉转,看稿子就像听一首交响乐,或看一幅油画,充满美感。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感慨:“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又在山巅汇合”。

那么,新闻与美学能不能“汇合”呢?

回答是肯定的。

新闻精品,便是新闻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有机统一,二者越融合,效果越明显。

记者感悟:明代顾炎武有一句名言:“智者不袭常”。这句话告诫人们:常规不可死守,必须打破。流传下来的精品,无不独具美感,富有创新和突破。

修改:最后一步最关键

“画山水,大处布局,细处收拾。画是不是精品,关键在最后,在于细处的收拾。”

——李从军

按从军同志要求,10月11日交修改稿。此时,朱玉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发烧两天了。10日晚,讨论完稿子,朱玉被强迫着回去休息,刘思扬和赵承继续夜战。11日凌晨3:45,经过艰苦的跋涉,修改稿脱手。

从军同志修改一天,稿子改成了“大花脸”,文章显出了精气神。他对稿件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现在发出去,也是一篇相当有分量的作品。”我们暗暗松了口气。

此时,从军同志讲起了他喜爱的绘画来:

“我画一个八尺山水,大的布局只需两天,细处收拾却要花十来天时间,用细笔粗笔,焦墨润墨彩墨,一遍遍皴擦,慢慢打磨,最后才有希望成精品。”

他说,现在仍不能松懈,要沉浸在里面。一旦松懈,差最后一口气,文章就提不起来。

“帽段再斟酌一下,写得更流畅一些。现场感再增强一些。人物深度开掘还有余地……”他一连提出了四五个问题。

又是一天一夜艰苦的修改。

10月13日,上午。我们集合在社长办公室旁的会议室里,开始了最后“冲刺”——一字一句捋,一段一段过。

一落座,从军同志说:“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在铁匠铺看铁匠怎么把一个烧红的铁块,打成一把镰刀或者其他器具,特别喜欢听淬火时发出的的声音。开始两个人抡大锤,最后师傅一个人小锤敲。我们现在不是抡大锤,而是要用小锤敲打它了。精品的锻造,和打造铁器是一样的道理。”

用小锤敲,其实并不比抡大锤轻松,甚至更为艰难。

就说《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这个大标题,从军同志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得的。但是,最后打磨中,他又提出:主标题与副标题都有“精神”二字,重复。是不是用“太行开山人”作题目,显得更为简洁。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讨论,我们认为,“太行开山人”固然简洁,但容易让人联想到开山修渠的年代,会弱化“当代传奇”的意味,也削弱了守望精神家园的意思,还是用原来的标题好。从军同志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帽段部分,还欠火候。他又提出:能不能用神话开头,迅速将太行山和神话联系起来,并过渡到今天的传奇。这样,就把精神的脉络讲清楚,意境一下子打开了。

字斟句酌,仅帽段的修改就用了一个多小时。

还有很多细微但很重要的修改——

稿件中,写到“铁姑娘”郭变花,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郭变花包里放了一兜子钱去了,这个女人拍着自己的包:没人要这山?我要!”

从军同志第一次修改稿件时,在“拍着自己的包”前面加上“响当当地”四个字,突出了郭变花“铁姑娘”的个性。

这一次修改,他又提出:“放”了一兜子钱,不如用“揣”了一兜子钱好。“这个女人响当当地拍着自己的包”后面加上“嚷着”,“我要”后面加上“了”,可以更加突出郭变花的爽气。

修改之后,这一段话变成:“郭变花揣了一兜子钱去了,这个女人响当当地拍着自己的包嚷着:没人要这山?我要了!”

动几个字,意境在提升,人物更生动。

……

删去可有可无的东西,增添一些精当的议论生发,使语言更洗练、内容更紧凑、意境更深远。

14日中午,打磨结束。

此后两天,从军同志还在字斟句酌,做出新的修改。直到稿件播发的当天,他还在文中最后一部分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奉献,成就了当代红旗渠精神”,很好地收总、呼应了全文。

追求精品,就是要追求完美,当稿件发出去后自己没有遗憾、别人无可挑剔,无论何时拿出来看都独具一格。

而很多基础很好的作品,没有迈入精品的殿堂,往往就差这最后一步。

记者感悟:“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精神”,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正是精品锤炼的注解。精益求精,精雕细刻,最后的修改很困难,但尤为关键。

启示:永远追求精品

“我之所以这样下功夫,并不是单单为了这篇稿子,也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对记者编辑有启示,为了对新华社的业务有推动。”

——李从军

10月16日,《守望》一播发,立即产生强烈反响,到10月20日,文图稿共有434家媒体采用。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批示:读了令人感动和振奋,是一篇充分体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的好报道。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我们的媒体需要朴实鲜活的精悍之作,也需要像《守望》这样大气磅礴的鸿篇力作。

媒体用户给予高度评价:“如何让报道更加深入人心、贴近基层,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力量在当前中国新时期发展进程中的特殊作用,这篇报道为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竖起了一面旗帜。”

林州当地的干部说,我们从新华社记者身上,看到一种扎实的作风,学到了一种工作的方法。

在《守望》一稿采写中,从军同志说:“我之所以这样下功夫,并不是单单为了这篇稿子,也是为了培养人才,为了对记者编辑有启示,为了对新华社的业务有推动。”

在采写过程中,从军同志根据记者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工作,注意发挥长处,形成合力。对记者的不足之处,又精心加以指导,以利于记者的长远发展。

当前,新闻界“走转改”活动正在走向深入,如何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着力点。

《守望》一稿的诞生过程,为我们打造精品,更加有效地搞好“走转改”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打造精品稿件,必须用时代的要求审视新闻工作,回答时代的命题,在提高思想性上下功夫。

学者认为,新闻的力量就是能够及时抓住并把打上时代烙印的精神传递给受众,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高尚的舆论环境,让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像一面镜子,受众在感受别人心灵的纯洁与光亮、文明与高尚的同时,也会内窥自己心灵深处‘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

《守望》一稿立意之始,即把准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切中了当前社会某些地方信仰缺失的要害,呼唤人们心中那份神圣和崇高,以及奋斗不止的激情,因此才强烈地撞击人们的心灵。

正如读者所说,“当今社会不少人精神匮乏,甚至产生信仰危机。这篇文章以当前的社会精神状态为背景,对中华民族应该守望什么样的精神家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性深度追问与探索,并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只有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敏锐感知时代潮流,把党和政府要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不断锤炼和升华思想,才能让思想的力量推动发展,让精神的光彩照耀时代。

打造精品,就必须满怀对人民的挚爱,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原创性上下功夫。

基层,永远是新闻的源头;生活,永远是新闻的富矿;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老师。

如一些读者所说,《守望》一稿,大量素材来自于最基层,无论是村支书还是普通村民,无论是他们的故事、语言还是诸多历史现实素材,都需要记者扎实的调研。

为了获得新闻素材,从军同志带领我们翻山越岭,深入到群众中采访,倾注自己的热情,倾听群众的呼声。80年来,新华人不就是这样走来的吗?!

打造精品,就必须发扬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

《守望》一稿采写,历时一个多月,讨论会十余次,采访人物20多个,小修改十余次,大修改就有四次。

行百里者半九十。追求完美,不留缺憾。只有抱有这种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和精益求精的认真劲头,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

打造精品,就必须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在不懈创新上下功夫。

创新永远是精品的特质。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在《守望》一稿中都有比较明显的体现。正因为此,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的道路,往往充满艰辛。但,要追求精品,除此别无选择。

回望《守望》一稿的诞生,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果。它是在艰辛的探索中,一步步提升起来的。其中有几个关键之处:确定具有典型意义的调研地点、提炼时代召唤的主题、产生画龙点睛的题目以及艰苦的锻造和淬炼——精准选点、升华主题、通畅文意、精雕细刻,这四个环节决定了文章的成功。这是多数新闻采写工作中都可能遇到的,《守望》一稿在这四个环节的许多方法,可以为其他新闻采写所借鉴。

这,正是我们在这里回顾和感悟此稿采写过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9月19日,前往林州采访的前一天。在从军同志办公室里,我们看到墙上挂着他的一幅手书,那是他的一首诗:“奋斗长驱八十载,风云叱咤育新华,全媒建设争高地,不尽春潮逐彩霞。”

今天回想,感慨良多。

是啊!80年来,一代又一代新华人,为时代的召唤而奋斗,为人民的呼唤而奋斗——正是奋斗,孕育了以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新华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

《守望》一稿所展现的,那种把握时代的自觉、深入群众的行动、精益求精的追求、不懈创新的意识,何尝不是新华精神的生动映照?!

新华精神,我们永远的动力;打造精品,我们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林州从军红旗渠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送友人从军戏作
木兰从军
最适合从军的七大犬种
迷情大丽花
24小时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丽花
迷情大丽花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