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文媒体如何在主流社会发声

2011-07-26 13:36苏彦韬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华文华裔

□ 苏彦韬

(作者是美国鹰龙传媒总裁)

扎根美国本土,发出不可替代的声音

华裔仍是全美最多的亚裔人口,在2010年已经达到了400多万,并预估在2020年突破600万,随着美国华裔选民的数量增长,华裔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这就使美国主流社会不得不开始关注华文媒体,尤其在美国各级政府选举期间,华文媒体以其独特的语言优势更显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根据美国非盈利机构新美国媒体(New American Media)的调查:全美约有80%的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25%的华裔收看华语电视的次数多于收看英语电视的次数。

美国当地主流媒体称亚裔已经逐步成为当地社会不可忽视的主流社会的组成部分。华文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就迎来了一个比较宽松和光明的发展空间,因为华裔的选民对于本族裔语言文化的认同和喜爱,造就了美国主流政治中不仅华裔和亚裔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视华文媒体,连美国主流政治明星们也非常关注美国华文媒体。

成为主流一份子,发出自信的声音

美国一直自诩多族裔多文化的大熔炉。美国华文媒体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首先应该在心理上认知自己就是主流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将自己置身主流之外,并且积极参与到主流社会中,主动关心贴近主流社会的民众,才能在主流社会发出自己的自信声音。

美国鹰龙传媒旗下的洛城广播电台和城市杂志周刊在美国“911”世贸大楼被炸后,以美国华文媒体的身份率先发起为在这次恐怖袭击中殉职的警察和消防员家属募款。在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灾难时,美国鹰龙传媒再次举办活动通过美国红十字会为风灾的灾民捐款。这些活动在当地引起了相当反响,从而也令到鹰龙传媒以华文媒体的身份获得了当地主流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肯定。

这种认同和肯定也很快得到印证。当中国四川汶川地震时,美国当地的ABC电视台和CBS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主动联络鹰龙传媒,并且专访了这家华文媒体,在报道中国灾情的同时也及时地把鹰龙传媒举办赈灾活动的消息发布出去。结果鹰龙传媒以华文媒体的身份联合了莱姆利电影院线和鲁迪摩根电影集团举办了电影慈善专场,仅一场200多个座位的电影慈善放映会就募得五万美金的善款,全部通过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送去灾区。

在之后的慈善捐款活动中,仅美国南加州各大华文媒体就募集了超过百万美金的善款,其中不乏美国当地主流民众捐款,他们其中一部分是受到华文媒体受众影响的美国主流民众。由此可见,美国华文媒体只要加强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互动,作为主流的一份子,在倾听各族裔包括主流社会声音的同时,发出自信的声音,就一定可以获得认同和支持。

增强媒体竞争力,发出持久有力的声音

越来越多的美国知名企业开始与美国华文媒体合作,不少美国媒体和制作公司也开始与美国华文媒体合作共同发展。美国鹰龙传媒近年来就联手美国多家知名国际品牌制作了大量的华语节目,在服务当地华语受众的同时,也满足了品牌的市场拓展需求,形成了良性经营模式。

其中包括联手美国最大的银行大通银行(Chase)制作了服务美国华裔的系列节目——“安居美国”。通过二十集专题广播节目,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系统专业地教导了民众首次在美国购屋所需的一切信息。“美国梦”节目则是通过二十集的专题广播节目,邀请财经方面的专家和商界精英细致专业地教授在美创业第一步所需的信息。

而这些节目除了在鹰龙传媒旗下的华文媒体播出和刊登外,大通银行还专门配合节目推出了针对首次购物者的优惠计划和为来美创业的听众提供的小额商业贷款计划。节目首播后,大通银行专员在全美各大亚裔小区推广这些优惠计划时,这些系列节目则被制成精美的CD有声读物,配合文字版的套装礼盒赠送给华裔民众。这类合作获得了人头马XO、西联汇款、麦当劳、本田汽车、农夫保险等众多国际品牌的支持和肯定。期间也陆续推出了《世代相传》讲述美国华人世代相传的真实故事;《车主宝典》作为在美购车者不可不知的买车信息,驾车者不可不晓的行车指南;《漫步美利坚》大型旅游系列节目等,都获得了广泛好评,也为媒体自身建立了良性的经营模式。

鹰龙传媒还和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联合出品了由知名导演科斯科凡尔执导的主题为英国女歌手关心中国四川地震受灾孩子的影片《Stand Tall》,同步制作了广播剧《劳伦日记》,不仅在美国播出后收到热烈回响,而且在一些专场放映中很多受众都捐出了善款帮助受灾的灾民。广播节目《劳伦日记》还获得了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球华语广播盛典”的主题广播大奖和魅力主持人奖。

鹰龙传媒积极展开与美国同业的合作,制作大型儿童广播、电视、书本以及网上的系列节目《小冒险家历险记》,在中文版节目、书本和网上节目播出的同时,也拓展了华文媒体和英语主流媒体共同的产品市场和经营项目。随着跨语言跨文化媒体合作时代的来临,美国华文媒体应该抓住机会,努力完善自身经营机制,拓展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以媒体的良性循环在美国主流社会发出持久有力的声音,而非昙花一现。

依托文化新闻资源,发出独具中华文化魅力的声音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美国主流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声音,期望了解中国,增进彼此交流逐渐成为美国主流社会的共识。美国联邦政府近年来就推出公立学校开办中文班可以享受政府津贴的政策,引导更多美国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

同时,美国政府公布最新海外来美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的学者学生中,发给中国的学者学生签证居全球之首。

美国鹰龙传媒与中国上海《新民晚报》合作在北美制作发行美国版,通过结合上海文汇新民报业集团的优秀资源和鹰龙传媒在当地采访制作的内容,合作编辑成美国版,收到了很好反响,也渐渐吸引了当地政商界和侨学界的支持和肯定,发行扩展到了全美十个州。鹰龙传媒代理美国十多份英语期刊的亚洲中文版权,通过与中国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合作,既丰富了其出版的《英语世界》期刊内容,也促成了中美媒体之间的版权合作。

□ 海外华人媒体是我国对外宣传的一支重要力量。图为2008年7月9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市的柬华日报社门前,《柬华日报》采访部主任钟耀辉正在阅读当天的北京奥运会专版报道。(夏林/摄)

2010年鹰龙传媒作为美国华文媒体承办了上海世博会图片全美巡展,在美国东西两岸多个城市连续展出了四个月。活动受到了中国上海市新闻办的授权和肯定,同时得到了美国主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另一个值得分享的例子是鹰龙传媒每年在美国好莱坞举办中美电影节,由于得到了包括中国广电总局和中国各大电影集团的广泛支持,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中美电影节就此打开了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力,美国总统奥巴马亲笔致函称赞中美电影节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推进华文媒体科技发展,发出引领未来的声音

科技发展对于美国华文媒体的助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网络翻译软件的日趋成熟,为在美华文媒体走向中英双语提供了软件上的支持,使媒体内容真正成为媒体的灵魂语言以及沟通读者的桥梁,也令到华文媒体的精华内容更易深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受众中。二是加速中美之间华文媒体,以及华文媒体与美国主流媒体乃至多族裔媒体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更有效、更便捷的合作。三是整合媒体资源,帮助美国华文媒体由单一种类向多元化立体化发展。

在这波新媒体科技浪潮中,美国《侨报》的报纸网站也加入了视频,使受众可以从平面到立体全方位更生动真切地了解想知道的新闻。鹰龙传媒旗下的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成立了北美制作中心,在通过新媒体技术加强节目编辑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同时也开发了新媒体项目,包括手机广播、网上广播和主持人与听友的网上互动等。推进海外华文媒体的新科技发展,不仅减少各族裔媒体之间的语音隔阂,而且拓展了受众市场,拓展了媒体经营的收益平台,增加了华文媒体的竞争力,扩大了华文媒体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使其努力成为引领未来的声音。

猜你喜欢
华文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华裔夫妇的奥斯卡纪录片
华裔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华文智慧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