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出版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1-08-15 00:53廉同辉袁勤俭
现代出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阅读器出版物产业链

◎ 廉同辉 袁勤俭

(廉同辉系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袁勤俭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日趋完善,数字出版对出版行业的内容支撑明显加强,产业规模逐渐扩大,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值达799.4亿元,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比2008年增长50.6%①。数字出版形式不断发展,出版传播渠道多样化,例如八O后作家郭敬明最新作品《小时代2.0:虚铜时代》在手机上发布不到一个月,就有600万次点击②。由数字化浪潮所带来的产业融合正使得出版、传媒、网络、电子、电信等行业的界限被打破,但数字出版物在获得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才能保障数字出版物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我国数字出版物的现状

1.数字出版受众群体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数字阅读正逐渐成为群众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其中,有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有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比2008年的12.7%增长了2.2个百分点③。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达4.2亿,手机用户达6.7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到1.76亿④,这些对于数字出版而言是巨大的受众群体。

2.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加速

参与数字出版的出版机构不断增加,截至2008年年底,国内578家图书出版社已有90%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电子图书50万种,与2007年相比增长25%,发行总量超过3000万册,收入达到3亿元⑤,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传输的中外报刊、音像逐渐数字化。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出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25%⑥,可见从事数字出版在未来将是出版单位的重要工作任务。

3.数字出版形态日益丰富

数字出版领域不断扩展,出版形态日益丰富,已形成手机、网络游戏、数字期刊、电子书、数字报纸(网络版)、网络广告等形态,另外还有在线工具书、在线与远程教育、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网)、数码印刷、户外LED显示屏等数字出版的形态。随着3G时代的到来,出版领域向移动媒体发展,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内容及技术提供商开发手机业务。数字出版向无线移动、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发展转变。

4.数字传播渠道日趋丰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出版业态和新的阅读方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传统互联网出版的概念不断拓展,利用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投送平台、移动通信网(手机网络)、无线局域网(WIFI、WAPI)等传输数字出版物的新兴数字出版业态迅速发展。⑦

5.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加速

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在把握用户阅读需求以及搭建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将海量内容资源聚合,例如通过天翼数字阅读投送平台,用户可借助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交互式网络电视、可视电话等载体,在固定电话网、固定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上实现无缝多屏阅读。⑧各数字出版单位也加强对自身数字产品平台的建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建设有自己的数字出版平台,并依赖于数字出版平台进行数字产品的制作、生产和销售。

6.数字阅读终端不断升级

从数字出版物生产到终端的阅读器、显示器等一整套的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已经在我国形成。数字阅读终端产品不断升级,新型阅读方式不断涌现,在移动终端方面,以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支持的智能手机,以及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4等,不仅备受手机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关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体验。⑨随着数字阅读市场的日益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数字阅读器产业,有汉王、方正、津科、易博士、博朗、易迪欧等数字阅读器产品,中国移动已推出G3电子书阅读器。

二、我国数字出版物存在问题

1.存在一定侵权现象,法律保护滞后

数字出版物能够在网上复制并快速传播,在互联网中充斥着各种侵犯版权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的数字出版物,通过不正当的渠道流入用户手中,非法渠道的存在给数字出版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没有取得授权的电子书,网络游戏中的私服、破解的计算机软件,没有取得播放或下载权利的各种网络影音等通过互联网中的非法渠道进行数字出版物的分销,危害了数字出版物的市场秩序,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公平。数字出版物盗版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多,新产品被盗版的频率也在不断加快,盗版的出现扰乱了数字出版业的正常销售渠道。读者不愿意有偿购买正版的数字产品而寻求免费利用的捷径,导致正版数字作品消费不足。

我国目前未出台专门的数字版权保护法,有关的数字版权保护法律条文只是在新修订的《著作权法》中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侵权范围规定不够明确细致,对数字出版物的合理使用范围界定模糊。版权保护的不健全,导致盗版泛滥,市场秩序混乱,严重影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2.数字运营模式不完善

数字出版从创作到制造、流通和消费都需要采用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构建出版生产、信息资源和要素公开交易的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数字出版物的流通。数字出版产业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规模,但远未形成经济规模。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待过高,传统出版单位态度相对漠然;在产业链的中游,几家大的数字媒体提供商的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过于依赖机构消费者,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⑩数字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到数字出版物的营销推广。

3.数字出版渠道缺乏整合

多方资本的投入使得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崛起,但是也产生了不同数字出版企业各自为营的局面。数字出版产业激烈竞争的态势使得许多数字出版企业都在积极建设自己的分销渠道,造成渠道的庞杂,利用效率的低下,不能有效地实现渠道之间的整合。国家积极鼓励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但目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规范。缺乏政策引导使得部分数字出版企业盲目发展,在对数字出版物分销渠道的建设上力求做到自给自足,从而实现数字出版物的直销,但是这给数字出版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建设负担,也没有充分对其分销渠道进行有效的利用。许多分销渠道的建设都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些渠道成了没有流量的信息通道,成了数字出版企业的摆设,没有给数字出版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

4.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

数字出版产业的基本链条是以内容(作者)、出版社为源头,以数子图书馆、网上书店等为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书阅读设备为读者服务,数字出版产业链把内容、技术、营销等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目前,终端用户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和正确的数字消费观,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着产业链断裂、产业链同构、产业链松散、产业链脆弱等问题。(11)产业链上各环节不能有效地交流与合作,数字出版的上下游关系不协调,影响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

5.数字阅读格式不统一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多种数字出版物,除了常用的PDF格式外,还有如方正阿帕比公司的CEB电子图书格式、清华同方公司的CAJ电子期刊格式、超星公司的PDG电子书格式、书生公司的SEP格式、华康公司的WDL电子书格式等。由于数字出版文本格式的不统一,读者在阅读不同公司的数字出版物的时候,要购买支持不同出版物格式的阅读器或下载不同的阅读器软件,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利于内容资源的整合。数字出版格式的多样、彼此互不兼容影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要求数字出版的上下游环节应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形成上下贯通的标准规范。目前全球大约有80多家企业生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阅读器,其中我国大陆有41家,占据多数,行业标准滞后、信息化的水平低、信息交换格式未能形成标准,数字出版管理格式、数字出版防伪与版权保护等等技术问题还有待完善。

三、我国数字出版物发展对策

1.加强对数字出版政策支持

政府有必要对数字出版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数字出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如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打造中国数字出版知名品牌,为数字出版物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9月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其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份额在总份额中占有明显优势,这些都给数字出版提供强大政策支撑。

2.健全和完善数字出版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的打击

电子出版物的版权保护既包括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也包括对非法拷贝及盗版的防范。完善对分销渠道的监管,加大对侵权、盗版、走私等非法出版活动的查处力度和打击力度,才能维护数字出版市场秩序,为数字出版物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既要符合充分保护带有技术保护措施的数字出版物的国际性潮流,同时又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合理的例外和豁免,以确保符合合理使用的部门和机构的利益。通过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为数字出版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健全数字出版商业运营模式

数字出版需要健全网上安全信用机制,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如亚马逊公司“一人分饰多角”,不仅负责电子阅读器Kindle的制造、推广和销售,同时负责平台的打造和在线交易的运行,亚马逊通过电子商务交易获得利润,再与内容提供者即出版社和作者按一定比例分摊利润,在这个模式中,阅读器是绝对的主角(12)。又如汉王与出版社的“二八分成”原则,即所获收入进行二八分成,内容商得到八成收入,汉王收取二成的服务费(13)。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深入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将产品与服务有机地结合,形成一种真正加速数字出版运转效率、合作共赢的数字出版商业运营模式。

4.加快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

我国台湾数字出版联盟于2009年6月组织数字内容厂商与阅读器制造商共同讨论并达成共识,支持国际数字出版联盟(IDPF)所主导的电子书通用格式ePub,这可以节省内容商多重转档的成本,支持ePub的阅读器,让使用者在阅读、购买电子书上,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供选择,(14)在生产、交换、流通、版权保护等过程中形成符合行业规范的数字出版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分销渠道的技术标准是数字出版物统一技术标准的需要,我国数字出版物标准化建设要加快步伐,尽早与国际接轨,以保障数字出版物的持续发展。

注释:

①② 郝振省.2010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eworld/2010-07/22/c_12360171.htm,2010-07-22.

③ 阎晓宏.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193275/11804577.html,2010-06-07.

④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79173730d2350.html,2010-07-15.

⑤ 孙寿山.数字出版发展势头超过传统出版 新业态异军突起[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025/200908/465743.html,2010-08-31.

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508/201009/702978.html,2010-09-15.

⑦ 孙寿山.推动互联网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EB/OL].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025/201006/699560.htmll,2010-06-04.

⑧ 孙寿山.利用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推动数字出版大发展[EB/OL].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025/201009/702752.html,2010-09-10.

⑨ 孙寿山.把握新趋势,破解新难题,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EB/OL].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67/200907/465002.html,2010-07-08.

⑩ 阎晓宏.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业发展[EB/OL].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010/200707/449399.html,2007-07-17.

(11)陈邦武.政府与市场在数字出版中的为与不为[J].出版发行研究,2010(04).

(12)贺子,岳平悦.电子阅读器产业运作模式分析[J].出版科学,2010(04).

(13)汉王打通产业链,数字出版迎来新模式[EB/OL]. http://news.xinhu anet.com/tech/2010-05/11/content_13477242.htm,2010-05-11.

(14)王翠华.台湾各方共推数字出版发展[J].出版参考,2009(27).

猜你喜欢
阅读器出版物产业链
The Magna Carta
Winner Takes All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
亚马逊推出全新Kindle Paperwhite电子书阅读器
首届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