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出版战略投资者——《出版集团战略投资论》序言

2011-08-15 00:53柳斌杰
现代出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出版业文化产业

◎ 柳斌杰

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愈加突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提升改造,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要鼓励和引导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的对接。”这一精辟的论述不仅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未来道路、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也高度肯定了兼并、重组、上市融资、跨地域跨领域经营等战略投资方式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战略投资者的全球选择。有了战略投资者,才有企业扩张行为。企业的兼并、重组、托管、收购、跨国发展,发行股票和债券,资产的剥离、置换、出售等,都是战略投资者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采用的资本经营方式。战略投资者一般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优势,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谋求长期利益回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一系列战略投资活动,战略投资者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全行业企业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从国际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开展战略投资和资本运营是大型国际出版集团迅速壮大、出版业市场规模大幅扩容的必由之路。1950~1980年,美国出版界爆发了企业上市热潮,一大批知名出版企业募得巨额资金做大做强,奠定了美国出版业的新格局。2000~2008年,美国出版传媒业开展了1026次资本并购,年均114次;交易金额达774亿美元,年均86亿美元。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震荡之下,国际出版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更加如火如荼。据美国一家媒体信息服务商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媒体跨国并购市场达成交易198宗,总交易额约为45亿美元。可以预见,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国际大型出版集团向纵深领域的战略投资活动将更加活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培育一批战略投资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投资活动,壮大我国出版企业的实力,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闻出版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管理模式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新闻出版生产力,全行业成功实现了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超过1万亿元,图书出版品种和总量居世界第一,成功跻身于出版大国行列。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经营性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的历史任务,实现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的身份转换,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规范转制树立了典范,而且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确立了标杆,积累了经验。一批出版发行集团、报业集团、期刊集团作为新兴市场主体的地位初步确立,重构了我国出版业的基本格局。一批出版传媒企业进入资本经营层次,45家出版传媒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市值超过5700亿元,净融资达到2000亿元,成为行业内实力雄厚的新兴战略投资者,成为国内外证券市场一支引人瞩目的力量。

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应该看到,我国出版业目前总体上还是大而不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名牌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因此,要选择那些体制机制改革到位、整体实力较强、基础条件较好的出版企业集团,通过上市融资、资本重构、出版资源倾斜等措施重点加以培育,造就一批新闻出版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销售超过双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成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占据中国文化投资和出版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力推进新闻出版企业整合资源、联合重组和结构调整,鼓励那些业务相近、性质相同、产业相通的新闻出版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并购、联营、重组,迅速成长壮大。

在我看来,打造出版传媒战略投资者、加快进军战略投资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缺乏影响力,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当前,我国出版企业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的资产规模相差甚大,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通过产业内企业之间的战略投资,培育优秀的战略投资者,大力提高出版企业集团的整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才能不断扩大主流文化阵地,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出版业在世界出版格局中的地位,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二,有助于提高出版业市场化水平。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源配置方式落后,市场体系建设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出版企业的战略投资活动,有利于以市场为基础自由配置出版资源,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或次优;有利于打破地方封锁和行政壁垒,进一步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全国出版物大市场。

第三,有助于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出版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文化含量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朝阳产业”,日益成为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战略投资活动,有利于集聚优质出版资源,淘汰落后出版产能,促进出版产业由数量扩张、粗放经营向质量提高、集约经营转变;有利于优化出版产业结构,改变过于倚重教材教辅的传统出版格局,建构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和传统业态、电子业态、数字业态共同发展的新型出版格局。

第四,有助于加快出版业技术进步。数字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生产技术,是实现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和科技支撑。不少国际出版巨头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50%以上。通过上市融资,出版企业可以将募集资金用于数字技术的研发和数字设备的更新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出版业实际的数字出版道路,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鲜活的新闻出版改革发展实践,伯根同志的这本书可谓适逢其时,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它体现了伯根同志对创新出版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培育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深入思考,凝聚了伯根同志20多年来为出版事业孜孜 地探索的深厚感情。作者以学术上的慎思明辨和出版实践上的丰富体验立论成书,内涵丰富、视野开阔,值得认真一读。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历史呼唤着新的精神创造和文化辉煌。未来10年,我们将要实现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目标远大、任务艰巨。新闻出版业必须有更大作为,也必将有更大作为。希望所有出版传媒业界同事,紧紧抓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科学谋划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新篇章,抓紧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品牌响亮、享誉世界的大型出版传媒战略投资者,打造更多的中国“出版航母”下水,千帆竞渡,击水中流,参与国际竞争,为实现建设世界新闻出版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出版业文化产业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引导调控真人秀节目
新版《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南宋出版业考述
全景式梳理新千年来的中国出版业
——南大社推出《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