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2011-08-15 00:47朱跃明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草料牛场牛舍

李 强,朱跃明

(1.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疫病控制中心,甘肃 张掖734000;2.国家肉牛产业体系张掖综合实验站,甘肃 张掖734000)

肉牛养殖作为甘肃省张掖市十大工程之一的富民工程,政府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使肉牛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但在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近年来,养牛效益不高,疫病防制也存在一定隐患,加大了养殖风险,下面就养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一些体会与大家进行探讨。

1 牛场场址选择和圈舍布局不合理

有的养殖场(小区)离公路、居民点太近,选址随意性大,既不论证又不报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符合《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的相关规定。草料库、青贮池(窖)、犊牛舍等在下风向,而隔离舍、病牛舍、粪污处理设施等却在上风向,净道污道不分,交叉感染以及疫病的风险加大。牛舍建设标准很高导致养牛的资金不足,牛槽过高、牛床过于光滑。

1.1 解决方案

肉牛育肥场场址的选择、环境条件、卫生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与牛群健康及食品安全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牛场建设前应有考察论证、要有专业设计,生产运行有严格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在坚持制度上做好工作。

1)牛场地址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历史疫情清楚、水源洁净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标准)、用电便利、通路(通光纤、网络)及地势较平坦之处,距离村庄、工厂、交通要道、水源地等1000m以上,建设前,要先向当地兽医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建设。

2)牛场环境要相对封闭,布局合理,生产区和办公区要严格分开。要考虑牛场的主风向,办公区应设在上风向;其次是生产区(犊牛舍在上风向、其次是育成牛舍、再是成年牛舍);下风向布局,由上到下依次是兽医室、隔离圈舍、病牛舍、粪便及污物处理设施(系统);草料库和青贮窖(池)在生产区上风向;场区内的道路要把净道(草料等洁净物料的运送通道)和污道(污染物及粪尿等物料的运送通道)严格区分,不可混用,以减少交叉感染。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

3)牛舍建造本着冬季保暖、夏季凉爽、环境干燥、安静、通风良好的原则进行;牛的食槽不宜过高,应以牛采食方便、减少人的劳动强度和方便操作的原则来建造;牛床建设时要牢固但不宜过于光滑,以免滑倒对牛造成伤害。

2 购牛售牛不检疫不隔离

从农户或市场新购进的牛不检疫,连最起码的临床检疫也不做,更别说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了,为养殖场埋下了隐患,这在有的地方教训不少见,规模越大隐患越大,往往会给一个场或一定区域带来大的经济损失。大多养数殖场(小区)无隔离圈舍(区)。动物疫病都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十天不等,但大多疫病在15d以内,因此新购进动物应先在处于下风向的隔离圈舍观察至少15 d,防止疫病传播。隔离期间,如果发现动物有发病,则可及时治疗或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有的牛场连简单的疥癣病就造成流行和较大的损失。

2.1 解决方案

2.1.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肉牛的一般抵抗力 保证草料的品质和数量,不要突然更换,饮水洁净充足,勤观察牛采食、饮水、精神、反刍、鼻镜水珠、皮毛色泽及粪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1.2 调查疫情、把好检疫关 在肉牛养殖场的选址和引种等环节上,要调查当地的历史疫情和近期疫病流行情况,引进牛(或出栏)时要注意临床检查和规定疫病的检疫(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特别是引进牛后,必须在隔离圈舍饲养观察2~4周,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2.1.3 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 有的肉牛养殖场,采取的是舍内拴系式饲养方式,不运动、采光少、湿度大、空气不良等因素,导致寄生虫病、内科病等疾病逐年增多,所以营造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自由饮水(冬季喝温水)、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干燥洁净、刷试牛体、适量活动(特别是在断奶至架子牛期间),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牛肉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3 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及措施不健全

有的养殖场(小区)无防疫消毒制度,即使有,但对制度坚持好的又太少。无定期消毒制度,或认准一种消毒液长期反复使用,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无专用工作服,或有又是场内场外都在穿,不定期清洗消毒。大门口、圈舍门口无消毒池,或消毒池不够长不够深,不放消毒液或不定期更换。人员互串,饲喂工具不专用或串用,甚至有的用清粪工具添加草料。

3.1 解决方案

1)牛场应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等专业技术人员(最好是专职),以减少疫病风险。

2)牛场内不准饲养与牛无关的动物。不能将动物及其产品带入场区清洗、加工;不在场区内进行解剖、屠宰等活动;牛的胎衣要无害化处理,不可随意丢弃;牛及其产品的交易出售应在场外的下风向进行。

3)非本场工作人员和车辆,未经场长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准随意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应设消毒池,内置消毒液,并定期更换,以保证药效。大门消毒池长度,以进出该场最大车轮周长的1.5~2倍进行建设,消毒池的深度,应以浸没半只轮胎以上为宜,任何车辆和人员须经消毒后方可进入;有条件的牛场可设消毒室及更衣间,消毒室设紫外线灯和喷雾消毒设施,设迷路式人行通道,通道地面须铺设可渗水的麻袋等材料,并定期喷洒消毒液,人员更换专用消毒工作服、鞋帽后方可进入;工作人员和饲养等人员的工作服、工具要保持清洁,饲养用具要专用(如草料运送车辆不能拉运其它物品、添草工具不能用于清理粪便,清理污物工具不能用于添加草料、拉运粪污的车辆更不能用于饲草料的运输等),经常清洗消毒,不得带出牛舍,各牛舍的工具不能相互借用;饲草料生产加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牛舍,饲养人员也不要进入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圈舍、饲草料加工等场所。

4)制定卫生消毒制度。要注重产房、犊牛舍、隔离舍、病牛舍及整个牛场环境的定期卫生消毒和保洁工作;要加强牛体的刷拭,注意保持牛体卫生;牛舍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等污物的清理工作,保持干燥洁净;每年春、夏、秋季,要进行大范围灭虫灭鼠、大扫除和大消毒活动,平时要有经常性的灭虫灭鼠措施,以降低虫鼠害造成的损失;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牛粪尿等污物处理系统。

5)消毒液的选择要结合本场疫病发生种类、污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几种不同化学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和抗药性,提高消毒质量,保证消毒效果。

6)牛场全体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发现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患者,应及时调离生产区。新来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证实无上述疫病后方能上岗工作。

7)有条件的牛场应设立兽医室,配备相应的器械和设备,如常规治疗及预防用药品(疫苗)、消毒药品、显微镜、冰箱、常规手术器械、消毒设备及试剂等。兽医室应有常规记录登记统计表及日记簿等,如牛的病史卡、疾病统计分析表、药品领用情况记录、结核病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监测结果记录表、预防注射疫苗的记录、寄生虫检测记录、病(死)牛的尸体剖检记录表及尸体处理情况表等,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4 育肥牛不分群

由于牛的年龄、体格大小对饲养管理水平和饲草料营养的需要不同,有的养殖户甚至将公母牛混养,这往往导致增重慢、伤残多淘汰率高,而母牛怀孕和产犊时间不祥,产活率低,犊牛品种和素质均差,养牛效益下降。

解决方案、合理分群。按牛的品种、性别、年龄、强弱等分群饲养,以便制定适宜的饲养方案和保证出栏时肉牛的均匀度。

5 隔离期间应做的工作

5.1 减少应急反应

新购牛进来的前3d,饮用温水加0.5%食盐和适量的糖。

5.2 适应性饲养

因收来的牛或许是千家万户的,其饲养管理方式不尽相同,前3d最好不喂精料,给一些优质干草,然后逐渐加一些精饲料,不可多喂,以便使牛有一个适应期。

5.3 防疫和驱虫

观察3d后,如牛无异常就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驱虫健胃:驱虫前一天晚上自由饮水,但不喂草料,第二天早晨根据牛的体重计算出用药量,逐头进行驱虫,驱虫药物可选用清虫佳、虫克星,丙硫咪唑、左旋咪唑,抗蠕敏等,溶于温水灌服(或瓣胃注射)。一周后再进行一次驱虫。驱虫2~3d后,健胃用键胃散(也可用人工盐、大黄苏打片加酵母片)对牛进行健胃,随着牛体况的恢复和对环境的适应,逐步添加精饲料。

5.4 饲料更换的过渡饲养,以建立适应牛的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消化道疾病,保证育肥顺利进行。其方法是牛入舍前两天只喂一些优质干草、青贮等粗饲料。新进牛前3d以干草为主,然后逐日开始加喂精料,7d左右适量增加配合精料;当准备换另一种饲料时,不能将原有饲料喂完,应将原有饲料和新饲料混合饲喂几天后,再过渡为新饲料。

6 平时饲养管理

1)夏季防暑、喝凉水,冬季防寒、喝热水,注意通风换气,使牛能生活在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之中,快速生长发育。因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应特别注意防暑防寒。

2)草料要切短、检净,严防异物混入(无铁钉、塑料等)。

3)每天2次刷试牛体,每周清理一次蹄叉,刷拭可以促进体表血液循环和保持体表清洁,有利于新陈代谢,促进增重。母牛养殖户(场)每年还需要给牛进行1~2次修蹄,以减少肢蹄病的发生。

4)充足供应干净饮水,最好每头牛有一个独立的饮水器,以减少疫病的传播,拴系式每天饮水3~4次,但以自由饮水为好。

5)及时清除粪便、使牛床干燥,天天清洗食槽、水槽,工具和工作服要专用。

6)育成牛至肥育后期,拴系式饲养,每天喂料2~3次,每次饲喂的时间间隔要均等,以保证牛只有充分的反刍和消化吸收时间。

7)不喂霉败变质等有毒有害饲草料,以免影响生长发育及增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8)牛是草食性动物,应给多种青绿多汁饲料和优质干草,以饲草为主,精料为辅。育成牛所吃的草料数量既不要按书本生搬硬套,也不要搞平均主义,头头相同(一般精饲料饲喂量为牛体重的0.8%左右),要观察牛的粪便质地气味、牛的鼻镜的水珠情况、精神状态等,按需定量,并根据其体重增加,实行动态管理。

9)每月定时称重,以便根据增重情况,采取有效饲养措施,调整饲料配方。架子牛进场和肥育牛出栏的运输前要检疫,要按运输安全措施办理,确保人畜安全。

养牛业是畜牧业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牛肉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绿色环保、无公害、高档牛肉、甚至有机牛肉及其制品已成为市场新宠,这也给养牛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肉牛养殖业应如何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广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要认真去思考和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动物疫病防制措施,根据牛各阶段生长发育的情况不同,制定正确的饲养方案,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充足和平衡,饲料品质要良好,无霉烂变质,厩舍清洁、卫生、干燥,冬季保暖,夏季防高温、高湿,防止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安静,无强噪音等异常刺激,避免发生应激反应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如何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前提下搞好养殖,从而以减少损失,增加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草料牛场牛舍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lndividualize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adult testicular hydrocele:A pilot study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养牛之道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