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1-08-15 00:47朱生荣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养牛肉牛牛肉

朱生荣

(甘肃省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山丹734100)

1 当前肉牛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分析

从国际市场来看,牛肉价格高,需求旺盛,这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内来看,据中国农业部专家预测,随着牛肉出口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饮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十年内,牛肉求大于供,价格只会上涨,不会下落,肉牛行业前景非常好,只要你有就不愁卖!特别是新疆、西藏、青海、陕西、宁夏等省牛肉需求量更大,这对我县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2 牛产业发展现状

山丹县现有人口20.4万人,养羊118.5万只,养牛2.86万头,养马0.52万匹,是一个传统的半农半牧县,发展肉牛养殖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2.1 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原和农作物秸秆资源

全县有天然草原24.35万hm2(不包括山丹马场12.57万hm2),可利用面积为14.6万hm2,年产干草33.8万t;全县粮食等农作物种植面积3万hm2,加上山丹马场种植面积2.73万hm2,年产农作物秸秆4.6万t,养殖业可利用农副产品4万t;人工种草0.55万hm2,每年还多增加养牛粗饲料0.66万t。

2.2 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从2000年起,县委、县政府把草畜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实施产业富民的重头戏,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6年又在其基础上实施了10万头牛产业开发工程项目,通过市场引导、典型示范带动,肉牛饲养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使肉牛繁改体系、市场体系、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快发展。止目前,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86万头,存栏1.8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0.98万头,出栏肉牛0.89万头,繁育改良站(点)10。

2.3 具有健全配套的服务体系和较强的技术力量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畜牧业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县乡两级不断引进人才,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网络,发展民间中介、协会组织,全县共设兽医门诊23个、冻配点10个、从业人员120多人,配备高、中、初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54人,成立肉牛养殖运销协会1个,逐步完善了五良技术指导,防疫灭病和品种改良等服务网络。

2.4 肉牛交易流通和加工体系进一步完善

至目前,有一定规模的活畜交易市场3个,年屠宰加工千吨、百吨肉类企业2个。同时,县、乡两级积极扶持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等民间贩运销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搞活流通、促进销售、推动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 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肉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模养殖情况,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秸杆量大而加工利用率低;肉牛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畜牧业的束缚,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尚不健全,且不配套,引、育、繁脱节;优质肉牛生产还比较分散,专业化生产格局尚未形成,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养殖模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肉牛生产加工基础还比较薄弱,龙头加工企业少;在具有产业开发优势的情况下忽视了肉牛品种的繁育和杂交改良,使肉牛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4 今后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扩大良种覆盖面

我县的肉牛产业,从1980年起就通过人工授精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历经了从颗粒冻精向细管冻精技术以至发展到利用胚胎移植试验示范的繁殖技术实践的全过程,但改良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生产水平不高。近几年,以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皮埃蒙特、南德温等专门化肉牛品种或肉乳兼用品种,与本地西杂牛开展经济杂交。良种率不断提高,现已达到达到86%,育肥牛体重达到400kg左右,屠体重达225kg左右,日增重1kg左右,屠宰率达56%,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为扩大良种覆盖面,建议在现有乡级改良站(点)的基础上,建立村级改良站(点),培养村级改良技术人员,加快改良步伐,提高我县良种肉牛品种的比率和肉牛生产水平。

4.2 转换育肥方式

牛的育肥根据生产目的不同,分为犊牛育肥、直线育肥和架子牛育肥,可分别生产出小白牛肉、小牛肉和普通牛肉。经过实践分析,我认为直线育肥法可成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直线育肥法既符合牛体生长发育规律,也可生产出高质量的小牛肉,并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我县肉牛生产实际。

4.3 加强肉牛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

屠宰加工是将肉牛加工升值、转化成牛肉商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各种深加工和分割包装,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几个屠宰加工企业,不断培育新的肉牛深加工企业,通过饲草饲料及秸秆等过腹增值;牛产品的加工增值和牛产品的流通增值,使肉牛养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我县肉牛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4 适度规模经营

从我县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应借鉴羊产业的经验,从扶持现有养牛大户、鼓励社会集资成立股份制或吸引外资等多种形式创办适度规模肉牛育肥场或企业公司。在农村发展养牛专业村,建立村连村、乡连乡成片区域性养牛基地和肉牛养殖小区,促使千家万户养牛,使能繁母牛达到3.5万头以上,促进我县养牛规模稳步扩大。

4.5 培育和拓展市场

市场体系的建立是实现肉牛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因此,在加快产业化的进程中,①是要利用生产基地优势,培植产区市场;②是要利用加工优势,多元化进入市场;③要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占据省内市场,拓展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但首要的是先办好肉牛交易市场,为生产者提供流通环境,通过拓展市场有效牵动肉牛生产,使我县肉牛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4.6 科学饲养、提高效益

如何提高肉牛生产水平,肉牛营养及育肥方式十分重要。在品种和营养两个方面,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营养不足问题,突出表现为母牛给料标准偏低,犊牛不补饲。反映在育肥牛上,前期补偿性增重明显,整个育肥期日增重不高。我认为要品种和营养二者兼顾,重视营养投入、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充分发挥品种和营养的双重作用,提高肉牛的生产水平。

猜你喜欢
养牛肉牛牛肉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肉牛口炎咋防治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