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丝·厄德里克中国研究现状综述

2011-08-15 00:49李春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路易丝德里克印第安

李春蕾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路易丝·厄德里克中国研究现状综述

李春蕾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在小说、诗歌及儿童读物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然而国内对厄德里克作品的研究规模之小远未与她的地位相称。因此,对厄德里克在国内研究现状从《爱药》研究现状、《痕迹》研究现状、比较研究现状及其他方面研究现状等方面做一个梳理,以期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厄德里克作品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痕迹》;综述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本土文学复兴大潮来临之前,美国本土作家一直处于白人主流文化的边缘地位。在文化、文学日趋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中心与边缘的界限的消解,美国本土文学开始了复兴之旅。本土作家们开始探索重构本民族文学以及文化身份的多种策略。在作品中,他们尝试结合传统美国本土文化元素和现代西方写作技巧及理念,重建自己独特的文学特征。路易丝·厄德里克便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最多产、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本土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在小说、诗歌及儿童读物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作家作品介绍

路易丝·厄德里克(1954-)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成长在北达科他州。父亲是德裔美国人,母亲有法国和齐佩瓦印第安人的血统,双亲皆为部落居留地的印第安事务学校的老师。

1984-2008期间,路易丝·厄德里克一共发表了11部小说:《爱药》(1984年初版,1993修订后再版)、《甜菜女王》(1986)、《痕迹》(1988)、《哥伦布的皇冠》(1991)、《宾戈宫》(1994)、《燃情故事集》(1996)、《羚羊妻》(1998)、《小无马居留地奇事的最终报告》(2001)、《屠宰师傅歌唱俱乐部》(2003)、《四颗心灵》(2004)、《着色的鼓》(2005)及《鸽灾》(2008)。《哥伦布的皇冠》是她和道里斯合作完成的,尽管道里斯在其写作过程中一直都在出力献策,但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署有他们两人名字的作品。她的新作《踩影》(2010)中讲述了两个不同背景的本土人结婚后失败的婚姻生活。除这些优秀的小说之外,厄德里克还发表了三部诗集:《篝灯》(1984)、《欲望洗礼》(1989)、《元火:诗歌新作精选》(2003);还为儿童写了一些书,如《飞跃》(1990)、《祖母的鸽子》(1996)、《白桦小屋》(1999)、《永恒的范围》(2002)、《沉默游戏》(2005)及《豪猪年》(2008)。其中,前四部小说被称为“北达科他四部曲”。

厄德里克的每一部作品一出版,便很快登上了畅销书的榜单,其中《鸽灾》还曾在2009年角逐普利策文学奖。《爱药》更是获殊荣无数,它曾得到“每月一本读者俱乐部”的极大好评并获当年全国书评家协会奖。1985年该小说又获得了由美国文学艺术院颁发的苏·考夫曼奖和《洛杉矶时报》该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处女作奖。《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批评指南》称该小说“获得了……比印刷史上其他任何一本书更多的奖项”。她的新作《踩影》(Shadow Tag)在2010年出版后在美国掀起了一轮新的厄德里克阅读热。除在长篇小说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外,她的诗歌曾获过布斯卡特奖,短篇小说获过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纳尔逊·阿尔格伦短篇小说奖。批评家康妮·雅各布(Connie A. Jacobs)曾评价道:“厄德里克的作品不但长居于《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单中,同时也经常出现在大学的各类参考书目里,她作为当代美国作家领军人物的另一标志就是她的创作引起了大批学者和批评家们的研究兴趣。”。在美国,厄德里克研究起步早,批评家和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她的作品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相当规模。然而,国内对厄德里克作品的引进、翻译和评论及深层次的研究规模之小远未与她的地位相称。因此笔者对厄德里克在国内研究现状做一个梳理,以期后来的研究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厄德里克作品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

二、厄德里克作品国内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厄德里克的作品中只有《爱药》有中译本,由张廷佺翻译,于2008年出版。而且,截至目前没有研究厄德里克的专著或论文集面世。因此,国内对厄德里克作品的研究只集中体现在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一些期刊文章上。这些毕业论文及期刊文章绝大部分又都集中于“北达科他四部曲”,因此论文拟从《爱药》的研究现状、《痕迹》的研究现状、比较研究现状及其他作品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1.《爱药》的研究现状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四篇硕士论文和四篇期刊文章专门解读《爱药》。批评角度如下:

首先,一些研究者将该小说置于后殖民语境中进行研究。倪云,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爱药》: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研究”中,把《爱药》置于后殖民语境中进行研究,尝试了从一个中国读者的角度去观察理解《爱药》。他在探讨了美国确实存在对印第安人内部殖民及其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在结语中指出把《爱药》列入后殖民文学合情合理,并且认为厄德里克本人身份的混杂化与边缘化在《爱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其次,一些研究者试着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爱药》中所体现出的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夏晶,在其硕士论文“《爱药》中的生态智慧”中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爱药》中蕴藏的古朴而又深奥的生态智慧,如印第安人对象征着部落身份的、承载着传统与文化的土地的极大的依赖,对家园的依赖以及归家的重大意义,古老的治疗传统——用爱药治疗身体和精神创伤以及拥有强大力量的自然意象水等。夏晶认为,印第安人的生态智慧体现了他们对自然认识的同时也在美洲印第安人重建自我身份的路上充当了指路明灯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秦苏珏从生态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路易丝·厄德里克在《爱药》中通过对土著人居留地的地域景观和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她对这片土地的强烈情感,并指出这种情感来自于她对本土历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她深切地理解本土传统文学思想一直颂扬的人类与大地的亲缘关系。

另外,一些研究者将他们的目光投入到了《爱药》的主题研究以及主题揭示方式的研究。胡梦蝶,在其硕士论文“北美印第安人的归家历程——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之归家主题”中,通过探讨小说中几个重要人物的归家经历得出结论:归家与身份寻求相互辉映,都指向印第安文化和传统,通过归家,归家之人最终找到了赖以生存的共同自我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除此之外,郭晓兰和王建平探讨了《爱药》的主题:回归本土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另外,李翠翠在其硕士论文《论小说〈爱之药〉的复调特征》中探讨了《爱药》的复调特征及其对表达作品主题起到的重大作用。

近几年,又有学者从其他层面解读《爱药》。张廷佺解读了《爱药》蕴含的后现代因素:叙述的碎片化,自反性和魔幻现实主义。他还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探讨了爱在本土人民存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倪云在2010年9月新发表的文章中探讨了《爱药》中水意象及其哲学意蕴。刘洋在2011年3月发表的“文化英雄的重生”分析了《爱药》中大量出现的文化英雄这一原型,指出文化英雄已不仅仅局限于神话中的变形、流浪、跨越等功能,而且在现代文学中赋予自己新的生命:一方面,它揭示传统文化,成为古今两种文化的穿梭者;另一方面,它增加了小说叙述模式的新颖性。

2.《痕迹》的研究现状

生存模式是《痕迹》研究的一个热点。左桂花,在其硕士论文“土地上的生存——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在具体归纳分析了该小说中几种各不相同的生存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在变化的生存环境中,印第安人需认清现实并合理地以变应变,才能在保存其文化传统的同时很好地生存下去。肖锦屏的“《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通过分析白人殖民统治给印第安人造成的生存危机,集中探讨了厄德里克对如何重构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模式这一重大问题的看法。肖锦屏指出: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印第安文化应与其他文化积极交流并从其他文化中吸收有利于本族文化发展的有利成分,从而使得印第安人在美国的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叙述技巧是《痕迹》研究的另一热点。王建平和郭巍合写的“解构殖民文化、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中分析了该小说是如何运用讲故事这一技巧挑战和颠覆以欧美文化为主流的殖民文学的。战逸超的“《痕迹》上空萦绕不绝的声音——探析路易斯·厄德里克《痕迹》中的叙述者和叙述声音”以不可靠叙述者理论为理论基础,辅以艾伯特的叙述中的冲突观点分析了小说中的叙述者与叙述声音,得出如下结论:白人对印第安保留地的入侵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冲突和灾难。所以,尽管印第安人自己也需要做出调整、适应,但白人在道义和可行性上更有责任来认真对待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陈靓对《痕迹》中的生物象征解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在“象征世界中的文化身份重构——《痕迹》的生物象征解读”中指出,厄德里克在该小说中构建的许多生物象征符号包含了印第安文化传统中对大自然的理解和界定。她进一步指出,生物象征在这里作为印第安文化传统中一个独特的亮点,对印第安文学独立身份的构建起到了很好的标识性作用,对当代印第安作品的生物象征解读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揭示厄德里克等当代印第安作家在白人主流文学中所采用的斗争技巧。

3.比较研究现状

比较研究还只停留在比较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四部曲”的层面上,尚未有与厄德里克四部曲之外的作品或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研究。郭巍在其“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印第安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小说分析”中分别从身份、文化及性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爱药》和《痕迹》,最后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即由于厄德里齐作品的主题和结构特征在印第安文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印第安文学也具有后殖民性。胡雅坪的“女性的力量:路易丝·埃尔德里克小说《爱药》,《踪迹》和《宾果宫》研究”选取此三部作品中的一个共有并极具关联性的人物利普沙,分析了其如何在几个主要女性的帮助下最终完成自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理解生活深意的并帮助父母完成回归夙愿的人,以此凸现小说中女性所展现出来的力量。金小天的“复乐园——露易丝·厄德里奇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分析了厄德里克三部重要作品中的女性主题(包括《爱药》、《甜菜女王》、《痕迹》),并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探析本土女性从“陨落”到“救赎”的艰辛历程。陈靓的博士论文“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全面探讨了厄德瑞克的文学技巧和理念,提出杂糅性的文学策略是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在后殖民框架下揭示了当代美国本土作家的集体创作意识和写作策略。李靓集中研究了厄德里克四部曲中的千面人物重构及女性千面人物重构,进一步指出厄德里克一改族裔写作中控诉为主的创作模式,而是采取重构千面人物来颠覆主流权力话语中印第安人的模式化形象,使千面人物回归家庭这一叙事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印第安文化为更多非印第安读者接受,也有效抑制了主流权力话语对其对立面的颠覆。金东萍的硕士论文“厄特里奇作品中女性地位的提高”分析了厄德里克在《爱药》、《甜菜皇后》及《痕迹》三部作品中通过联合女性力量提升美国印第安女性地位的尝试,并指出厄德里克的尝试是成功的:女性力量的联合不仅使女性地位得以提升,而且也有利于美国印第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四、其他作品研究现状

黎会华在“暴力·爱情·历史”中评价了厄德里克的第十二部长篇小说《鸽灾》,探讨了厄德里克该小说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多重叙事,时空交错,巧用意象和虚实相生。林佳鸣探讨了厄德里克《燃情故事集》的永恒主题——婚姻,指出这部小说是厄德里克写作生涯中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它既突破了厄德里克驾轻就熟的印第安传统,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极具普遍意义的婚姻问题,又保持了印第安特色,以独特的视角给这一古老的主题带来了新意。此外林佳鸣还介绍了厄德里克的新作《羚羊妻》。张琼探讨了《四灵魂》中族裔价值与经典传统的结合、背离与偏移。

路易斯·厄德里克作为美国文坛上一位耀眼的新星,她的作品数量繁多,主题丰富,涉及美国当代本土作家关注的诸多问题,如个人和文化身份的复杂性,土地和社群的重要性,文化生存等问题,并以其对当代印第安人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深受欢迎,先后获得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等多项文学大奖。然而从以上研究成果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对厄德里克作品的介绍、翻译及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且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厄德里克作品涉及范围较窄,仅仅局限于她的几部作品。笔者希望在将来的厄德里克研究中有更多厄德里克的其他作品可以走进中国批评家和学者及研究生们的视野并有越来越多样化且深入的研究成果。

[1]Jacobs,A.C.The Novels of Louise Erdrich:Stories of Her People[M].New York:PeterLang,2001.

[2]陈靓.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陈靓.文化冲突中的本土身份构建——宗教与性别视角下的《爱之药》[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2):177-189.

[4]陈靓.象征世界中的文化身份重构——《痕迹》的生物象征解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81-85.

[5]高琳.书写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困境的《爱之药》[J].当代外国文学,2006,(2):161-164.

[6]郭巍.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印第安文学—路易丝·厄德里齐小说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5.

[7]郭晓兰,王建平.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奇的《爱之药》[J].东北大学学报,2007,(5):466-470.

[8]胡梦蝶.北美印第安的归家历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9]胡雅坪.女性的力量:路易丝·埃尔德里克小说《爱药》,《踪迹》和《宾果宫》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10]金冬萍.厄德里奇作品中女性地位的提高.[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1]金小天.复乐园——路易丝·厄德里奇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D].成都:四川大学,2004.

[12]黎会华.暴力·爱情·历史——评厄德里克的小说《鸽灾》[J].外国文学动态,2010,(3):30-31.

[13]李翠翠.论小说《爱之药》的复调特征[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4]林佳鸣.路易斯·埃德里希的新作《羚羊妻》[J].外国文学动态,2001,(2):29-30.

[15]林佳鸣.对永恒主题的新探索——评路易斯·埃德里希的《燃情故事集》[J].外国文学,2001,(1):88-91.

[16]刘洋,高红霞.文化英雄的重生[J].外语教育教学,2011,(3):75-76.

[17]倪云.《爱药》: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0):23-28,50.

[18]倪云.《爱药》: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郑州:郑州大学,2006.

[19]倪云.《爱药》中的水意象及其哲学意蕴[J].郑州大学学报,2010,(5):109-11.

[20]秦苏珏.地域景观、环境与身份认同——《爱药》的生态解读[J].国外文学,2010,(2):97-103.

[21]王建平,郭巍.解构殖民文化,回归印第安传统——解读路易丝·厄德里奇的小说《痕迹》[J].东北大学学报, 2004,(6):455-458.

[22]王建平.后殖民语境下的美国土著文学——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痕迹》[J].外国文学评论,2005,(2):42-50.

[23]夏晶.路易丝·厄德里奇小说《爱药》中的生态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9.

[24]肖锦屏,龙娟.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重构——路易丝·厄德里奇《痕迹》的后殖民解读[J].南华大学学报, 2009,(2):95-98.

[25]肖锦屏.《痕迹》中美国印第安人生存模式的变化与重构.[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6]易高燕.后殖民时期印第安人的命运——解读《痕迹》中的人物[J].南北桥,2008,(12):44-44.

[27]战逸超.痕迹上空萦绕不绝的声音[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I106

A

1673-0046(2011)09-0190-03

猜你喜欢
路易丝德里克印第安
众多作家的“精神引路人”、诗人路易丝·格吕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印第安捕梦网
Heroes and Villains (II)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德里克·怀特
德里克·罗斯招牌动作之偷天换日
糟糕的作品
透过泪眼感怀爱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烧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