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1-08-15 00:51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6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科研活动教科研

刘 慧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职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刘 慧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职学校;教科研管理工作;对策探讨

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本质的活动,其开展的程度和水平不仅可以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亦可以端正思想,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1]。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把职业教育学校办成高新技术承接、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基地。所以,科研既是中职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手段,同时还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与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源泉。可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中职学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校教科研现状

分析近几年我校教科研课题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到:(1)申报项目增多。2003~2007年每批课题只有10个申报项目,2009年开始每年有超过15个项目申报。(2)高水平科研成果逐渐增多。2007年我校承接国家级课题2项,2008年承接省部级课题1项,2009年承接省部级课题1项,世界卫生组织课题1项。2010年有1项课题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3)科研队伍实力增强。2003年参与科研课题负责工作的教师中学历层次最高的是本科。2005年参与科研课题负责工作的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2007年参与科研课题负责工作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4人,2009年参与科研课题负责工作的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6人。同时,他们大多都成为了全省学科带头人,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学术地位明显提高。(4)科研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学校制订了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当前情况修改了课题立项申请书及结题报告,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课题的检查督导和评审工作,并从2009年起对结题课题进行评优奖励。

2 存在问题

虽然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规范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科研氛围不浓厚

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许多教师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对教育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能自觉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即使教学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避重就轻,缺乏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长远规划。有的教师虽然也搞了一些专题研究,但由于缺乏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研究成果往往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应用,不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丧失了课题立项的根本意义。

2.2 管理制度不全面

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但中职学校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往往在科研管理制度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一是制度的制订缺乏规范性、科学性,没得到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完全认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完全落实。二是缺乏激励和保障制度,不能调动起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2.3 科研研究不严谨

一是科研课题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不够。由于获得科研数据、资料难度较大,耗费精力较多,所以有些科研课题的资料、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现实情况,经不住推敲,管理部门审查也不够细致严格。二是科研课题计划性不强,有些课题一旦立项就被搁置一旁,直至汇报评审才仓促得出结论,完全忽视了科研课题的计划性、严谨性。

2.4 科研成果缺乏实用性

进行科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但中职学校的科研在立项的选择上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许多科研项目在学校发展中缺乏实用性,没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3 对策探讨

3.1 提高思想认识

科研工作是一项兼具特殊性、复杂性、严谨性的工作,常常表现为周期长、投入大、耗费精力多且见效缓慢等特点。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事实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提高中职学校对教育科研的思想认识是开展好教科研活动的第一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建立学术交流联系,努力将其研究成果推荐给各类评价专家,以此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二是加强校际之间合作,发挥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势。联合化管理是适应市场化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科研实力具有局限性,很难适应科研对象和专业发展复杂化的需要。因此,打破禁锢,加强与同类兄弟院校的横向联系,形成群体优势,广泛邀请各校科研人才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能更好地解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使科研成果更具推广应用价值的问题。

3.2 加强教育科研管理

3.2.1 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 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前提保障。学校在制订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需求为前提,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一方面要全面掌握科研知识,对学校科研工作现状完全了解,对科研工作流程清晰熟悉,以人为本,制订出真正符合本校实际状况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制度的激励和保障,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2.2 准确定位 中职教育中的科研不是研究、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而是探索和研究将已知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方法和技术[2]。根据中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应建立在对教育规律、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服务技能等方面改进与创新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独具特色的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职业教育科研模式。基础性科学研究量力而行,主要精力放在与教学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上,找准定位,最终实现科研与教学双促进的目的。

3.2.3 加强科研工作的前期管理 教育科研研究应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保证科研质量,不能只注重课题执行及成果评价管理,更要注重前期信息资料的收集服务。多为科研人员提供咨询,创造科研基础条件是科研管理部门应具备的职能。为科研人员建立电子阅览室,开通网上查询、检索各类期刊杂志的服务,加强基础性数据库和资源库的开放与共享,使科研人员能及时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3.2.4 做好科研工作开展前的培训 让每一位从事科研活动的教师在开展具体科研活动前都能明确学校科研制度的内容及执行的流程,熟悉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科学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把学校的科研制度落到实处。

3.2.5 加强科研活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 制度一旦确立,就应严格执行,如果执行过程中一再迁就,制度的存在就丧失了其应有的实际意义。因此,在科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科研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落实科研工作的执行情况,随时掌握学校开展科研的动态信息。同时,如果科研人员在研究中遇到困难,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确保每一项科研课题按规定如期完成。

3.3 严格教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促进成果转化

科研成果鉴定应采用灵活的评审方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尝试网上评审。评审专家如与课题组存在直接或明显的间接关系,应采取回避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评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已结题的科研课题,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督促科研人员对课题进行总结、鉴定,促进成果转化。把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的科研成果及时地推广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科研成果能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只有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科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提高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社会认可度也必然得到相应的提高。

[1]刘俊峰,冯修猛.高等医学院教研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与质量改进[J].卫生软科学,2009(4):36~38.

[2]梁春晶,陈春蕾.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62~63.

G630

A

1671-1246(2011)16-0043-02

Vol.29 2011 No.16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科研活动教科研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科研课题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