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2011-08-15 00:43刘一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话语角度

刘一萍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英语新闻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刘一萍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模糊性表述,模糊限制语是其中表现形式之一,不过人们对英语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还不多。文章在简要回顾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概况后,着重介绍了Prince及其同事在1982年从语用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的分类,最后着重探讨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五大语用功能。

模糊限制语;模糊性;英语新闻;语用功能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强调尊重事实、言语简明精确,符合 “ABC”新闻报道原则,即准确、简洁、清楚(accuracy, brevity, clarity)。 因而,通常认为新闻报道中不允许存在含糊不清的言辞。可事实是,我们在阅读新闻时,经常能碰到诸如“根据……”(according to…)、“大约”(about)、“严格说来”(strictly speaking)等各种各样的模糊限制语(Hedges)。这些模糊限制语的大量存在看似与新闻报道的“ABC”原则相背,实际上不仅不会损害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相反还会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使新闻报道更加精确、更易为读者所接受。

一、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概况回顾

“模糊限制语”这一词首先由Lakoff于1972年提出,他从语言哲学角度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1],例如“sort of”等。这类词语“可以就话语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对话语的内容做出修正,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所作的直接主观测试,或者提出客观依据,对话语作出间接的评估”[2]157。Zadeh在其论文“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中跟随Lakoff使用“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并从语义学和逻辑学角度分析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Zaheh认为模糊限制语是作用于模糊集之上、阐明其操作数的操作词(operators),其对语境的依赖性视情况而定。[3]在其稍后出版的论文中,Zaheh又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标准书面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研究[4]。Rosch从认知角度研究语义原型,认为“自然语言本身具有语言机制来编码和复制其范畴从属关系程度”,并且认为模糊限制语就属于这些语言机制中的一种。[5]Fraser从语义缓和及礼貌研究角度分析了模糊现象。[6]Brown和Levinson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模糊限制语视为一种避免争论或不一致的策略。[7]Prince、Bosk和Frader于1982年在一个加护病房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医患关系语篇中的模糊现象。[8]根据研究,他们区分了两种模糊限制语。一种称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会影响命题的真值条件。另一种称为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不影响命题的真值条件,但会表明说话人对整个命题真值条件的态度。Holems在其论文中从第二语言教学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并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种“减弱话语强度”的策略,并将其作为认知模式的一部分。[9]

二、模糊限制语在新闻中的语用功能

新闻属于会话的一种,也需要遵守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本文将借助Grice的合作原则(CP)[10]25,通过引用一些主流英语报纸上的新闻报道作为例子,对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提供适量信息

在Grice合作原则的四个基本准则中,量的原则(Maxim of Quantity)包括两个次则:

(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Grice为其第二个次则下注释说:“信息过量并不违反合作原则,但会浪费时间。”通过对大量新闻报道的分析发现,新闻从业人员深谙此道理,常常故意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语,尤其是诸如almost,a little,about,approximately,at least,more than 等 表示话语真实程度变动的模糊限制语以及限制范围变动的模糊限制语来修饰其报道0,以便为读者提供适量的信息。例如:

1)Independent South Australian senator Nick Xenophon switched sides after winning a commitment from Wayne Swan, Australia’s Treasurer that the Labor government would commit almost$1bn to help improve water flow in the ailing Murray-Darling river system.(Financial Times, Feb 12th, 2009)

2)The cost of Britain's military operations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this financial year has soared to more than £4.5bn, an annual increase of more than 50%,figures released yesterday reveal.Operations in southern Afghanistan accounted for a little over half, nearly £2.6bn,compared with £1.5bn last year.(The Guardian, Feb 13th, 2009)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虽然新闻报道人员很有可能知道或得到发布的确切数字,但仍然故意使用了“almost$1bn, more than £4.5bn, a little over half,nearly£2.6bn”等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而非给出确切的数字,这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读者的需求。大部分读者只在意新闻所报道的事件以及一个大概的数量,至于政府究竟是花$0.99bn还是$0.98bn,他们并不在意,只要知道大约为10亿就行了。

2.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是及时性,要求从业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新消息、最新情况报道出去。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新闻报道人员不可能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新闻事件的所有细节情况,尤其是那些确切的数据和那些敏感或暂时秘而不宣的信息。在这种缺乏可靠信息来源或所知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会通过使用模糊限制语来遵守Grice合作原则中有关质的准则,即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以便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例如:

3)Israeli forces say they killed at least 100 Palestinians and captured nearly 700 others,including some on Israel’s list of terror suspects.Dozens of civilians perished, some crushed by falling walls,others in the cross fire.(Time, May 6th, 2002)

4) Wildlife rescue officialson Wednesday worked frantically to help the animals that made it through Australia's worst-ever wildfires but they said millions of animals likely perished in the inferno.(China Daily, Feb 12th, 2009)

在例3)中,新闻报导人员个人很难知道在这场巴以冲突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受了伤,更不要说知道到底逮捕了多少名恐怖分子疑犯。在例4)中,到新闻出来时为止,新闻报导人员还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数量,还没有任何官方数据可供引用,因此无法确切告知有多少动物已经消失。通过使用诸如 nearly,some,dozens of等模糊限制语,报道人员隐晦地告诉读者,对于报道中的数据,他(她)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或把握,因此只能使用一个含糊的概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不会使新闻报道变得含糊不清。相反,还会更加客观地陈述事实,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秉承事实的职业精神。

3.避免做出细节性报道

新闻报道必须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一些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或与国家安全、军事秘密、个人隐私有关的敏感性事件上,新闻报道人员必须采用一些模糊限制语,在履行让公众知晓事实真相的职责同时,避免泄漏秘密、违反相关政策法规或陷入纠纷之中。在这种不能进行精确报道的情况下,模糊限制语是报道人员的最佳选择。在上述例3)中,报道人员就算知道所逮捕恐怖分子疑犯的确切人数,也有可能因为以色列政府将其列为机密而故意使用some这一模糊限制语来隐瞒确切数字,避免做出细节性报道。

另外,某些为新闻媒体提供信息的个人或机构不想公开他们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人员也会通过使用“根据可靠消息来源”、“根据匿名人士透露”之类的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来有意隐瞒一些信息。例如:

5)China's wheat supply and grain safety will not be influenced by the worst dry spell in 50 years that has parched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the nation's total wheat land,an agricultural minister said Thursday.(China Daily, Feb 13th, 2009)

在这一例子中,报道人员很可能知道这位农业部长到底是谁,但是由于该农业部长不想公开其身份,或出于其他一些原因,报道人员在报道中刻意使用了含糊性表述“一位农业部长”,同样避免了细节性报道。

4.增强说服力

新闻报道人员在如实报道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意识到需要使其报道的新闻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报道中他们常常会使用诸如 “according to…”,“…said”等间接缓和语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例如:

6)According to Wei, the government had also provided 86.7 billion yuan(about US$12.69 billion)in subsidies to farmers in drought-hit provinces to help with their fight against the drought and ensure their income.(China Daily, Feb 13th, 2009)

7)Mr.Brown(British Prime Minister Gordon Brown)said that lessons had to be learnt from what had happened in banking and the regulatory system had to be “improved” but that it had to be achieved“withglobalco-operationamongstregulators”.(Guardian,Feb13th,2009)

在上述两例中,报道人员通过间接缓和语,使其报道的内容给读者一种权威性感觉,从而使读者更加相信其报道的真实性。

5.提高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的自我保护

从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以上四大语用功能来看,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使新闻报道人员避免卷入麻烦之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无论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还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都具有提高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自我保护的语用功能。以下通过直接缓和语来举例说明:

8)Celtic have reached the last-16 for the second successive season and manager Gordon Strachan said: “We must be pleased to get out of that group,I think that could have been the hardest of the groups.”(CNN, Dec 4th, 2007)

直接缓和语的使用表明所述内容仅为个人观点,这种观点基于个人主观认识或估计,因而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此类缓和语通常含有第一人称“我” 或 “我们”, 例如 I think,I guess,as far as I know等。通过使用这些缓和语,能够减弱新闻报道中话语的绝对化和武断性,从而达到增强自我保护的目的。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模糊限制语在新闻报道中的大量存在和使用,并不与新闻报道所要求的真实性、准确性相冲突。相反,很多时候,新闻报道还依赖于这些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来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因此,是否在英语新闻中使用模糊限制语,需要视情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含糊”比“精确”更有利于新闻报道。

[1]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1972:195.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Zadeh L A.Fuzzy-Set-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Linguistic Hedges[J].Journal of Cybernetics,1972(2):34.

[4]Zaheh.The Concept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Reasoning-I[J].Information Science, 1975(8):199-249.

[5]Rosch E H.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J].E.Rosch&B.Lloyd(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78:39.

[6]Fraser B.Conversational Mitig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0(4):341-350.

[7]Brown P.&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J].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8]Prince E F,JFraser&C Bosk.On hedging in physician discourse [J].In R.J.di Pietro(ed.).Linguistics and Professions.Norwood, NJ:Ablex,1982.

[9]Holmes J.Hedging Your Bets and Sitting on the Fence:Some Evidence for Hedges as Support Strucutres[J].Te Reo,1984(27):47-62.

[10]Grice H P.Logic and conversation,in Cole,P.&J.L.Morgan(ed.),Syntax and Semantics[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编辑:徐永生]

H 315

A

1671-4806(2011)01-0096-03

2010-12-05

刘一萍(1985— ),女,江苏宜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话语角度
神奇的角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