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2011-08-15 00:53周彩根刘锁娣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党员建设

周彩根,刘锁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周彩根,刘锁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中国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工作是中国高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和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外延上存在交互关系,党建工作既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又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党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军作用。

高校党建;校园文化;内涵;外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与外延特征。高校的校园文化需要自然地、历史地沉积,也可以在一定的目标牵引之下自觉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的一切工作几乎都可以纳入这一系统加以观察。党建工作是高校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党建工作在本质上也是一项文化工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建工作一方面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对党员的培养和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

一、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支独特的文化,有其政治、民族和历史属性,也会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渗透。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会体现出中国特色。

(一)党建工作是中国高校特有的文化现象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有其文化特征,都可以视为文化现象,党建工作也不例外。2010年8月13日,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组织工作条例》颁布,再次确认中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党建工作因此而超越党内范畴并具有全局性意义:党的领导为高校各方面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基层党组织在教学科研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师生党员在工作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许多教师党员成为科学技术的探索者和服务社会的先行者,许多学生党员成为创新之星和创业之星。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党员群体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内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代言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已经成为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输出地。学生党员不仅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者,而且将要成为优秀社会文化的播种者。所有这些,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是必然的,而在世界上却是独树一帜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高校是科学技术的集聚地,也是思想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各种新思维、新观念往往首先在高校产生,外来的思潮也往往会在高校汇聚、放大。学习科学技术决定着人是否能够成为人才,而不同的文化思想决定着人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先进的、积极的文化可以培育出可担大任、可堪大用的人才,而落后的、颓废的文化只能衍生出一些无病呻吟、庸碌无为之辈。这方面我们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为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得以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因为削弱党的领导,我们经历了“动乱”和“风波”的惨痛教训。今天,历史赋予中国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坚持党的领导,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可靠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奋发向上校园文化,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由之路。

二、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融合

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既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又是核心和普遍的关系。党建工作既融于校园文化建设又高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既服务于党建工作又璀璨于党建工作。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都是教育人、培养人,因而两者的核心内涵必然是一致的。

(一)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共同目标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是培养什么人的决定因素。对人而言,最可悲的莫过于没有思想和灵魂,最可怕的莫过于思想的不健康和灵魂的不纯洁。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信念,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党建工作必须立足于此,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立足于此。党建工作的根本是思想建设,吸收师生入党首要的是让他们思想上入党,教育培养党员就是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信念。[1]校园文化是包含精神、制度、行为、物质等文化在内的一个整体,其中精神文化是根本。建设校园文化,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格物致知的严谨态度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这可以理解为党的思想建设在高校特定环境中的一种延伸。

(二)传承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共同责任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民族精神是最具生命力的,在时代的大潮中凝聚起来的时代精神是最具创造力的。校园文化虽然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也必然有着包括历史印记和民族精神在内的共性内涵,正如许多大学的校训所表达的那样。党建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必然也要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大潮中吸取营养,要积极实现与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2]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会失去感召力。反过来,民族精神需要新生,时代精神需要光大。大学是知识和人才的富集地,精神和思想的活跃区,校园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理所应当地要共同承担起传承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的神圣使命。

(三)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共同要求

树立并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大学本应是一方净土,大学师生,尤其是师生中的党员、干部本应是道德的模范。但今天的大学越来越广泛地和社会融合,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学术风气,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一些浮躁的、丑陋的东西开始在校园内出现。可见,“明礼仪、知廉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天的大学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当今社会无疑是一副济世良药。无论是党建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必须以弘扬师德、端正学风为重点,使师生党员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遵守者和实践者,[3]还大学校园以宁静和纯洁。

三、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交汇

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支撑,互为动力。党建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方向,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党建的空间;党建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为党建提供舞台;党建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校园文化建设为党建增添色彩。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大舞台

校园文化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校园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对一切事物产生着深刻影响。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廉政等建设工作可以充分运用文化的资源、文化的精髓和文化的力量教育、培养党员,以丰富和增强党员、党组织的先进性。例如,校园文化中的精神理念,可以引为党性修养的必要补充;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或开展的各种活动,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党员的良好平台;校园文化的各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党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等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非但不能游离于校园文化之外,而且还应主动地融入其中,担当校园文化建设的编导,扮演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角,努力唱好校园文化建设这部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大戏。

(二)党建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中处于顶端的就是党的建设,这既是由于中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决定的,也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可靠保障,党的思想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标杆,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校园行为文化的先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校园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近年来,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组织连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将正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系列活动。这些是党建工作的大文章,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不仅在党内教育党员、增强党性,而且在全局上带动群众、鼓舞了士气。党建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而更加光彩夺目、影响深远。今天,“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社会蓬勃开展,也必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师生党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教师党员是教师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党员是最优秀学生的集合。[4]党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身边最真实的榜样,能够发挥特别的示范带头作用。事实上,在学校工作的许多重要领域、重要活动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的大都是党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起关键突破作用的往往是党员。近年来,由于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教师入党的比例增长明显,优秀学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党组织。一方面充实了党的队伍,另一方面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师生党员不仅能够通过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而且能够凭借组织的力量,运用自己的学识专长和能力特长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5]例如,一些学校开展的“教师党员示范岗”、“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星级宿舍”、“党员助学小组”等特色党建活动,这些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其中师生党员既履行了一个党员的义务,同时也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1]陈晓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94.

[2]郑存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与特色培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6(3):104.

[3]陈华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研究[J]. 理论研究,2009,11(4):71.

[4]廖 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学生党员良性影响研究 [J].大众科技,2009(6):177.

[5]张 春,桑 雷.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思考 [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75.

Study on the Relation s of Party Build ing and Campus Culture at Universities

ZHOU Cai-gen,L IU Suo-d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China)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socialism,which clearly defines that they should b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Party building work is a typical cultural phenomenon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i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with the agreed core connotation,party building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also overlapped at their extensions.The integration of party building work into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meanwhile motivates party members to p lay an irreplaceable leading role on college campus.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campus culture;econnotation;extension

刘志新)

D267.6

A

2095-042X(2011)03-0027-03

2011-04-20

周彩根 (196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校党建与学生工作研究。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建研究课题 (XXDJ2011-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党员建设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