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同义词问题

2011-08-15 00:51张传立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近义词辨析

张传立

(大理学院文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同义词问题

张传立

(大理学院文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同义词是困扰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此问题在对外汉语学界逐渐得到重视,但研究对象多数是中高级阶段的学习者,实际上在初级阶段同义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中,学习者初次接触同义词,而对其辨析和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同义词

同义词是困扰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这个词和那个词有什么不一样”是汉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同义词问题也逐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杨寄洲〔1〕认为:“课堂上,怎么教给学生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不能不认真对待。”

同义词问题可以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老问题了,不过研究中谈的多数是从什么角度如何进行辨析,研究内容多数是与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相对应,实际上在初级阶段同义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中,学习者开始接触近义词,并将养成对这类词分辨的习惯,因此要求我们对这一阶段同义词问题要重视起来。

一、初级阶段同义词的教学现状

通常我们认为初级阶段为没有汉语基础的零起点或学过少量汉语的学生一个学年的学习阶段。

在初级阶段,零起点的学生在学习汉语不久就会遇到同义词的问题了,比如《汉语教程》〔2〕第一册上第四课出现了生词“天”,第五课出现了生词“日”,两者的英文注释均为“day”;第十一课出现生词“知道”,第十四课出现生词“认识”,两者的英文注释均为“know”。在学习中,细心的学生可能就会问两者是不是一样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能就会说出“十月一天”、“我不知道他”这样错误的短语或句子了。

二、初级阶段同义词出现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摸清初级阶段同义词的情况,看一看初级阶段到底有多少同义词问题是学生们可能遇到的,教师们需要加以注意。我们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词汇教学大纲》〔3〕(以下简称“大纲”)为主要对象,并结合实际教学,调查统计了同义词。

“大纲”共收词2 704个,结合教学,我们统计的同义词有275对。

上述结果中,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词严格地说并非是同义词或近义词,我们认为只要是在结构、语法、运用上有近似的关系,学生可能出现混淆的词都可以算作同义词。比如“国”和“国家”,“会”和“能”,“不”和“没有”,“误会”和“误解”,“养”和“种”等。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范围,郭志良〔4〕曾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词辨析对象的范围不仅大于同义词典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也大于汉语教学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许绍林〔5〕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范围比词汇学研究的同义词范围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认定的同义词范围都要大得多。”调查中怎么样才算是一对近义词,我们部分是参考了国内的一些词典、著作,部分是以个人的教学经验为判断,因此,调查还不能保证完全客观,但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出初级阶段同义词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初级阶段的同义词其实并不少,再次提醒我们不容忽视这个问题。另外调查中也发现同义词在教材中出现的跨度不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熟悉整套教材并大致了解学生的词汇量,才会对需要解释的同义词加以注意和准备,不至于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得不知所措。

三、初级阶段同义词教学的一般原则

(一)教师应培养同义词意识

对外汉语教师应培养同义词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与之前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对近义词进行预判。比如《汉语教程》第一册(下)第十九课学习了“总是”一词,在本册第二十七课学习“一直”时,就应进行两者之间的辨析。如果教师没有做到这个工作,学生又很难主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在运用中就很有可能混用两词,那时再纠正就事倍功半了。

在进行近义词判定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站在学生角度判定同义词。汉语学习者眼中的同义词有时会被教师忽略,比如“孩子”和“小孩儿”,“国”和“国家”,“天”和“日”。二是注意一些潜性近义词。比如讲到“同屋”、“饮料”等词时,一般会阐释“屋”和“饮”,就会涉及到“屋子”与“房子”,“喝”与“饮”的区分。以前者为例,“屋子”这个词可能还没学,但“房子”已经学过,可以简单辨析一下“屋子”和“房子”,有的学生说“同屋”误为“同房”,就可能是由于混淆了“屋子”和“房子”而教师未加以辨析的缘故。

(二)从意义入手进行辨析,结合语法及语用

有关同义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辨析的研究比较多,总的来说,多数文章认为应从语法、语义及语用三个方面进行同义词的辨析。语义上大多强调基本义、语义范围、轻重、侧重点等;语法上大多强调词语构成、词性、搭配、句法特征等;语用上大多强调语体、感情色彩、使用场合等。从这些方面加以辨析,我们认为是合理的、有效的,在此不再赘述。

只是在实际教学中处理一对同义词时,我们不能对其从头到脚、全全面面地加以分辨,而只能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从某几个角度进行辨析。面对一对近义词,学生首先期望的是两者之间的意义差异,因此在同义词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从意义入手进行分辨,同时结合语法及语用。比如对不同类别的近义词入手辨析可以有所区分。名词性的近义词可以着重从意义辨析,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及量词可以从意义入手结合搭配,辨析副词、代词可以从意义入手结合语法,其他连词、介词、助词等则主要在语法上进行辨析。

(三)精讲原则

崔永华〔6〕曾指出:“近义词教学贵在一针见血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有关近义词的错误。切忌引导学生分析近义词,铺开大讲。”初级阶段的同义词教学中,尤为如此。

课堂上对一对近义词一般只需辨析一两个主要区别,辨析应结合教学内容,遵循常用优先原则。以“总是”和“一直”为例:两者出现在《汉语教程》教材的第一册,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只需辨别“总是”是指多次的行为、情况,每次都一样,如“他总是在晚上做作业”;而“一直”是指行为、情况出现后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改变,如“晚饭后他一直在做作业”。“总是”和“一直”的这种用法也是最为常见、常用的。至于“总是”的其他用法,如表示“不管怎么样,结果一定如此”之意,例如“这项工作总是要有人做的”。“一直”的其他用法,如“表示对范围的划定”,例如:“从操场一直到校门口都站满了人”。这些就不必在课堂上给学生辨析、解释了。

(四)慎用同义释义法

同义释义法简单地说是指用一个词的近义词来解释该词。比如用“医生”来解释“大夫”。利用同义释义法的好处是简洁方便,学生可以马上明白生词的大概意思,教师也不必太花费唇舌。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用此词解释彼词,问题好像暂时解决了,实际上问题是潜伏了起来。每个词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使用环境,将其混成一团,以后一定还会出现问题。此外教师用这个方法来解释时,学生可能会接着问:“那这两个词一样吗?”,此时教师反倒会陷入为难,简洁明了的解释初衷也就达不到了。因此,我们认为要慎用、尽量不用同义释义法,让学生养成一种意识,即汉语每个词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充分理解后才能恰当地运用好,这也是为以后中高级阶段学习更多、更难的同义词打下基础。

(五)慎用英文或其他媒介语翻译

我们知道不同语言间,基本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词汇尤其如此。除某些专有名词或术语外,不同语言的词汇间基本上不能对等翻译。虽然英文释义在初级教材中仍广为使用,但我们认为最好不要拿来对比一对同义词。

上文中提到的“知道”和“认识”,两者的英文释义均为“know”,此时的英文释义正是学生对这对近义词混淆的原因,如何再用英文释义来辨析呢?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比如“打算”和“计划”在教材中英文注释均为“plan”,“或者”和“还是”注释均为“or”。

因此,我们建议可以根据对初级阶段同义词的调查,在初级汉语教材中,对有同义词的生词的英文释义不能仅仅是对译,应补充英文释义,从而对该词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等加以限制,以体现同义词之间的区别。

四、结语

目前,同义词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特点没有被充分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对同义词的处理也就会相应地不成熟,产生不少问题。统计初级阶段中的同义词,分析同义词在初级阶段教学中的情况,着重阐述在初级阶段教学中同义词应如何处理,以期对初级阶段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一点参考,并期待更多的人关注、讨论这个问题,以促进同义词的教学。

〔1〕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3):104.

〔2〕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3〕杨寄洲.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教学大纲: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4〕郭志良.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1):20.

〔5〕李绍林.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1.

〔6〕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杨朝霞)

Synonym s in the I nitial S tag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 econd Language

ZHANG Chuanl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Dali,Yunnan 671003,China)

Being an obscurity to Chinese learners,synonym has got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ircle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However,most researches aim at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udents and ignore beginners.In fact,synonyms have been problematic to beginners.Synonymous discrimin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initial stage are important too.

TCSL;initial stage;synonym

H195

A

1672-2345(2011)03-0090-03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云教高〔2010〕78号)

2010-12-08

张传立,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词汇、语法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近义词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初级阶段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找找近义词
基于语料库的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把”字句习得考察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