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导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新探

2011-08-15 00:46徐建灵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导师辅导员管理工作

徐建灵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生态环境系,江苏 苏州215008)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2+1”或“2+0.5+0.5”、“2.5+0.5”的两段式教学体制,即学生入校后先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最后一年或半年进入到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1]。由于课程过分集中在前期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而这些课程所占学分较多,学习时间却相对减少(3年减为2年),许多学生感到在校期间专业学习欠深入,而走进社会工作岗位时又需要一定的心理及职业适应过程,因而难免产生困惑。这样的问题浅看似乎仅涉及教学工作,深入考察则可以看出其实与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而在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下,仅靠辅导员或班主任不可能解决问题。为此,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很有必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模式

1.“年级辅导员”

200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设专职辅导员比例不低于1∶200。自此,高等院校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充实辅导员队伍,且大多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即在同一院系同一年级实行辅导员管理的制度。如果年级学生人数过多,则按比例增配年级辅导员。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年级辅导员所带的班级人数超标居多,有的达到300人以上。教育部出台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的初衷,是针对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如果辅导员一人负责管理几百名学生,就很难开展深入细致的管理与服务,往往只能“抓两头放中间”,注重“面上”不出问题保持稳定,很难再顾及辅导员工作的深厚内涵。

2.“辅导员+班主任”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些院校认为辅导员所带班级和学生人数过多,尤其是会影响上情下达的质量和速度,因而采用了“辅导员+班主任”模式。但实际上,班主任和辅导员配合过程中孰重孰轻、职责分工显得模糊不清,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双重管理往往令学生觉得“领导”太多,无所适从,要么会出现谁都照顾不到的“真空地带”,要么会出现学生遇到问题不知找谁解决的情况。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在面对问题时都不能相互推诿,这对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的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客观上难以使所有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都能配合得恰到好处。

3.“辅导员+学长助理”

由于年级辅导员“以一对多”,在工作中时时会应接不暇,因此,一些院校将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选拔出来作为辅导员助手(学长助理),此种模式在特定阶段,如在迎接新生、举行大型活动时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学长助理也能利用与学生更接近的身份赢得低年级同学认可,很快树立威信,带领低年级学生开展活动,而且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提高。但是,在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学长助理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甚至可能会因为自身素质不够全面,或由于在认识问题上的局限性,不能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高度一致,由此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4.“辅导员+教研室”或“辅导员+就业专员”

实行学分制旨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了使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客观上需要任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目前多数院校的做法是,在发挥辅导员作用的同时,也让教研室的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阶段中去(顶岗实习或是就业实习)。然而,教师们因学期课务安排不一,责任意识有高低,在时间上和精力上对学生的指导程度难免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不起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实施“两段式”教学体制,学生在学习后期必然进入“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阶段,“就业专员”一般就在此阶段介入学生的实习生活。实践表明,“就业专员”主要是侧重收集学生信息和就业信息,虽然可以起到学生与学校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却在学生遇到专业问题时解决乏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目前实行的辅导员制,工作模块较为单一,纵深也显不足。辅导员同时负责几百名学生,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总体情况,以及他们的个性、爱好、特长、兴趣等具体情况,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由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担任。年轻教师的优点是工作上有热情,易与学生交流沟通,但他们自身缺乏社会经验,专业及学术造诣不高,所以对学生在学习方法、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人生目标、就业方向等方面很难给予恰当的指导[2]。

无论是年级辅导员制,还是以辅导员为主的其他形式的学生管理,都难免会“厚此薄彼”。其一,事务性工作与其他重要工作难以协调并举。总体上讲,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能够应对学生管理工作环节中必须的部分,比如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组建班团组织,开展班团活动和文体赛事,以及开展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等等,但是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难度较大亦是学生最需要的环节,传统模式就显得鞭长莫及。其二,教学指导与实习指导不能无缝对接。在“两段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集中精力将学校安排的课程在前两年学完,然后匆忙进行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时,往往发现对学生了解甚少,在为学生排忧解难中遇到的专业之外问题很多,比如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解决突发事件等等,专业教师把握不当就会降低实习指导的实效性。其三,缺乏对学生全程专业学习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能通过学习获取专业知识,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获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都可能缺乏个性化与针对性。而从时间安排上看,在学生最迷茫的进入大学阶段和一、二年级学习期间,没有能够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综合职业生涯设计。

三、“导师+辅导员”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短短的2~3年之内就能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在毕业后能顺利上岗。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顺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寻求较好的管理模式,“导师+辅导员”模式即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所谓“导师+辅导员”模式,是指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与辅导员一起全程介入学生管理工作,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既自成一体,又相互交叉,学生接受专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双重指导管理。具体而言,导师职责范围主要是在专业教育活动方面,包括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指导、专业心理干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与就业跟踪、毕业论文指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则应覆盖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策划组织学生展示特长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等。

“导师+辅导员”模式的意义和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整合优势,优化细化学生管理工作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教学工作由专业教师担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之间较少交流,辅导员不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情况,任课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之外的业余活动,这种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导师+辅导员”管理模式将教师和辅导员各自的优势整合起来,将优化、细化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必将更加有序化,也能够切实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服务,这也是“以人为本”精神在高校的充分体现。

2.增进师生相互认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导师+辅导员”模式为师生更好地面对面直接沟通提供了制度保障。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分年级分小组对学生实施指导与教育。导师应该在学生进校阶段就和学生亲密对接,导师对接的学生不宜过多,师资充足的学校最好能以小组化(10人左右)开展为宜。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导师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涉及到的行业情况和岗位情况,从而让学生一进校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在学生二年级的时候,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在研课题,带领学生一起查资料,做实验,学会操作仪器设备,提高动手能力,为学生进入三年级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辅导员在学生三年学习期间,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策划组织学生展示特长参加社会实践及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导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协作下,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深厚的思想情感,而且能增进相互认同,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3.促使学生及早明晰发展目标,缩短大学生活适应期

“导师+辅导员”模式缩短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学生入学伊始,遇到的所有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都能及时找到导师和辅导员对应解决。学生及早明晰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业上有专业导师的指导帮助,在思想及生活上有辅导员关心帮助,而且大学期间的成长始终伴随着导师和辅导员潜移默化的指导和培养,在走上社会之前就逐渐成熟起来,有利于毕业后与社会有效对接,并积淀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4.发挥专业教师的能动性,体现育人与教学的双重价值

“导师+辅导员”模式能够扬导师 (专业教师)的“长”,避辅导员的“短”,在填补单一的辅导员管理体制的空白的同时,发挥专业教师在育人方面的能动作用。导师长线跟踪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习,对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专业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就能够大大提高实习环节的实效性,缩短学生与社会和岗位对接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出专业教师在育人和教学中的双重价值。

四、“导师+辅导员”模式的实施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其要义在于实现新老制度的完满对接、过渡[3]。笔者认为,应当针对学生成长的思想、学习、生活、个性及心理等方面,认真研究每个模块的具体内涵,分门别类设置辅导员职责与导师职责,将辅导员职责与导师职责的交集作为工作方法实施难点,利用行政加以干预与考评,使事务有人干,结果有人评,效果有人验。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导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因此,量化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要科学合理,而分层次评价、实施系统长效管理则可体现相对的客观公正性。就导师评价而言,按照专业兴趣和专业成绩将学生分出不同小组,只要该组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达到更高水平的评价标准(档次),即可视为通过。就辅导员评价而言,根据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其显性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较充分并有所提升,即可视为有效。当然,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应体现在心理健康、精神品格等不易量化方面,对这类指标可视实际情况采用模糊评价得出结果。模糊评价可采取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学生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和管理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将以上评价结果综合叠加,就可以看出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绩效。与此相应,在对学生进行评优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导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实施绩效评价,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工作内容模块,对每个模块指标的设置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具体、便于评价操作。

“导师+辅导员”模式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创新,它有助于消除高职院校两段式教学体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盲点,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及综合素质,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更好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寇富安,贾学政.辅导员制.导师制.学长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2]黄阳全.关于高职院校导师制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3]俞林,许敏.工学结合中推行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J].武汉航海,2007,(3).

猜你喜欢
导师辅导员管理工作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V eraW an g
导师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爱情导师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